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纸为媒,与孩子共成长

我是比较喜欢读书的。因为读书,我打开了一扇窗户,看到了自己看不到的世界;因为读书,我了解到人类的过去,拉长了生命长度;因为读书,让我有机会与圣贤对话,聆听他们的智慧;因为读书,我找到了更多的温暖,打发了孤寂的时光……作为父母,也因为读书,以纸为媒,我找到了与孩子牵手前行的路径,在这条路上,洒下了成长的快乐与幸福。

与孩子共读,我找到了失去的好奇心。孩子最喜欢故事性很强的书,譬如,女孩子很喜欢马小跳的系列书,男孩子很喜欢沈石溪的系列书,对于郑渊洁的童话,几乎所有的低龄儿童都喜欢。而作为成年人,我们却不喜欢看动画片,也不喜欢读这种奇异幻想的书。其实,也正说明因为具体尘事的磨砺,让我们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与好奇。没有了热情与好奇,我们的心思就变得坚硬了,思维就变得呆板了,人也就没有了生机,对于习惯的工作,自然也失去了激情和创新。作为家长,我们实在应该读一点富有童趣的书,看看花儿在想什么,听听鸟儿都说些什么样的话,想想恐龙年代里的那些事……在那些书里,我们能找回失去的好奇心,让我们像孩子一样具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的生活也会因此变得更加鲜活。

与孩子共读,我找到了真诚的爱。记得儿童作家孟宪明在谈及自己的创作经历时,他说,写成人小说,因为作品的复杂,人世的坎坷,常常让自己青发变白丝;可是写儿童作品,会因那份纯真,唤醒自己的沉睡的爱,从而白丝变青发。写给孩子们的作品常常是真诚的,是有爱的,从那些作品里,我们常常能读书真诚、善良与爱。而这些真诚、善良与爱,在世俗的生活里,常常被久久埋没,或者被包装和整理!所以,在孩子读《枫林渡》时,读到蓝蓝的善良,读到奶奶的委屈都不由得流下眼泪,泪水背反后是孩子澄静的心灵,澄静的心灵也唤醒了我们这些作家长的迷茫的心。同样,因为孩子心灵纯真,他们总是以真善美的视角来看待世界,看待书中的人和事,透过孩子的视角读书,也让我们读出书的另一种意义。例如,读《绿山墙的安妮》,我习惯于关注安妮生活的环境,安妮的成长,而孩子则关注于安妮的真诚于爱,相对于成人,孩子阅读的视角更为单纯一些,我们大人的阅读则常常接近于功利。

与孩子共读,我找到了与孩子的心进行了很好的链接。因为价值观和时代的变迁,父母与孩子之间是有代沟的。父母要想把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传达给孩子,共读就是一种很好的媒介。因为共读,我们学会蹲下身子,看孩子眼中看到的世界,想孩子心中想到的认知,只有我们和孩子站在一起,我们才能走进孩子们的世界,才能与他们进行一个很好的链接。也只有链接,我们才能感知他们的困惑,感知他们的焦虑,感知他们的幸福与快乐;也只有链接,我们才能给他们以帮助,才能给他们以指引,才能更好地尽到我们作父母的责任。

  我常常想,父母对于孩子,除了陪伴,提供必要的成长环境,我们实在帮助不了他们什么。相反,倒是孩子,他们的一言一行,却能给我们带到了许多反思,常常让我们更好地观照自己。也因此,在陪他们前行的同时,我们的生命也常因此而变得更加理性、真实和深刻!

18091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