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系统思维

《好好学习》最后一章罗列了几个思考工具,作者认为培养系统思维能力,是构建个人深刻洞察的重要方式。

系统理论是个非常特殊的理论,它不属于任何学科,不是工程学、不是自然科学也不是社会科学,但它在所有这些学科里都能用上。系统思维也不是哲学,但是它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特别是解决复杂问题的思路。

什么是系统

是一个由很多元素(模块)组成的整体,各个部分互相之间有联系,作为整体又有一个共同的目的。

系统思维的反义词是线性思维,有简单明了的因果关系,只要解决了原因就解决了问题。手电没电,去充电就行了。但是,看似是个小问题,但是要解决它却要耗费许多资源,就要借助系统思维。比如新疆棉花问题,不是澄清所有事实就能解决问题。这个世界不是简单的关系构成,分析事物最重要的方式是对事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进行思考分析。这样,才能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请看下图:

多数人只能看到事件本身,在事物表象做出反应;少部分人能够总结出事物的规律,从而预见未来;只有极少数人能够探求到系统运作后的结构。系统思考是一种与我们直觉思考不同的思考方式。它是在复杂动态系统中以简驭繁的智慧。

认清系统复杂性

18世纪中叶,一个欧洲小国,土地肥沃,城市热闹,国富民强。现在,国王想做件大事,让经济空前繁荣,立一世功名。做什么大事?大臣们,给了她四个提议:

A) 向邻国发动战争;

B) 请亚当·斯密来尝试他的经济理论;

C) 引领一种喝早茶、下午茶的风俗;

D) 给多生孩子的家庭,提供补贴。

怎么选?

战争可以抢夺短期财富,但让青壮年大量减少,经济可能一蹶不振;亚当·斯密是很有名,但另一位“经济专家”约翰·劳,刚刚“成功”摧毁了法国经济;茶文化太不靠谱,奢靡亡国,提这个建议的大臣,该杀。最后,这位睿智的国王,选择了D:补贴生育。财富,是由人创造的。生育越积极,经济越繁荣。

结果怎样?

这位国王耐心地等待了20年,也没有等来期待中的经济繁荣。她很苦恼。与此同时,一个和印度群岛有贸易的小海港,经济却高速增长。她来到这个海港视察,市长给她端上来一杯茶……

合乎逻辑的“补贴生育”,没有效果;毫无道理的“茶文化”,却带来了经济繁荣。为什么“茶文化”这个听上去不靠谱的选项,能带来小海港的经济繁荣呢?

原来18世纪的欧洲,还没有“公众卫生”的概念,排污系统也很落后,市民喝的生水其实都很不卫生。而喝茶,首先要把水烧开,这个步骤就杀死了很多传播病菌的微生物。同时,茶里的单宁酸,有杀菌作用。单宁酸,虽然不算药品,但却扮演了抑制“疾病蔓延”的作用,让出生率高于死亡率,导致繁荣。

“茶文化”,并没有直接带来“经济繁荣”。它只是“无意中”改变了“系统”的一个变量,然后,系统带来了轰轰烈烈的繁荣。这是个真实的故事。后来这个小国大力推广“茶文化”,成就一番伟业。这个“小国”,就是18世纪的大不列颠,也就是后来的“日不落帝国”,英国。

习得系统思维

建立系统思维,一是能够转变我们单向的思维模式,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并能更加有效地解决问题;二是能让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不仅能够看到事物,重要的是要看到事物之间的关系;三是各个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存在时间延迟的,系统思考能看清事物之间存在的延迟现象。

系统思维方式,有一个练习工具:画系统循环图。也叫因果回路图,因为它用因果关系链表示系统的结构。比如,自然界的雨水循环系统,地面水蒸发形成水汽,水汽遇冷变成水滴,水滴越积越多形成雨流回地面。系统循环图就是在纸上画出这个循环的过程。如何才能画出一幅完整的系统循环图呢?5个步骤:

第1步:准备一张A4纸和笔;

第2步:找问题。在纸上写下你工作或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或是非常困扰你的问题。如果问题经常出现或者越来越严重,说明问题背后有增强回路;

第3步:找原因。思考这个问题可能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第4步:找后果。找出现在的问题可能进一步导致的后果;

第5步:找回路。思考你找出问题原因与问题导致的后果之间有没有相互连接和闭合的回路,如果有,就用带有箭头的直线标出,从原因指向结果,如果原因和结果之间是正反馈的关系,在箭头处标记一个加号,如果原因和结果之间是负反馈的关系,在箭头处标记一个减号。

任何系统都处在动态之中,不可能被预测和被控制,我们能做的,是尽可能地去倾听系统、理解系统,顺应它的特性,跟上它的节拍,然后,优雅地“与系统共舞”。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