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霄脉学论乌梅丸主症“得食欲吐”
乌梅丸辨证基本以脉为主,左关为主,左关弦,沉取无力(肝阳虚)。
但是应用指征主要以“得食欲吐”为主:
1、左关脉弦弱,一定是沉取无力;
2、肝阳虚的症状:阳虚以后寒热错杂明显,在上则口干口苦,在中则腹胀胃痛,在下则大便溏稀。全身畏寒怕冷。舌色偏红,苔腻为主。
乌梅的特点:酸涩性平,酸入肝,敛肝逆上气,除肝热之烦满,安肝火之犯心。能补肝体而泻肝用。同时可以止痒,皮痒的特点为昼轻夜重。肝属木,木得津润,畅茂条达,一身之壅塞皆除。
乌梅丸重用乌梅三百枚,约相当于570g,去核以后乌梅约达200g。如果没有真气脱越之象,乌梅用到30g左右就够了。
乌梅丸具体加减:
1.热重:加大黄连、黄柏用量;若上焦热重,可换黄柏为黄芩;
2.下寒明显:加大附子用量,再加吴茱萸;
3.气虚:加黄芪;
4.阴血虚:加白芍;
5.肾虚明显:加巴戟天、仙灵脾。
乌梅丸中乌梅、黄连、附子这三味药不建议去掉,剂量可以增减。用乌梅丸最关键是脉,脉弦按之无力。弦为阳中之阴脉。弦为拘急之脉,失于条达之象。弦,按之乏力,代表里虚,及肝阳衰惫之象;弦按之无力,兼数滑之象。
临床妙用
1、失眠:主要表现为早醒,入睡没问题,一般在12点至2点醒后再次入睡困难。厥阴经从丑时到寅时。治疗时不用酸枣仁、夜交藤,多用龙骨、牡蛎,寓意潜镇。部分病人夜里12点到2点感到口渴明显,这个也是乌梅丸证。
2、复发性口腔溃疡:常表现为口内烧灼感、疼痛,有医家用黄连解毒汤、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等。
治疗口腔溃疡我常用三个方:
第一.甘露饮:源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枇杷叶、熟地、枳壳、天冬、茵陈、麦冬、石斛、生地、甘草、黄芩;功效:养阴清热、宣肺利湿,主治牙龈溃烂,出脓血,口臭生疮,咽喉肿痛,舌苔黄腻、脉濡数。这种口腔溃疡,看到舌苔厚腻,脉濡数的,考虑湿热相搏,郁而在里,大胆使用甘露饮,而且生地、熟地要重用,舌苔消退较快,止痛效果明显。
第二.潜阳封髓丹:治疗口腔溃疡常加龙骨、牡蛎、炮姜、琥珀,舌脉为舌淡苔白、脉细弱。
第三.乌梅丸:治疗口腔溃疡主要是晚上疼痛明显,烧灼感明显,舌苔可以是黄腻苔,脉象以左关弦细,沉取无力为特点。
3、小儿腹痛:常用一味乌梅治疗小孩腹痛。用乌梅15g、精肉2两,多次服用2—3日,效果较好。表现为小孩疼时不安,过一会就好,很多医生认为是由蛔虫引起,也有效。
4、慢性肠炎:见于舌苔比较厚,左边关脉弦或弦数,但沉取无力,常用乌梅丸加金银花30g、白瑾花15g,花类药物具有收敛止泻的作用。若夹脓血便,可加大黄炭10g、黄连6g;大便稀,加肉桂5g、车前子30g。
5、下肢、肛门瘙痒:老年人、糖尿病患者,晚上比较明显,或者为受热后、夜间醒后痒为主。乌梅丸治疗以昼轻夜重为特点。中医多考虑用荆芥、防风、蝉衣,祛风止痒;或者用全蝎、蜈蚣,入络搜风、以毒攻毒。在瘙痒性皮肤病中,尤其是慢性期用乌梅丸效果好。很多瘙痒和肝关系密切,《临证指南医案·卷一·肝风》:“经云: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故肝为风木之脏,因有相火内寄,体阴用阳,其性刚、主动、主升,全赖肾水以涵之,血液以濡之,肺金清肃下降之令以平之,中宫敦阜之土气以培之,则刚劲之质,得为柔和之体,遂其条达畅茂之性,何病之有?”肝为刚脏,体阴用阳,主疏泄。《辅行诀·辨脏腑主病方》云: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酸以泄之,适其性而衰之。这里的办法是缓肝急以息风,所以我们用治疗少阳病诸多方法没有效果时,考虑使用乌梅丸治疗。肛门瘙痒时乌梅丸少加苦参。乌梅丸治疗皮肤病,重点用乌梅、细辛、川椒,三味药的量适当增加,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6、妇科疾病——真菌性阴道炎:豆腐渣样带下;宫颈癌:阴道流秽浊之物;常用乌梅丸合用当归、贝母、苦参等治疗。寒象比较明显,就用桂枝芍药知母汤,还用治:胎死腹中、胎已腐烂、手足肢节疼痛。《金匮要略》用治类风湿关节炎,有中医外科医师用治疮痈肿毒、化脓性关节炎,收效良好。我也会用于外阴癌,宫颈癌的治疗。桂枝芍药知母汤用量注意知母与附子的配伍是2:1、白芍与桂枝的配伍2:1。
7、眼病:眼睛疲劳、慢性结膜炎等。用乌梅丸加石决明、菊花、白蒺藜。近期一个病例:外伤引起的眼底增生、水肿,先期以吴茱萸汤加车前子、蝉衣,后以乌梅丸为主,效果明显,现水肿消退明显,以膜样增生为主。
