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隱山詩選鈔

己亥年有海陵之行遂成轉韻三十六句贈同遊師友
吳都三百里外驛。胸次千餘年間跡。左思賦䚕海陵倉,駱丞檄矜紅粟積。我來梅雨正瀼瀼,遙覿鳳城河水碧。淮海名區屬泰州,漢唐古郡初為客。座中前輩賞我頻,飲宴相逢招入席。主人殷勤數勸觴,來歡風雅願終夕。醉中長夜得酣眠,不在梅邊即柳邊。翌日梅園聆新唱,始知粉墨舊因緣。善道滄桑鼎革事,敬亭雲亭更聯翩。評話能傳英雄恨,傳奇或參女兒禪。桃花扇底三百載,桃園葉已碧田田。田田多少園中路,復向城河上畫船。船行對岸睹高閣,望海樓前行舟泊。先民昔煮海為鹽,鹽官從事欣對酌。宦海沉浮廿載多,文會堂前事如昨。從事他年謫巴陵,樓頭心曲向誰託?鹽官罷相守封疆,先人之憂後人樂。我登此樓重感懷,滄海成田天寥廓。
丁酉年郭雲翼持贈《騎鯨集》,讀後奉題百五十字
疇曩客東都,思之猶在昨。消愁屬壯遊,遣興趨京洛:京洛多風塵,街衢遍鴉鵲;規摹近漢唐,形勝帶城郭。君自久登臨,我方重領略:鴨川曙色新,鹿苑秋寒薄;勝跡二條城,名園雙層閣。訂交奉典型,卜宅近丘壑。僧寺聽金鐘,璧雍垂絳幕。新詩得百篇,夢筆發千萼;數及紫姬書,屢言菅聖爵。又觀碧海潮,欲踐青春諾。不日賦歸來,先行刊所著。文辭共品評,身世同憂樂。掩卷思吾友,堪能慰寂寞。
丁酉年與雲翼、溥程、欣儒諸君飲於羊城並游康園,眾友以“不醉無歸”分韻得“歸”字,囑我首唱
嶺南冬暖似春歸。為我殷勤啟夜扉。置酒康園終共坐,騎鯨碧海豈相違。疏清地氣熏人醉,澄霽天河映月輝。彩筆生花期眾友,來年著樹郁芳菲。
現代作家夜讀錄·沈從文
裴春芳輯《沈從文小說拾遺》及論文《虹影星光或可證》
陽臺舊夢憶同登。刪盡風懷總未能。虹影星光差可證,蜃樓海市豈無憑。情天懺綺慚中道,火宅抽身近上乘。色相無如文字障,玉蘭芳事鏡前燈。
現代作家夜讀錄·吳興華 [集句]
句律清圓蚌剖胎。亦知翠羽竟為災。平生鐘釜空遺恨,千古文章未盡才。貌相本來猶自可,風波如此信堪哀。輕肥豈是無同學,又送文星入夜台。

新詩史雜詠 [節選]
胡適兩首(集龔自珍)
春夢撩天筆一枝。但開風氣不為師。百年綦轍低徊遍,欲訂源流愧未知。
* 胡適《夢與詩》為《嘗試集》中名作,故有首句。
伐鼓撞鐘海內知。欲為平易近人詩。詞流百輩花間盡,坐我三薰三沐之。
劉半農
一層窗紙隔天涯。教我如何不想他。白話初期詩稿在,歌謠活語更堪誇。
* 半農《相隔一層紙》《教我如何不想她》為新詩早期作品,俱堪傳世;復編有《初期白話詩稿》,功在詩國。思及前賢,易「她」為「他」,意在此焉。
**魏建功《故國立北京大學教授法國國家文學博士劉先生行狀》:「既崇活語,首集歌謠,中國近代採錄民眾文藝之風,自先生開之。」
陸志韋(集龔自珍)
河幹勞問又江幹。浮名十載避詩壇。他年金匱如收采,任作淋灕淡墨看。
* 志韋畢業於東吳大學,赴美留學,一九二〇年歸國後,至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東南大學任教凡六年,事心理學研究及學科建設,後更及語言學;餘力作詩,於一九二三年出版詩集《渡河》,為新詩早期重要收穫。詩名以「渡河」而著,事業以「江幹」而顯,故有首句。
**朱自清《中國新文學大系·詩集·導言》語及陸氏:「第一個有意實驗種種體制,想創新格律的,是陸志韋氏。……他的詩也別有一種清淡風味;但也許時候不好吧,卻被人忽略過去。」此文作於一九三五年,距《渡河》問世十年有餘,故有後三句。
朱隱山,生於一九八七年,哲學博士,現為蘇州大學文學院副教授。近年主要從事新詩研究,兼及古典詩詞與文化批評。創作方面,涉及新詩、詩詞、散文、隨筆等多種體裁。印行有詩詞集一種、譯注兩種;另以茱萸為筆名出版過新詩集數種、隨筆集一種,主編“陸詩叢”六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