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原始,越深刻 – 重新理解汉字本义 │“恕”己及物
《易经》上对人类早年缔造符号,有八个字的表述,叫“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就是近在身体上找符号,远在物象上找字号,这就是象形文字最早期的来源。
这八个字的总结很精炼,语出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
有一些对汉字的解释非常曲折、抽象和复杂,还夹杂着所谓高级的“哲学”“道德”因素在内,把汉字本义解释得高深莫测,玄乎其玄,这是有很大问题的。如果我们用著名的“奥卡姆剃刀原理”来判别一下,立刻就会产生极大的怀疑。奥卡姆剃刀原理也称“简单有效原理”,简述为:如无必要,勿增实体。早期的古人天真淳朴,所谓思无邪,缔造符号时“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简单、直接而明白,正是符合这个特点。
(90)恕
字形演变:
本义溯源:
- 解释“恕”之前,需先解释“如”字。甲骨文“如”从女从口,但是有趣的是,作为造字构件的跽坐“女”形,其行礼的方向好像是跟随着“口”的方向而变的,这与甲骨文“女”字双手交结都是向膝盖的方向不同。
对比:甲骨文“女”,其双手始终在膝盖一侧,这是人的自然体态:
那么,甲骨文“如”中跽坐女的双手为何会跟随“口”的位置而变,而不是顺着膝盖的方向呢?这应该是特意如此刻写的,以双手行礼向着“口”的方向,表示女人顺从父兄或丈夫说的话(“口”),从而会意出“乖巧”“顺从”之义,比如“如意”“如愿”;又引申出“相同”“相似”;再引申出“到”“往”等义。
- 解释了“如”字后,我们再来看“恕”字,就很清楚了。“恕”从如从心,最早出现在大篆中。 根据以上分析,“如”是相同、相似,因此“恕”的本义为依照自己的心去推想别人的心,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引申为体谅和原谅他人。
小篆、隶书和楷书皆从如从心,含义不变:
小篆“恕”
隶书“恕”
楷书“恕”
衍生含义:
延伸了解: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论语·里仁》
译文:
孔子说:“曾参啊,我讲的道是由一个基本的思想贯彻始终的。”曾子说:“是。”孔子出去之后,同学便问曾子:“这是什么意思?”曾子说:“老师的道,就是忠恕罢了。”
忠恕之道是孔子及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据孔子的解释,“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曾子还解释说:忠者,心无二心,意无二意之谓;恕者,了己了人,明始明终之意。“尽己”是从自我心上发出而及于别人,“推己”是以己之心推人之心而及于别人。待人忠恕,这是仁的基本要求,贯穿于孔子思想的各个方面。
其他汉字解释:
忠 、 爱 、 家 、 和 、 安 、 富 、 公 、 私 、 新 、 真 、 白 、 春 、 观 、 俭 、 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