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之意不在酒,你以为别人酒后失言?其实可能是故意的,为何?

“ 职场智谋 ” 潜心研究古人的智慧,总结提炼智谋精髓,古今结合,详细揭秘职场潜规则以及办公室政治
【参考书籍】《资治通鉴》魏纪四(公元234年)
【事由】费祎出使昊国,吴主酒醉,询问费祎说:杨仪、魏延是如同牧童一样的小人,虽然曾经凭借鸡鸣狗吠的本事有益于时务,然而既然已经任用他们,势必不能轻视。
倘若一旦诸葛亮不在了,势必发生祸乱,各位糊涂,不知道要用心防备这一点,难道这就是所谓为子孙谋虑吗?费祎回答:杨仪、魏延不和,源起于私人恩怨,而没有黥布、韩信的反叛之心。
现在正在扫除强敌,统一全国,功劳依靠人才来成就,基业需要人才来光大倘若舍弃他们而不任用,防备他们成为后患,如同防备发生风浪反而废弃舟楫一样,不是长久之计。
【解析】
费祎是蜀国的大臣,因公出使吴国,孙权设宴招待费祎,酒席期间孙权酒醉询问蜀国政事,职场智谋分析,孙权其实并没有醉酒,只是假借醉酒之意,以达成自己的目的,那么孙权的目的是什么呢?职场智谋分析主要有以下二种原因。

其一:打压蜀国

谈论他国政事是敏感的话题,当然谈好他国的事情还是可以的,但孙权谈论的是是非,孙权在谈论杨仪、魏延的是非,说他们两都小人,要注意提防他们。
这两人都是蜀国的大将,是诸葛亮的左膀右臂,孙权诋毁杨仪、魏延,其实就是打诸葛亮的脸,同样也是打蜀国的脸,孙权作为吴国一把手,肯定知道这是打脸行为,为避免难堪。
因此故意借醉酒之意说出难听的话,以打击蜀国,为何要打击蜀国?因为吴蜀两国,既是盟友,也是敌人,两国明争暗斗多年,表面客客气气,其实背面各怀鬼胎,谁也不服谁。
如果有人问起,孙权完全可以当作不知道,孙权可以说,当时都喝懵逼了,我都不知道自己说了什么话,如果说了难听的话,希望大家不要见怪,或者可以否认这件事,古代既无录音也无录像,死无对证。

其二:提醒蜀国

三国鼎立,魏国最为强大,蜀吴两国只有联盟一起才能抵抗魏国,唇亡齿寒,如果其中一国灭亡,另外一国也得跟着遭殃,因此孙权也不希望蜀国灭亡,所以需要提醒蜀国。
如果直接提出来,就显得多管闲事,所以需要喝酒,借助酒精放松放松,在放松的状态下这提出杨仪、魏延的事情,就没有那么唐突,这样可以起到提醒的作用,又不至于尴尬。
其实孙权说的也有道理,诸葛亮为了权力平衡,让杨仪、魏延两人内斗,如果诸葛亮不在,权力就会失衡,到时势必发生祸乱,因此需要提防他们,防范于未然。

其三:酒后失言

孙权确实是唱醉酒了,酒后失言,因此说出心中的话,为何?因为孙权把杨仪、魏延称作小人,这可是得罪人的话,不但得罪人,而且还得罪蜀国,思维正常是不会这样说的。
两国本来就是盟友,孙权说出难听的话,必定有损两国的关系,但因为这是酒后失言,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想收也收不回来,后悔也没办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