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孝姚村 代出名人
德孝姚村 代出名人
姚村位于浙江省中西部,距市区5公里,属兰江街道管辖,村东面低山群叠,琅塘山海拔约90米,村西丘陵起伏,海拔31米。潆溪穿村而过,地势平坦,地形呈长方形,东与何夏庄接壤,南与新桥村接壤,西与尖山村相接,北靠殿山相连。以花厅、亦政堂、古戏台等建筑为代表,该建筑群前有水后有山,建筑空间错落有致,雕刻工艺精湛,对研究江南传统村落及堪舆学等有较高价值。1992年12月公布为兰溪市文物保护单位。潆溪穿村而过,地势平坦,两口古井一口位于村中,一口依潆溪,早期全村村民的饮水来源,一座古过路楼位于村中心。整体风貌保存情况良好。有古河道(潆溪)1处,古井2处,过路楼1处。
姚村是一个非常注重堪舆的村落,《华中建筑报》有《风水观念影响下的浙江民居传统》一文就引用过当年姚村始祖择地建村的概况“姚氏阳基自柱竿山中,……转坤申土星,命名龙山,脱落五支,杜撰五指,犹如金龙献爪之形,后有黄土山为屏,前有小青山作案,左迥仓山,右抱象山,并耸狮山如华表。天开于北,地闭于南,小溪一带,水纳乙辰,从丁未而出。此龙山之大观也。……至福三公插藏龟山,得发族之地,于是人丁繁衍,富贵吉昌,才建宗祠以关水口,东佐锁潆庵,西造锁潆桥。今左增文殿,右改武宫,姚氏阳基不且益胜哉。”如今村中保留下五十余幢清代建筑,以月塘水系附近的齐政堂、崇德堂、奉政第和古戏台为中心,依地势呈辐射形分布,整体感较强,所有建筑都饰以粉墙黛瓦,清新秀雅的江南格调。祠堂类多用高大的牌楼式门面,门楣上多书写庄严之辞,如齐政堂的“瑞叶三斯”和崇德堂的“颂叶三斯”,三斯即“生于斯、长于斯、老于斯”,有“落叶归根”之意。“瑞叶三斯”生活在这里有祥瑞之意,“颂叶三斯”是指生活在这里就必须值得让人们赞颂,留下美好的记忆。民居类多有影壁,大门内墙设金鼓架,天井狭窄,楼屋高大,檐下木雕繁缛。村中错落有致的马头墙是一道美丽的天际线,只可惜几座现代建筑突兀的屋顶打破了原有的和谐。
姚村民间文化娱乐活动始于清代,曾先后办有戏曲班二台,坐唱班二个,村民姚炳根素爱戏曲,于宣统元年创办该戏班。昆曲坐唱班始于清末,由曲艺爱好者自筹经费延师教导,韵细雅悦耳,聚听众较多。徽戏坐唱班创于民国21年,一年一度的八月戏演出延续至今,甚为热闹。
姚村南宋景炎年间从绍兴西迁居兰溪,村域面积2.4平方公里,村庄占地面积256亩,有1446人,常住人口1468人,村集体年收入3.94万元,村民年收入10788元,地处丘陵。主要产业为蜜枣加工,火腿腌制,木雕。是浙江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全国传统村落。
姚氏先祖仁德绵嗣,明清构筑祠、庙、堂、宇计二十六座。岁岁月沧桑,现尚遗下陇庙、存德堂、(如德堂火灾重修) 崇德堂、 齐政堂、雨台等十多座,以及清代宅第等建筑,被列为兰溪市重点文物,于一九九三年在井头面树碑保存。
传统村落建筑:下陇庙,明代中叶,建筑面积406平方米;存德堂,明代中叶,建筑面积111平方米;如德堂,明嘉靖元年,建筑面积168平方米;崇德堂,明嘉靖三年,建筑面积364平方米;齐政堂,清光绪21年,建筑面积258平方米;雨台,清嘉庆年间,建筑面积180平方米;文三公厅,明国七年,建筑面积70平方米;慎德堂,明国4年,建筑面积806平方米;萃德堂,清嘉庆初年,建筑面积157平方米。
姚村村庄山环水绕,景色迷人,全村建筑几乎都坐西朝东门向,有迎风朝日兴盛含义,明清古建筑占村庄的45%左右,建筑属徽派建筑,青砖白墙灰瓦马头墙,砖雕木雕花样精致优美。
姚村姚氏自始祖万字辈始,前20个字辈是:万千肆增再,福宗瑞文行,孝友睦姻任,圣敦让贤良。后来续增20字:基锦津松焕,坤铨泳桂煌,型铭深梓炳,培钰汉槐爙。后20个字辈是五行字辈,取土-金-水-木-火相生、生生不息、宗族兴旺之意。
始祖万六公,讳烈。六传至福三公及其子宗字辈,姚族大发。宗八公育五子,首分宫商角.徵羽(瑞字辈)五派;商祖至孙辈行一公有三子,再分天地人三支(孝字辈);角祖传儿文字辈,又分松竹梅三支。至今姚氏已历七百余年,延三十代,人丁兴旺。
姚村前绕潆水,后倚龙山,山水毓秀,人杰辈出:
明代敬泉公(姻悲),创办豸山书舍,县志记载其事迹。
清代名医凤山公(贤字辈),医德高尚,名驰省内外。
晚清至民国年间,商业巨子坤鏊公(津字辈)乐善好施,广为公益,备受陈仪,刘焜等撰文赞颂。
姚炳圭书画与童之凤、柳屏山齐名,被誉为“兰溪三杰”之一。
更有黄埔军校三期生姚世昌。姚世昌(1903~1925),字佛卿,姚村人。少慧敏,饱读群书,不拘泥于古。民国7年(1918),考入浙江省第七师范学校(金华)就读,民国8年(1919)受五四运动影响,反对尊孔崇经。民国9年(1920)春,参加学生会组织的请愿、罢课游行,捣毁校长办公室,为学校当局开除。民国12年(1923),赴杭州插入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做旁听生。民国13年(1924),国共合作开始,世昌矢志从军杀敌。经邵力子介绍,辗转至广州,考入黄埔军校第3期。毕业后加入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黄埔学生军,于民国14年(1925)2月参加讨伐陈炯明的第一次东征,获胜,立有战功,升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三师钱大钧部连党代表。10月,参加第二次东征叛军杨希闵、刘震寰战役。他写信亲友,表明心迹:“我既许身革命,死亡已置之度外。我把我的热血,换取中国的复兴。”华阳战役中,冲锋陷阵,身先士卒,壮烈牺牲,年仅23岁,其遗体安葬于黄埔岛。蒋介石题赠“忠烈可风”匾额一方,并在中国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军事报告》中,将其列为阵亡重要军官,予以褒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