饶宗颐为何能成为书坛泰斗,书法水平到底怎样?

饶宗颐

王世国/文

2011年,94岁高龄的饶宗颐先生,被推选为第七任西泠印社社长,与吴昌硕、马衡、张宗祥、沙孟海、赵朴初、启功等前任社长并列在一起,从而确立了他在中国书法史上的泰斗地位,一鸣惊人。饶宗颐潜心治学,一生出版论著50余部、论文400多篇,是香港中文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的名誉教授。

2014年9月,他获得首届“全球华人国学奖终身成就奖”。然而,他在国学上的巨大成就掩盖了他的书法艺术,使得他长期书名不显。加之,他又长期在香港居住,内陆许多人对他并不十分了解,他在当代书坛上的影响也不是很大。那么,他的书法水平到底怎样,能够称得上一代书法大家吗?下面,我们从一幅他书写的对联入手,给大家做一个详细分析。

图一

“结念属霄汉,怀抱观古今。”(图一)一开口便是好大气魄!这幅行书五言联就出自一代国学宗师饶宗颐先生的手笔。他于‬2018年初驾鹤西去,享年101岁。40年前,他61岁时写下这幅行书五言联,老辣遒劲,浑厚古朴,点画线条如铮铮铁骨,有着坚强不屈的生命感,也让我们看到了他的人格、胸襟和气度。

作品的联语是集古人诗句而成,上下联句分别摘自南朝宋时的诗人谢灵运的两首诗。集联即通过集他人的诗文语句而成的对联,这是联语创作常用的艺术手法。最早集成此联的是清代书法家何绍基,他是撰联、书联的高手。当年,曾国藩大破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因功加封为一等侯爵。曾国藩行辕落成,大宴宾客,何绍基特将他集句而成的这幅对联,用小篆书写而成,并题下长款,作为贺礼赠送给曾国藩。饶宗颐应该见过何绍基写过的那幅对联,他用行书将它写下来,赠送叔梅医师。哪知这位医师并未珍惜墨宝好好收藏,竟然让它流落民间。

饶宗颐题写的潮州市广济桥牌匾

饶宗颐主张书法要“重”“拙”“大”。他在《书法六问》一书中说:“书要'重’'拙’'大’,庶免轻佻、妩媚、纤巧之病。倚声尚然,何况锋颖之美,其可忽乎哉!”非独饶公,这通常也是碑派书法家们共同的审美理想。汉代扬雄说:“书,心画也。”这幅作品的艺术特色可以说正是他书法审美理想的生动体现。

先看“重”。“重”就是不轻佻,饶公指出:“'重’其实是指书法线条中所包含的力量,亦同时指整体书法结构上所表现出来的力度。”(《书法六问》)唐代孙过庭《书谱》中说,书法创作的开篇起笔很重要:“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书家书写第一个笔画和第一个字,是在为全篇的用笔用墨定下基调。作品上下联开头的“结”“怀”二字,起笔便是用墨浓黑、用笔沉厚,接下来几字书写都是行笔迟缓,避免轻浮,让墨充分渗化,力求力透纸背。特别是“汉”“古”二字的粗重而略显夸张的横画,更是如“千里阵云”,神完气足。

所以,作品的“重”是用墨的浓重、用笔的深重、行笔的沉重;他要舍弃的是用笔的轻佻和用墨的浅淡,要入木三分,让线条有力量。难能可贵的是,他对“重”的把握恰到好处,否则轻了没有效果,过了便成“墨猪”。你看,“汉”“怀”二字,在浓墨重笔之下又有精微的留白;而且“重”并不是完全漆黑一团,而是时有枯笔飞白,苍润兼施,在黑与白的强烈对比中,增强作品的形式感。

再看“拙”。饶宗颐曾说:“就中国书法而言,纤弱是一个很大的毛病,'拙’就更接近于浑厚。”(《书法六问》)作品在结字造型和运笔用墨上显得不同寻常的“笨拙”。且不说他运笔用墨之”重“,不够轻灵飘逸,这已是“拙”了,而那些笔画的写法也不同于 “二王”一脉书家的笔法,更显“笨拙”。例如:“念”“怀”“今”的捺画,非同一般,前重后轻;“属”“今”的撇,线条毛糙而不光洁;“抱”“观”的弯钩,捻笔换锋,行笔沉涩;除了“结”“抱”二字的撇画逆锋起笔,很不一般之外,“汉”字的起笔竟然也是逆锋,更不寻常。

颜真卿楷书《麻姑仙坛记》

他是用汉隶和简帛的笔法来写行书,多用逆锋、涩笔,让行笔显得十分吃力,仿佛是磕磕绊绊往前走,字的线条自然动荡弯曲。这样写出来的字并不妩媚,甚至有点丑拙,可是看似笨拙的线条却质感很强,有金石味,蕴含着生命的坚韧力量。

最后看“大”。饶宗颐说:“'大’是指书法所表现的雄大气魄,其实这不是字体、字形的大小问题。”(《书法六问》)可见,“大”并非是指字形或尺幅之大,而是说作品有一种正大气象和开张的气势,不是小家子气。饶宗颐早年习颜真卿楷书,又临《爨龙颜碑》《爨宝子碑》,深受其影响。

因此,他的作品结字宽博端正,正面示人、不偏不斜,平衡稳定,如君子正襟危坐。而且每个字笔画的分间布白均匀,更增添了字的稳定感。他写撇纵长,写捺开张,使那些字看起来很有气势。作品既没有像沈曾植那样故意弄险造奇的斜侧之态,也没有倪元璐拘谨扭捏的小家作派。作品的笔法虽然是取法汉隶、北碑,但也不像李瑞清那样故作颤抖曲笔。这就是不取纤巧的大家气派

南朝宋《爨龙颜碑》

一般说来,“重、拙、大”是碑派书法的共同特征。饶公的书法以博大精深的学问为底蕴,能够将南帖、北碑、汉隶、简帛、钟鼎共冶一炉,自成一家。这幅行书五言联写得大巧若拙,气韵高古,是能够表现他行书艺术特色的难得佳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