8、糖尿病:当消渴病出现上热下寒,表现口干、口苦、腹胀、大便泄泻,特别是糖尿病伴眼部病变时,大胆用乌梅丸,不仅可以降糖,还可以改变眼部病变,对恢复视力效果不错。但不能完全用这个方治疗糖尿病,可能糖尿病的某一个阶段用这个方效果比较明显。
典型病案:
1.杨某,男,27岁
失眠5年余,入睡可,但每于夜里12点左右即醒,后无法再次入睡,口腔溃疡反复发作,夜里烧灼疼痛感明显,头昏,神疲,脱发,舌质红苔黄腻,脉细弦左关沉取无力。
处方:
乌梅(去核)9g,黄柏6g,黄附片5g,细辛3g,肉桂3g,当归10g,红参10g,龙骨30g,牡蛎30g,酸枣仁20g,人中白10g,琥珀5g。
按语:乌梅丸治疗这种失眠于六经时辰有关。夜里12点到2点,为其特点。
2.叶某,男,80岁
因腹泻稀水便一年余就诊。患者糖尿病病史20余年,一直以胰岛素控制,血糖波动在10—20mmol/L之间;天疱疮病史10余年,一直以小剂量激素维持治疗,且经常反复发作。刻下症:形体消瘦,精神萎靡,口干,口渴,腹胀,无腹痛,大便一日5次,稀水便,舌红少苔,脉浮细数,沉而无力。
处方:红参10g,黄附片20 g,龙骨30g ,牡蛎30g,干姜10g,甘草20g,黄连9g,乌梅(去核)15g,肉桂5g,赤石脂30g。
乌梅丸基本辩证
肝疏不及肝疏不及是由于阳气虚衰,寒湿内盛,心包失于温通,导致肝失疏泄,脾失运化,不能为胃行气津液,致使阳明水湿内停,聚湿生热,湿热生虫,加之阳虚太阴寒盛,致使蛔虫上扰及胸膈,形成蛔厥。
由于此病机是由于阳气虚衰引起的,与肝的疏泄有关,所以在辩证时不能离开肝的作用。心肾阳虚而脉微,寒湿内盛而腹痛,心包失于温通而心烦,肝失疏泄而肢厥,脾虚失运而下利,湿热内生而口舌生疮,牙龈肿痛以及舌苔黄腻等症。
乌梅丸: 乌梅(三百枚)细辛(六两)干姜(十两)黄连(十六两)当归(四两)附子(炮,去皮,六两)蜀椒(出汗,四两)桂枝(去皮,六两)人参(六两)黄柏(六两)
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肝的疏泄不及是由于肝的升发作用减弱,导致脾运不及,血行不畅,但是引起肝失疏泄的原因是由于心肾的阳气不足。所以在治疗时,首先治疗的当是补益肾的阳气。在此方剂中,用附子与人参来补益肾之阳气,为治疗此病的根本,中用乌梅来疏肝,配以细辛来促进肝的疏泄,二味合用来疏肝,乌梅来收敛肝脉,使阴血得以上升,而细辛运行肝气,能促进肝脉的输运,这样二味合用是肝的疏泄增强,有利于阴血的升发,不仅能有助于心包的搏动,还有利于脾的运化。此四味为治疗下焦的主要药物,为治疗此病的关键。(下)
其次,在此方剂中还有一组药物是治疗心包的桂枝与当归,主要是通行心阳之血,能助心包搏动,有利于心阳之血的外出,不仅能减轻心阳停留于上引起的心烦,还能通阳以温达四末,缓解手足厥逆。(上)
再其次,就是治疗脾胃的四味药了,脾虚寒盛,张仲景用干姜与蜀椒来温中散寒,不仅能有助于脾运以止利,还能温中以促进心阳下温于太阴,(引血下行),并且蜀椒还能止疼痛。用于肝失输运引起的腹痛。黄连与黄芩能清燥阳明之湿热,用于清理肠道。并且黄连还能清心除烦。(中)
以上十味,配合有度,层次分明,标本兼顾,不愧是圣人组方。
注:在此病的表现中还有一组症状,就是“时烦时止,得食而烦”,对于此证,很多人都从蛔厥上来解释,但是在结合本病机,可以从发病机理上来理解。如果肝失疏泄,则阴血不能正常的上升,阴血不升,则导致心阳不能正常的运行,因而出现心烦,但是,肝失疏泄,不是一成不变的,他的疏泄如同少阳之气机的调节,是有规律的,少阳气郁时,其郁热的透散是阵发性的,郁热得以外泄则症状减轻,而此病机是肝失疏泄,也是这个道理,所以当肝疏泄时,则阴血的以上升,心血运行则心烦停止,不疏泄了则又心烦,这就是“时烦时止”的机理。
由于肝的疏泄是能疏泄脾运化的水谷精微,以此才能消化水谷,如果肝失疏泄,则脾的运化也减弱,所以饮食后会加重脾的运化负担,所以不仅会增加病人的下利,还能增加肝的疏泄的负担,因而更能疏泄减弱,所以会出现心烦。在这个症状的理解上,病人常说的“不想吃饭,吃饭就会难受,麻烦”就是这个道理。
乌梅丸历来医家均认为是治疗厥阴病与蛔厥的主方,但是也不尽如此,蛔厥虽与现在医学的胆道蛔虫病相类似,用之有效,但是与张仲景的所言不尽相同,张仲景在此条文中,着重指出的是“烦燥”,并且指出了藏厥(不间断的烦燥)与蛔厥的不同,就是关于烦燥的表现,可见张仲景立本方的立意不在于蛔厥,在于烦躁,因此,张仲景立此方的真正用意在于用蛔厥的方式来阐明了厥阴病中肝与心包发生病变的机理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