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系列连载之三 | 正确应对学生失恋
很多学生都有过恋爱的经历和体验。据统计,学生“恋爱被拒”和“失恋”占据情感问题的80%以上。近几年,因为感情问题造成的伤害和自杀等危机事件呈上升趋势,感情受挫成为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严重问题之一。失恋所带来的痛苦、绝望、挫败感等负面情绪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排解与疏导,就会对生活、学习、身心健康带来巨大的影响,严重者容易出现心理危机,导致出现报复甚至自杀等极端事件。因此,教师帮助失恋的学生走出阴影,纠正错误的认知,让学生学会正确地处理恋爱关系,探索有效的失恋应对策略,对学生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心理专家武志红老师曾说,“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拥有与他人融合的愿望。所以爱情是独立、无比坚强和无比开放;否则爱就是毁灭。”让学生懂得:真正的爱情不会降到一个没有爱的人身上,索取、寻找安全感及讨好都不是爱情。只有自己成长,在自己爱满满和能量满满的时候,才会遇到有品质的爱情,一身的负能量,只能再遇“渣男”。下面我们来看看这样一例学生失恋引起心理危机的干预措施。周末返校,周老师准时来到教室,班里学生叽叽喳喳谈论着周末见闻,看见班主任进来,顿时安静下来。值日班长过来报人数,全班只有张颖一个人没有返校,周老师抬眼望向那张空桌子,想起上个周末与张颖的谈话。“老师,我想下周请几天假。”张颖表情有点落寞,低着头,没有直视老师。“怎么了,家里有什么事吗?”周老师关切地问,伸手拉她坐下。“不,不是,是我不舒服呢。”见周老师这么关切地问自己,张颖眼圈发红:“我太郁闷了,想跟老师说说,又怕你笑话我。”在班主任再三安慰、鼓励下,张颖才吞吞吐吐讲述了她和他的故事∶“我们是在文学社团认识的,他是学校《晨曦》杂志的主编,有才气,长得也蛮帅,贴心又风趣,是我喜欢的类型。我对他特别好,给他买吃的、买穿的,还给他织围巾。我们交往了6个月,中间也曾因为个性不合、观点分歧,争争吵吵地闹过几次分手,但是他的一个道歉,我们就又和好如初了。半个月前他突然提出分手,没有任何理由,也不见我。同学们议论纷纷,说他早和别的女生好了,只有我蒙在鼓里。”“现在我一想这事就感觉自己的精神世界完全被掏空,知道爱不下去了,心有不甘,就想问问他为什么,谁知他回复说'要想和好也行,条件是去开房!'我感觉自己的尊严被践踏,怎么会是这样?我不可能和他做那种事,也知道分手是必然的,原本想自己难过一阵会好些,谁知越想摆脱就越纠缠,我每天满脑子都是关于他的念头。老师,我是不是很不争气,很失败,我该怎么办?”现在张颖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不能集中精力学习,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还说活着真没意思。她怕被同学们指指戳戳,不愿意来学校。周老师答应她可以休息两天,但这也不是长久之计,该如何帮助张颖走出失恋的阴影,周老师陷入了沉思。随着身心发展的不断成熟,学生懵懵懂懂的恋爱现象也明显增多。但是爱情甜蜜的另一面就是伤害——失恋。失恋是指恋爱一方否认和中断恋爱关系,给另一方或双方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挫折感的一种负性生活事件。上述案例就是因恋爱受挫引发的心理危机,张颖突然遭到被分手,接受不了男友移情别恋的事实,对爱情的期待和未来的憧憬顷刻化为乌有,变得情绪抑郁、心烦意乱,失恋像恶魔一样折磨着她,出现了失眠和食欲不振的现象,害怕别人议论,逃避交往等行为。建立信任关系,帮助学生处理负面情绪。一般来讲,人在遭遇失恋之后,内心充斥着羞耻、愤怒、悲伤或怨恨等情绪,为了防止和减轻痛苦,或者为了不失面子和尊严,往往会启动防御机制,刻意压抑负面情绪,封闭自己内心,对外界不信任,更不会倾诉或寻求帮助,这种情况下身心可能会受到更多的伤害。班主任面对失恋的学生,不要急于开导教诲。首先要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同理学生的感受,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是被老师所理解和接纳的。这个时候最忌讳说指责抱怨的话,如“看看我说多少次了不要早恋,你就是不听,那个男生就是人渣,你怎么就找他这样的。”“女孩子要自尊自爱,否则会吃亏的。”这些话语会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压力。班主任可以这样说,“这样的一段经历让你很痛苦,此时你内心很复杂吧”“失恋是情感成长的必经之路,有时很痛苦,老师会陪你一起走过”“他那样做让你感觉很失望、很委屈,如果你愿意,你可以跟老师谈谈你们的经历”“老师也有过失恋的经历,那段日子的确很难熬,也许老师可以给你些建议”等。