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湘‖回不去的时光【客都原创】

回不去的时光
——清明回乡拜山的见闻遐思
文/张德湘
清明祭祖遐思
拜山是人们对先人的纪念,同时,也祈祷家人风调雨顺。是一种感恩的表现。懂得自己的来处,更知道自己的未来。不管你富贵还是贫穷,无一幸免,这是每个人的必然。
过去,拜山被人说成是搞封建迷信活动,要移风易俗。不准人们拜山祭祖,甚至把人家祖墓墓碑揭掉,拿到河溪里作洗衣板,或者放到圳沟上作桥,这是很不妥当的行为。
当然,移风易俗是可以的,进行文明祭拜,用糖、果、鲜花等,适当的香、烛、纸,但应注意防火安全。至于打鞭炮,烧纸箱、纸屋等较难控制火情的祭品,就不要使用,一空气污染,二山区农村山林茂密,容易引发山火。还有,不要过分铺张浪费,捐款大摆酒席,争锋攀比,造成亲人或族亲矛盾,闹不团结,这样就不好了,因为人的能力毕竟有大小。更不应该因为墓地引发族姓争斗,发生治安事件。总的来说,文明祭拜,是最好的缅怀。时间,是公平的,也是最残酷的,对谁都一样,从来不会原谅任何一个不珍惜时间的人。
4月2日,炽热的太阳,鹅城回梅州,经过几多弯弯绕绕,山川秀丽,进入家乡桃尧路段,崭新的柏油路展现在眼前,不再是颠簸难受。路道两旁的路灯杆上,还挂着灯笼,家乡春节热闹可见一斑。浓浓的柚花香,窜入车窗,山头地尾,到处都是浓绿蘑菇般的摇钱树——梅县金柚。为贯彻落实2019中央一号文件和《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快发展“一村一品”,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桃尧镇被评为第九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桃尧镇的“梅县金柚”更加出名,成了家乡人民发家致富的黄金果。可爱的家乡桃源村,到处山青树绿,百花争艳,柏油村道卫生整洁,绿树成荫,一幢幢现代民屋与古民居相得益彰,与城市相比,一点都不逊色,一派繁荣的景象。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给家乡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常常回乡,来去匆匆;今次回乡拜山,闲暇之余,到家乡各处看看,勾起了一些遐思。
相见
在回乡途中,经过桃尧镇龙发村时,见到了四年的网友,从未谋面的兄长汝安兄,年过八旬,身板硬朗,红光满面,神采奕奕,相当高兴,握手致候。片刻,又挥手告别,想起四年来,不计其数的微信聊天,无所不谈;对家乡文化事业建设的相互交谈,特别是桃源村村刋《文珠峰》二期的出版等。要不是当今发达的互联网时代,两个人也许没有相识的机会。
儿时的乐园
碓子背,一片废弃的百年客家古民居,杂草丛生,无人居住,凄凉的景象。过去“人满为患”,好不热闹,儿时的乐园。小时候,常常在那玩耍,打纸博、打玻珠、打石子、跳天堂(跳格子)、跳绳、捉迷藏、滚(推)铁盘(圆铁箍)、打扑克牌等等;有时候,除夕夜打扑克到天亮。长大后,也常常在那里与兄弟子叔聊天到深夜才散伙。改革开放后,走的走,迁的迁。如今,人去楼空。
母校
回母校桃源小学(前身是桃源公学)看看,眼前一片凋零的样子。慢慢想起少年时期,在这里的九年时光。    原桃源公学,环境优美,鸟语花香;是一幢洋楼式两层土木瓦与钢筋混凝土混合型结构的教学大楼,坐东向西,有八室八居二厅,室居相隔,厅立中央,前面是钢筋混凝土骑楼走廊,后面是木质骑楼走廊;前走廊下面有一条三合土横走道,走道旁有一排桉树;教学楼前左角种有一棵大桂花树;教学楼的北端,向北伸延,建有一栋单层土木瓦房的厨房宿舍;坐北朝南,东边居室,西边厨房,中间饭厅;接驳中间是天井,东端是四间冲凉房,西端种了一棵大朵红花的茶树。校门坪左边是足球场,右边是蓝球场;门坪周边种有桉树、苦楝树、山指甲花等花草树木;校长炎辉老师常常修剪山指甲花,修整得像是绿色围墙;正校门路道两旁是桉树林。
