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的“第一字”浅析

华夏文明的“第一字”浅析

    ---骨器与华夏文明探源文章

梁坚

中华的汉字传承于甲骨文,甲骨文源自于万年以前的象形符号,象形符号、甲骨文、汉字一脉相承,中华的汉字应起源于万年以前。

在距今万年以前,先民们就设计了很多有内涵的象形符号,这些符号随着岁月的流逝,在先民的手中代代相传,不断的向成形的文字演变。

其中有一个字,它始于万年以前,十分玄妙,令人祈拜,直到今天我们在大街小巷,偶尔还能看到她的身影。

它就是华夏文明的“第一字”,“申”字,“申”字不能肯定它是第一个创造出来的字符,但可以肯定,它是华夏文化中最受崇拜,而且使用的次数最多的一个字。

甲骨文“申”字与“神”字

一、“申”字的起源,

一、早期的图与符

在原始的信仰中,产生了文明,在文明中,又孕育了文字,华夏民族对“神”的信仰是最原始的信仰,在对众神的信仰与祈拜中,最主要的“第一祈拜”是对“生命神的祈求和祭拜”,华夏第一字的“申”字就源于,对“生命祈拜”神的信仰。

远古时期的先民为了生存和延续生命而拼搏,每当妇女分娩时,难产会夺去很多孩子或母亲的生命,这是先民最害怕见到的。于是他们向“生育之神”祈求,祈求产子时顺利母子平安,红山文化玉器中的玉箍形器,便是先民祈求产子时,代表生命通道通畅的祭拜器。

即便是胎儿顺利生出,断脐带时的感染,也是夺走胎儿生命的关键。于是先民们在高处的山岩上,刻绘了代表胎盘和胎儿肚脐的旋涡纹和多圈纹,代表胎儿脐带的绳纹等象形图案,向神灵祭拜祈求母子平安。

岩画中“生命祈拜”内涵的旋涡纹

代表婴儿胎盘和胎儿肚脐的 旋涡纹和多圈纹 岩画

当婴儿的胎盘、脐带、肚脐三者同时刻绘时,就会出现两个旋涡纹或两个多圈纹,中间连接脐带的绳纹自然就形成了“S”型。

先民将产子的画面,简化设计成彩陶上的两个多圈纹,中间连接脐带为“S”型的图案

在万年前世界各地的岩画,以及八千年前的彩陶中,旋涡纹和多圈纹和“S”纹是常见的图案。为什么在世界各地的岩画中,都出现有旋涡纹、多圈纹、和“S”纹呢。

笔者认为;在万年以前,世界上人口较少,他们有过漫长的相互学习与交流,文明的进程缓慢而同步,都以“生命祈拜”为第一信仰,但随着人口的增多,大的聚落领地意识的形成,阻断了世界范围的流动与交流,才使各地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差异与不同。

二、“S”纹和变体的“S”纹是甲骨文的“申”字

岩画及彩陶上的双圈纹和双旋涡纹,用S纹相连接的图符,是华夏“生命祈拜”中对生育祈拜的图符,先民祈求的是,产下的婴儿能健康生存,这一祈拜图符演变为甲骨文的“申”字。在《说文解字》中记录;变体的“S”纹是甲骨文的“申”字。

彩陶上的变体“S”纹图符与甲骨文的“申”字

彩陶 双旋涡纹“S”连接图符 是纹甲骨文的“申”字

马家窑彩陶上的“S”纹和 变体的“S”纹 是甲骨文的“申”字

甲骨文的“申”字  是“S”型或变体“S”型

从“申”字的甲骨文上也可看出,代表胎盘和胎儿肚脐的旋纹和多圈纹,被简化为半狐和折勾,或简化为两个圆点,有些时候也直接绘画为“S”纹。

三、同音字“绳”、“申”、“生”和“神”的关系

1)“绳”;在《绳纹与旋涡纹》一文中探讨过;在万年前的旧石器晚期,人们对“绳”十分崇拜,因为绳是连接母体与婴儿的脐带,先民将脐带称之为“绳”如;女娲“引绳为人”,“宜尔子孙绳绳”等,都是“绳”与生命繁衍关联的体现。

