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余叔岩年谱》读者的一封信

各位看书的朋友,见字如面:

《余叔岩年谱》已经在天猫、当当、京东各个平台开始销售了。新书出来,总要写点介绍的文字。想来想去,可能写一封信更亲切一些。把我关于这本年谱想说的一些话写在信里,跟每一位读了这本书或者关注这本书的朋友聊聊。

这本《余叔岩年谱》的写作过程,我在书的后记里已经详细的记述了。从2011年到2017年,这本书稿做了七年,出版过程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其中又做了一些订正和修补,版权页上的字数是395千字。感谢中华书局金锋、许旭虹、许丽娟等各位老师的帮助,这本书才能比较体面的问世。

不过我首先还是想跟大家道个歉。因为我的疏忽,书里有几处讹误失实的内容,我会用勘误的形式陆续整理出来。而且写作的跨度比较长,致使记述的体例有时不是很一致。

杨小楼收徒事在1935年,手残党列入到1936年,硬伤,捂脸

最初我并没有做一本年谱的打算,只是想给刘真先生准备出版的《余叔岩影事》附一个演出志。但随着史料的扩充,我觉得似乎可以独立成书了。既然是年谱,就要尽量完整地记录余叔岩一生的各种事迹,包括家族与传人的史事。所以我按照年谱的惯用体例,分成了谱前,正谱,谱后三部分。谱前的内容参照了余氏家谱和1917年石印本《余叔岩》里的记录。

作为一个演员的生平纪实,余叔岩的年谱一定是以记录他的艺术生活为主的。所以他的演出记录是正谱的核心部分。众所周知,余叔岩少年时期用艺名“小小余三胜”,在天津唱过比较长的一段时期。这段时间的记载,我翻阅了各种天津文献,最后在《大公报》和《津报》两种天津本地文献上找到了,从1905年到1907年基本逐日都有。这些信息我在年谱中均完整记录,包括同日同场的所有戏码、演员等。1907年之后的记录就断掉了,只能根据一些回忆文章粗略地记述。最近我又看到了几种天津报纸,1909年及之后的演出广告上已经没有了余叔岩的名字,可以说明他在天津的演出最多是到1908年。

也不知余祖的《跑城发兵》是怎么个玩法......

1908年到1918年,这十年间余叔岩的演出记录比较少见,只有少数的戏单和报纸广告。在春阳友会期间的试演缺乏比较详实的记载。连拜谭鑫培的时间也只能从陈富年等人的记录中推测。直到1917年谭鑫培去世之后,余叔岩的记录才逐渐多起来。

在总统府当随侍武官的余祖

1918年到1928年,是余叔岩所谓的十年黄金时期,这段时期的演出记录,主要依据《顺天时报》《群强报》《晨报》《申报》《五十年来北平戏剧史材》等多种史料拼贴起来的,开始以《顺天时报》的演出广告为骨架,之后陆续填充补充了很多信息。后来梅兰芳纪念馆馆藏戏单公开出版,又根据其中的内容补充校正了一些。收录的原则与《津报》相同,只要是有准确记录的,同日同场的戏码、演员都完整录入。

传说中“一百天不翻头”期间的演出(翻头就是几天唱同一出戏

堂会戏的演出,虽然没有正式的广告,但在《顺天时报》《晨报》等报刊的讯息中多有记录,此外我还查阅了《那桐日记》等文献,进一步扩充了堂会戏的信息。

 考据癖是病,得治......

1929年之后,余叔岩退出舞台生活,只演少数的堂会戏和义务戏,这些记录或见于报纸广告,或见于回忆文章,大部分都能形成比较准确的条目。

刘曾复先生回忆1936年萧宅堂会的《盗宗卷》,和后来发现的现场剧照完全对的上

演出记录之外,还有各种与余叔岩艺事相关的史料,比如组班、约角、包银及演出前后的信息,还有每场演出的票价,演出之后的剧评,相关人员的回忆。这些都按着时间顺序列在演出记录之间,用仿宋字体附以文献出处与引文内容。关于剧评,当时的剧评有很多是空话、套话,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就不予选入。尽量挑选有史料价值的评论及回忆。像张伯驹、朱家溍、刘曾复等人的文章,多与史料相合,我在编选时就多予收录。一些不同来源不同种类的文献,最后能符合在一起,这是年谱写作过程最令人快乐的事了。

张伯驹先生的回忆,与1927年余叔岩的演出记录都能对的上

朱家溍先生的回忆,戏码都不带差的.....