刚入学,最深刻的印象是,分班排桌编座,为了免得同学之间交头接耳,老师安排男女间隔编座。因那时候还没现在开放,还有点封建意识,或者说害羞,男女孩子,在公共场所,一般不会随便跟异性说话。还有同学间的嬉戏、打闹,玩纸飞机,打乒乓球,踢足球等。给学校种菜,割鲁草,到学校下面几百米的水井挑水,遇到雨天,特别的麻烦。开荒种甘蔗,分糖时的喜悦。启蒙老师的音容笑貌。一次,由于新发的语文课本有点皱,我就跟语文科钟广达老师说:老师,能否换一本?钟广达老师微笑着说:“老师不怕书皱,最怕人皱。”至今,记忆犹新。

桃源小学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在原校右端(北边)向西伸展,加建了一幢六室六居双层土木结构盖瓦的教学楼。七十年代中期,是个热闹非凡的学校,除本桃源村民的子女外,还有邻村桃溪、黄沙村,乃至福建永定县隶属的白水寨、黄岗坪、鹅子陂等村的村民子女都来就读。小学至高中,14个班级,师生约有五、六百人。后因师资问题,停办了高中。廿一世纪初期,由于校舍陈旧,在政府的主导下,进行拆建新校舍,更名为桃源小学。     改革开放,年轻人逐渐外出务工。由于家庭、劳力等方面变化的原因,学校生源逐年流失,进而师资缩减,恶性循环。如今,虽然是一幢漂亮的钢筋混凝土现代教学大楼,三层(每层四室三居一卫)总建筑面积大约2000平米;整个校园约5000平米,但学校学生,只有一至三年级及幼儿园,一共才17人。四年级以上,均要到五、六公里外的桃尧镇中心小学就读。
农民街
农民街,位于桃源村中部下马岗,是桃源村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在地。是条V形街道,是村里较为繁华的地方,但平时村民多为外出务工,亦不显得热闹。曾经是一片耕地,禾苗长得很好。少年时期,常常在那摸蛇觅蟹(客家土话,又叫摸鱼觅蟹),抓泥鳅,捉黄鳝等等。
桃源村农民街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农村生活比较困难,每个月能买一、二次猪肉来吃(主要是买来炸油,解决食油问题),算是不错了。至于鱼类,一年都难得买几次来吃。因此,从小就喜欢摸鱼捉蟹来食。特别是黄鳝炒米丝,很喜欢吃。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村里大队办有米粉厂,很方便。     抓泥鳅,用针碓子(用一段小竹子,50公分左右,一头破成细片,但不断开,然后,把多根缝衣针插上去,用小绳子绑定,加上烧成溶液的松树油浇上,冷却即可,形状类似衣刷,就可以用来捉泥鳅了),此捕捉工具比较实用,如:整理好的秧地、准备插莳的水田等;如果环境好的,如田头田尾的出水口下的小水湖,那就用畚箕去打搂,常常收获较多。     一般清明前后,禾苗插莳下去,一个星期左右,田埂(唇)下黄鳝常常藏在那,走到田埂,慢慢察看,就可能看到有小洞,如果发现有,就慢慢蹲下,用手指插入,慢慢透(伸)进,观察旁边有没有其他洞出汶水,或黄鳝走出,如果看到黄鳝慢慢出来,那就得准备竹剪捉拿。如果看到的洞口是汶水,那可能是泥蛇,最好不要理他,免得被蛇伤害。(竹剪制作:取三支竹片,大约30公分长,宽约2公分左右,任意一头缩回约5公分钻一个孔,用适当的铁丝串起来,两头再用铁丝绑住,然后,夹在中间那片,用刀剥成剪刀片状,再将各片内侧边,都用刀割成锯齿状,便大功告成。用竹剪捉黄鳝,不会伤得大重,可养活)。
石桥头