绳与扭转的脐带

2)“申”;是“S”型或变体的“S”型,是先民绘制的胎儿出生时的象形图案,或是哺乳动物出生时的象形图案,“申”是专指人或动物的“生”,是最早的“生命祈拜”图符。

3)“生”;我们从甲骨文象形字的“生”字,可以看出“生”是指植物的生。在文字的发展传承中“生”逐步取代了“申”。

4)“神”;《说文解字》中记载,“申”即是“神”字。“神”写作“示”“申”,本源是对“申”的祭拜与祈求。而刻绘与各类器物上的“S”纹或变体的“S”纹,本身就是祭拜与祈求的含义,故都可以看做是神字的图符。

笔者认为;“神”应传承远古对脐带的祭拜,

“申”、“神”、“生”读音都应承于“绳”。就像早期的生命祈拜器“贝”与“币”的发音一样,都有万年以上的传承。

四、“申”内涵字符的种类

“申”字内涵的字符包括,在各种材料上绘制的直笔和圆笔的“旋纹”、“多圈纹”、“S纹”、变体“S纹”,“卍”字纹,及后期的“卷草纹”、“回纹”、连续的小s纹等,“申”内涵字符占据了从古到今器物纹饰的大半,是华夏历史文化中使用最多的一个字符,也证明了华夏文明的“第一祈拜”是对“生命神的祈拜”。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申”字符应起源于万年以前,内涵了华夏民族对“生”的祈求和对“神”祭拜。“申”字符是华夏历史文化中传承最久远,最具有神秘色彩,使用频率最多的一个字符,“申”字是华夏文明的“第一字”。

(以上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原创不易转载内容请注明出处)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图,再此感谢)

作者简介

梁坚:内蒙古包头人

内蒙古包头九原博物馆理事会副理事长

人社部注册艺术品评估鉴定师

市区级骨雕非物质文化传承人

(0)

相关推荐

  • 麓:先民造字之巧思

    近日翻閱<甲骨文編>,偶見上圖右側一字,書中注解曰:「疑即麓之初文.」我們以為此言差矣.簡而言之,此字為「麓」之或體,即「麓」之另一寫法.以下簡述理由. 西元前五千年至一千年期間,我國文化 ...

  • 华夏文明的第一祈拜浅析

    梁坚 人类由荒蛮向文明迈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有了约束行为的共同信仰,也就是共同祈求和祭拜的神, 原始时期的先民,对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产生了敬畏和恐惧.于是相信万物的背后都有"神灵" ...

  • 华夏文明的第一纹饰“旋涡纹”与“谷纹”

    华夏文明的第一纹饰"旋涡纹"与"谷纹"浅析 梁坚 "谷纹"外形是小旋涡纹,春秋至战汉时期的谷纹,在各种器物上出现频繁,这种纹饰被专家认为是谷 ...

  • 2021新学期第一字 学

    大家好!新的学期又开始了. 经历了2020年的风风雨雨,同学们终于可以安心地回到学校,开始新一个学期的学习. 在新学期我们"知愠课堂"继续推出"以字育人"教程, ...

  • 李白的《静夜思》,从第一句第一字开始,就充满争议

    作者:老谈,来源:唐诗宋词古诗词(ID:tsgsc8) 出生时有争议 但凡是个中国人,大概没有几人不会背<静夜思>. 也没有什么出奇的理由,该诗不事雕琢,却又浑然天成:用词浅白如话,却能直 ...

  • 琴第一?手第一? 浅析<胡琴改革琐谈>

    <中国京剧>2000年第五期发表胡诚先生<胡琴改革琐谈>一文,文章中涉及到"琴第一?手第一?"的话题.拜读后,我印象颇深,感受极大. 从事京胡专业教学多年的 ...

  • 甲骨文台历第一字——义

    甲骨文台历第一页,第一字:义 这个字的简化写法确实简单. 繁体字写法也确实繁琐. 我们还是先来了解一下这个字的意思吧. 从成语和典故中能够帮助我们对某字形成一种具体感性的认识. 比如对义字来说, 有以 ...

  • 仰韶文化点亮华夏文明的第一缕曙光

    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镇仰韶村,位于渑池县城北9千米处韶山脚下.本来,这里只是黄河岸边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落.但是,20世纪20年代的一次考古发现,使这个北方的普通村庄成为中外史学界.考古学界向往的 ...

  • 大揭秘《传世第一字》

    大揭秘《传世第一字》

  • 中国第一位女外交官袁晓园书法雄浑大气,个性十足,字如其人

    我们经常说字如其人,其实,这句话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至少在她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她曾经是一位跨世纪的老人,虽然是女儿身,但是书法却有一股刚强气,气势不输男人,而且比男人表现得还要强悍一些,这也许和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