如果想全面了解余叔岩的艺术生活及成就,只看他一个人是不够的。所以我在1919年到1928年十年的章节开头部分,都加入了一个用楷书字体的按语,把这一年中北京京剧界演出的所有班社和主要演员的信息都罗列出来。对于杨小楼、梅兰芳两个人的演出记录,做了更加详尽的记录,可以与余叔岩进行比较,在详略程度与字体排版上与余叔岩的内容有所区别。

1925年的北京京剧界

一些余叔岩参与的剧界大事,像谭鑫培葬礼,1917年伶界大王评选,梨园行一些婚丧嫁娶人际来往等内容,尽量记录完整,并附有原文。与余叔岩无关的事件,也择要选录的了一些,如刘鸿升去世,“五大名伶名剧”评选等类似很多的时间,也都进行收录。

谭鑫培逝世后,余叔岩和红豆馆主献上的挽联

1930年与1933年,北京报纸上连载了两篇余叔岩的访问记,书中全文收录了这两篇珍贵的文献。当然其中记录的内容,是否就是余叔岩本人说的话,是否有记录者的润色与提炼,还需要进一步考证。

挑事儿的记者...

余叔岩著名的十八张半唱片,灌制时间至少在年月上都有比较准确地考证,具体日期我以目前见到的文献为准,当然未来可能有订正。

梅花馆主写的日期就没有几个可信的...当然《全民报》也不一定准,只能暂从

余叔岩弟子的情况,吴彦衡、杨宝忠、王少楼等人的拜师时间与过程,都找到了可信的文献。晚年收李少春、孟小冬为徒,当时报上都有详实准确的记载。特别是从1938年到1943年,孟小冬的演出记录,我从《戏剧报》《全民报》等文献上查实之后全部收录,可以补充、订正一些孟小冬拜师之后的学艺、演出情况。

拜余后孟小冬唱戏也不算少

关于书中的配图,我尽量选取能与具体事件相合,且品相较好的。关于余叔岩的剧照,也有了一些比较准确的考证,像与钱金福、王长林合拍的《定军山》《琼林宴》,根据《顺天时报》记载,是1923年10月摄于上海的。

对,说的就是它

这本年谱除了文字之外,还附了一张音频数据盘,内容是余叔岩1909年倍克公司到1939年国乐公司唱片的全部音频,都保留了唱片报头。略有遗憾的是,原来我打算收录一些孟小冬、李少春、杨宝森、谭富英、张伯驹、李适可、余慧清等余派重要传人没有公开面世的珍本录音,但因为没有搞定版权问题,只能作罢,留待以后用其他形式跟各位分享。

上面的字都是从五种唱片照片上抠下来的,真的辛苦美编小姐姐了.....

有时候我也会异想天开一下,这本年谱出来,可能会有什么样的作用。也许没有办法从这本书里知道余叔岩哪一出戏具体是怎么唱,怎么演的,但多少可以知道那时候京剧的市场环境是什么样的,时代对艺术的影响有多大,一个宗师级的演员,他的成才经历是怎样一个过程,可能这些对于现在的从业者也很重要。我一直深信“不信今时无古贤”这句话,希望这本书能起到一些激励的作用吧。

最后还是要感谢大家长期的等待和关注,时不时就能在微博收到私信,询问这本书的出版进度,让我诚惶诚恐。因为新冠肺炎,上架的时间又推迟了几天,让各位久等。

书不尽意,想说的话还有很多,有些已经写在了书里,就让我们在书里继续交流吧!

敬颂春安

张斯琦

二〇二〇年三月

(0)

相关推荐

  • 追忆名伶孟小冬:早年经常演不大“归路”的戏

    著名女伶孟小冬,生于1907年,殁于1977年.她原名若兰,字令辉,祖籍山东,生于北京,出身于梨园世家.她伯祖父孟六,是清朝同治年间有名的武净演员.祖父孟七,也是清末与谭鑫培同时的文武老生演员.伯父孟 ...