石桥头,是我回家乡的必经之路,原来是一座三根大石条并列铺架成的石桥(1974年冬改建成石拱桥)。也许因此而得地名——石桥头。桥的下面,是桃源上村小河与村中碓陂坑小溪水的交会处,水流较急,有一涡流,水里常常鱼鳞闪闪,有鲤鱼、鲫鱼等鱼类活动。因年纪小,不敢下水抓鱼,有时去村学校读书经过那里,看到有鱼群,就在那石桥上,小心翼翼的饱饱眼福。因无桥栏,要特别小心。
桃源村石桥
如今,溪水枯竭,清澈见底,难觅鱼踪。究其原因,久旱不雨,加上地表水流失。虽然山林茂密,但没有了过去的古树、大树。原来那些集体灌溉水田的山塘水库基本荒废,无人管理。耕地过去一年到晚,只有冬季晒冬,才把水放干。今农村很多水田转种其他经济作物,常年不积水。天下大雨,山上地里,一窝蜂流到水沟溪里。
目前,山区农村,有些地方严重缺水,泉水断流,河溪枯竭,甚至已经影响到农村生活。
思乡亭
缅怀革命先辈,携带家人来到“思乡亭”,显眼的亭门联映入眼帘:“忆当年涉步延安奔革命,喜今日国泰民安盛世扬。”让孩子们知道,今日国泰民安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革命英烈们抛头颅,洒热血,用青春、鲜血,甚至生命换来的,一定要倍加珍惜!
“思乡亭”是革命先驱张海老革命纪念亭。张海原来是其家乡桃源公学的教师。1937年,“七.七事变”后,张海在关系到国家危亡的时刻,毅然决然,放弃安逸的生活。于1938年10月11日(农历八月十八),带着一群桃源村青年(张鉴、张肇庆、张维粦),离妻别子,涉步延安参军抗日。一路上,舟车劳顿,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历尽艰难险阻,两个多月后才抵达革命圣地延安。1939年3月,张海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在延安担任“抗大”训练部秘书、主任教员。

思乡亭(张海纪念亭)

自1938至1949年间,无论是抗日烽火连天的岁月,还是解放战争硝烟弥漫的日子,张海奔走于北国大地,或为保卫延安,担任留守兵团组织干事,联防政治部宣传、教育干事;或深入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任辽热地区县工委书记、县委副书记兼宣传部部长;或任海州市委书记;或与战友们在枪林弹雨中冲锋在前,浴血疆场,参加了辽沈、锦州、义县、海州(阜新市)等战役战斗。新中国成立后,张海历任中共北京市委教育科长,中共中央中南局宣传部处长、秘书长,中共中央宣传部机关党委(二、三届)副书记、地方工作室副主任、文教干部处处长。     在整风“反右”补课阶段,张海因为参与丁玲案复查,坚持实事求是,而蒙受冤屈。他于1958年底回到广东,任中山大学办公室主任、马列主义教研室主任等职。虽然受到了社会各次运动的冲击,但是,仍然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1974年7月13日,张海在广州含冤病故。1978年12月,这起错案得到彻底改正,平反昭雪。     张海无疑是万千爱国青年的缩影。
缅怀英烈,感恩他们,致敬他们!
偶 遇
4月4日下午,在佛祖下“思乡亭”旁边路上,两个几十年未见面的老同学建林、其鹏,居然在那特殊的地方相继遇见。真是心潮澎湃,感慨万千,想想曾经浓密青丝,转眼都已鬓发染霜,年近花甲。真是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啊!
作者:张德湘(2021年4月6日 )
作者简介:张德湘,梅县区桃尧镇桃源村人 。曾经是桃尧道班工人,桃尧水泥厂产质量统计员,广东省工业设备安装公司惠州分公司办公室办事员等。钟爱文学,自由撰稿人,有文章在梅州日报等刊物发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