善用倾听,引导学生倾诉,并进行合理的宣泄。比如用哭泣或写信的方式把对对方的不满情绪都表达出来,以此帮助学生舒缓压抑的情绪,平复心情。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心理支持和安慰,就是对失恋学生最及时地帮助。2.在与学生沟通中,班主任如何改变学生不合理的认知?帮助学生学会逆向思考。恋爱并不是造成痛苦的直接原因,造成失恋痛苦的直接原因是对失恋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如张颖认为被分手有伤自尊、自信,觉得自己很失败,内化语言重复着这些不合理的信念、看法,导致出现无法排除的情绪困扰,失恋痛苦的持续恰恰是内化语言持续的结果。班主任可以与学生不合理的信念进行辩论,如“猜猜看,世上有不曾失恋过的人吗?”“如果一旦失恋就觉得自己很糟糕,就自杀的话,这个世上还有多少人呀?”“以后的生活中,还会不会出现你喜欢的人或喜欢你的人?”“你真心对他好,他真心对别人好,分手对谁来说是损失?对谁来说是好事情?”“恋爱是生活的全部吗?除了恋爱,生活中还有什么呢?”“分手,说明你一无是处吗?”“即使你俩一直相恋,你觉得你们有可能走入婚姻吗?”通过逆向思考的方式,用这些问题帮助学生拓宽看待失恋的视角,从而解除情绪困扰,减少消极思维和认知。合理应用“时间线”辅导技术。班主任引导学生把“时间线”拉短,让她想象1年以后、5年以后、20年以后,直到生命结束;然后开始把时间从生命结束向回拉,50年以后、20年以后、5年以后、1年以后到现在,引导学生思考这段失恋经历在不同时间段的影响,重新认识自我的存在价值感,并坚定面向未来生活的信心。和学生共同寻找这次失恋的益处。班主任可以和学生一起探讨、列举这段失恋经历的10个好处,有助于学生深层次反思,接受失恋现实并及早走出痛苦阴影。例如,恋情的长久需要成熟的个性、和谐的沟通、一致的价值观等,如果因为这些方面发生矛盾,使恋爱不能进行下去,分手对彼此是好事情,避免造成更大的伤害。通过这段关系进行客观分析,反思自我,总结成长经验,不把这次失败恋情的错误带到其他的关系中,把恋爱变成“练爱”,从中获得个性成长,这也是失恋的好处。最后,感谢这段关系带给自己的成长,带着感恩的心,继续自己的人生之路。3.班主任如何帮助学生走出失恋阴影,获得个性成长,避免以后重复发生失恋伤害?班主任要帮助学生做深层次分析,提高自我觉知。每一件事情的发生都不是偶然,学会看到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因素,不要一味地怨天尤人,抱怨遭遇“渣男”,而是看到自己的行为是自主选择,是自己邀请、允许他和自己建立关系的,看到自己内心“潜意识”的愿望,理解自己的选择,主动反思自己的真实、脆弱和需求。案例中,张颖感受到在与男友的关系里被冷漠、被欺骗、被羞辱,却依然恋恋不舍,无法离开,这和她早期与父母的依恋关系有关。婴幼儿只有依恋父母才能存活下来,并通过与养育者不同模式的互动行为来获得安全感。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给孩子提供的家庭环境是不同的,有些能为孩子提供温暖、支持,及时对孩子的需求给予反应。有些则较为冷漠、不在乎、不理解,对孩子的需求迟到应答,甚至置之不理。心理学家认为,成年后的个体会把依恋对象从父母身上转移到恋人身上,在亲密关系中所表现出的特质延续了童年时期对父母的依恋特质。因此,要想从根本上帮助张颖走出失恋阴影,避免今后习惯性重复失恋,就要进行深度心理分析,让她意识到;这是我与父母的关系模式,是我童年的感受,现在的我已经成年,可以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带着这样的觉知,接受自己的感受,承认这个糟糕的事实,在分离个体化的过程中,不断觉察和成长,重塑自我,对自己接纳,与世界和解,走出原来亲密关系的模式。如果班主任没有一定的心理学理论背景,可以转介给心理教师做这类专业性比较强的心理辅导。补上恋爱这一课,开展关于“亲密关系”的系列活动。“哪个少女不怀春,哪个少男不钟情”,面对青春期的恋情,班主任情感上要接纳,行为上要指导,宜疏不宜堵。班主任可以利用班会时间开展关于亲密关系的系列活动,如讲座、团体辅导活动、读书会或与学生一起观看影视剧等。班主任与学生一起探讨爱情,引导学生如何爱,何时爱,如何在这一段关系中获得成长,与同学们一起澄清在亲密关系中容易出现的误区,总结出可以遵从的几点原则,如∶①低能量时不恋爱;②爱别人首先要爱自己;③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对方;④不依赖、不攀缘、不虚妄,保持自我精神独立;⑤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这是青春期的主要任务等。在师生的沟通、切磋、交流中,不断提高对青春期恋情的认识,加强处理亲密关系的能力,建立为自己和所喜爱的人的情感与未来负责的意识。同时,引导学生将青春期恋情放到人生长河中看待,规划人生,确立目标,趁着大好年华,相互成就,而非彼此消耗,培养积极的阳光心态,实现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