  • 1943年京剧名伶余叔岩逝世详记:爱徒孟小冬与三女均在侧

    须生名宿余叔岩,沉疴缠绵,达三四载,突于五月十九日下午九时逝世,享年五十四岁.二十日入殓,二十一日接三,三七后停灵法源寺.举办丧事,须俟其生前友好筹商停妥后始能决定. 兹将余氏一生事略及病逝情形,分志 ...

  • 王世清与艺术史研究领域的乾嘉学风

    在为汪世清先生编著的<石涛诗录>所撰序言中,黄苗子先生称汪先生为"京城第一读书人".偌大个京城,读书人成千上万,以黄先生的见识,能如此称誉,当属不易.然而,这位读书人一 ...

  • 【往事】梅兰芳与孟小冬一次不为人知的会面

    前些天,北京电视台有一档传记节目,说孟小冬与杜月笙的感情生活:杜在孟12岁时,曾听过她的一段演唱,惊其唱得好,没雌音,才华过人,料定将来此女必然是震惊梨园的大才:但孟当时是个孩子,二人相差23岁,两代 ...

  • 致《遂川旧事》读者的一封信

    尊敬的<遂川旧事>的读者们:                              您们好! 在这个早上,窗外已经飘起了淅淅沥沥的秋雨,暑气正在慢慢消退.而就在过去的这个炎热的夏天,我 ...

  • 致全体读者的一封信

    各位亲人: 世界很大,缘分很奇妙.能够在文字的交流中结识你们,真的是特别开心,也是我的幸运. 每个人都有梦想,每个人都想过得很精彩.我的梦想需要你们的支持,你们的每次留言.每次评论.每次赞赏,都让我感 ...

  • 林小菲家书 || 致天堂里父母的一封信(第406期)

    小菲浅语: 遥乡别梦念亲人,泪落阡陌草色深,春雨凄切红花葬,清明掩泣悲离分.思念爹娘欲断肠,年年双鬓添新霜.一步一念一惆怅.心语未诉泪千行,世间若有来世路,孩儿想去陪爹娘. 文/导语/林小菲 诵读/梁 ...

  • 第一百一十一个故事——致清明的第十一封信

    清明: 我站在一栋空空荡荡的教堂内,除了从走廊交叉口的方向传来的咚咚脚步声外,什么都没有发生.阳光在尽头挥手,尘埃跟着跳舞,那些粒子仿佛投影一般,映射在白色的幕墙上.一股特别的亢奋捕获了我,因为脚步声 ...

  • 第一百二十一个故事——致清明的第二十一封信

    清明: 我决定认真给你写信 请原谅不成行的诗句 这是我偷懒的一种方式 只有在思想开始萌化的夜里 漫天星盏都无以照亮的黑暗 即使在最烦人的时候 我也不对命运扮苦脸 任何人都无权要求我 在任何时候都要眉开 ...

  • 重温邓铁涛等12位国医大师致青年中医药工作者的一封信

    邓铁涛(1916-2019)首届国医大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 青年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五四青年节,让我们一起重温2008年由十二位国医大师(干祖望.任继学.邓铁涛.朱良春.何任.张大宁.张学文. ...

  • 致郦波教授诗人一封信

    致郦波教授一封信    杨连山 郦教授波先生,您好. 今年的五一假期,我感觉比往年可热闹多了,这热闹全拜您所赐啊.很早了,五一前就听说您因为诗,受到了全网朋友们的热嘲.我仅仅是听说而已,并没有当真,盖 ...

  • 致“沐心”茶友的一封信,关于茶、生活、美

    你好,这是"约茶记"第141篇原创文章,我是茶小约. 沐心: 你好,很高兴看见你在后台的留言,也很抱歉没能及时回复你,在此小约.小派.小菓给你说声"对不起"了. ...

  • 致全区广大居民的一封信!

    广大居民朋友们: 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预防新冠病毒感染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随着国门的逐步打开,早接种.早形成群体免疫屏障,是保护你我自身安全,取得疫情防控最终胜利的关键.芝罘区作为重要港口所在地,外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