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愈奇病集成【54】
中医治愈奇病集成【54】2014-02-24 晚晴999 阅 877 转 136阵发性循经灼痛症[病案]冯某,男,57岁。1965年10月就诊。三年前春季发现右小腿外侧下部有一拇指大小灼痛点(即悬钟穴),无硬结,不红肿,痛一阵后即消失。以后每天上午有一次阵发性灼痛,并不影响劳动。半月后灼痛沿此点向下循外侧放散至第四趾(即为胆经的一段),仍为灼痛。又过一月左右,灼痛自原发痛点处沿小腿及大腿外侧正中线放散到同侧的臀部(此为胆经的一段,臀部即环跳穴),灼痛略有加重。两个月后灼痛自臀部沿脊部右侧循膀胱经第二行上达于肩部肩井穴处。又过数日灼痛自肩部分成二支向头部扩散:一支经耳后达于耳的深部,此时患者自觉耳鸣,重听耳痛,后一支经头、头顶、前额,达于同侧眼的深部,此时患者自觉眼胀、眼痛。疼痛所过之处均为灼痛,每日上午发作一次,约一小时许,发作时自原发点处开始,随即如触电样地扩散至全部经线,灼痛难忍,目痛不愿睁眼,发作后自行消失,每日一次,每次发作均为“全线”串痛。曾去数家医院诊治,未收到显效,诊断为。神经官能症”。检查:除胆俞、风池、阳陵泉、悬钟有压痛外,其余无异常发现。患者既往健康。[治则]调气活血,舒筋通络,泄热止痛。[取穴]取悬钟、环跳,肩井均刺患处,用中等度持续捻转,留针30分钟。当即感到悬钟穴为触电样针感,向上扩散到阳陵泉,向下扩散到第四趾,环跳穴为酸麻感,向下沿股外侧正中扩散至阳陵泉后与此穴之针感相混,肩井穴为酸麻感,向上扩散到后头部、眼,耳深部有感应,并扩散到肩关节部,经针刺后第二天患者自述灼痛自下肢串到肩部,往上顶了几下即串到上肢外侧正中到手指去了(三焦经之线路),眼耳症状未发。第二天取穴同上又加肩髃、外关。经五次针治后上肢灼痛感消除,自第七次治疗起取穴为肩井、胆俞、环跳、阳陵泉、悬针,每日一次,七天后背腰灼痛感消除。以后取穴为环跳、风市、阳陵泉、悬钟、足临泣,经治半月下肢灼痛逐渐减轻直至消失。前后共针治二十八次,三年顽疾治愈。随访五个月未见复发。(见《新中医》1976年第2期)[评析]该病罕见,根据主诉及灼痛部位与发病经过分析,认为本病最初小腿外侧下部原发点为胆经的悬钟穴,自环跳穴至足第四趾一段为“胆经”循行路线的下肢段,自环跳穴循脊柱右侧至肩井穴一段为“膀胱经”循行路线的腰背段;自肩井穴至内耳的一段为“三焦经”的一段,自肩井穴至眼内的一段为“膀胱经”的一段。综观灼痛所过之处,从经络学说分析,涉及到胆、膀胱、三焦三条经脉,以胆及膀胱经为主。针刺分三段:前七天均取穴为病情始发及病情由此穴起进而加剧的穴位,根据循经路线取穴;中间七天在原针刺穴位上增加以体检压痛明显为主的穴位,最后十四天因上肢、腰背灼痛已止,故主要取用下肢的穴位,因原发部位为悬钟,故自始至终均选用。经过如此的取穴治疗,达到调整阴阳,调气活血、泄热通络止痛的作用,使缠绵三年之久的循经灼痛症得以治愈。(李祥云)小舞蹈病(一)[病案]张某,男,12岁,患儿二年前初夏发热五天,经用西药治疗后热退,但一周后出现摆头、抽颈、皱眉、眨眼、缩舌,经治疗症状减轻,但反复发作而影响上学。某医院检查诊断为风湿性舞蹈病,治疗无效,近日来病情加重而改行针灸治疗。就诊时见抬肩屈肘,发作时左前臂向前内侧抽起,左下肢屈膝抬腿,运动不自主,似有冲动性表现,每分钟发作约8~10次,端坐或运动时发作,手足跳跃如舞蹈状,夜间静卧时消失,肌肉关节不痛,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数。[治则]平肝,熄风,降火。[取穴]1.百会、曲池(左)、太冲(左)。2.风池,内关(左),阳陵泉(左)。两组交替进行,每日一次,每次25分钟。在针刺前先用半导体治疗机正负极异线头直接中等度刺激穴位,间断进行持续一分钟。针治三天症状明显减轻,一周后主要症状消失,仅有皱眉摆头。为巩固疗效,除针刺外还配眼中药,处方为:桑枝 20克,苡仁20克,钩藤15克,菊花15克,茯苓15克,地龙10克,僵蚕6克,川黄连5克。服药7剂,诸症均愈。随访三年未见复发。(见《新中医》1982年第12期)[评析]《内经》有“渚风掉眩,皆属于肝”的理论。患儿摆头皱眉,手足不自主运动,舌红苔黄,此为心火炽盛之征,治疗应平肝、熄风、降火,重刺百会、风池、内关以泻火;大冲平肝制风;曲池、阳陵泉舒筋通络。后期加用中药清心,平肝、熄风,双管齐下,取得速效。(李祥云)小舞蹈病(二)[病案]张某,男,8岁。1960年4月12日就诊。患儿于月前因咽痛发热,膝踝关节游走性疼痛,经某医院治疗后咽痛热势渐退,关节痛亦减轻。以后发现右手足不随意运动,两侧手足经常不自主动作,甚则挤眉努嘴等,诊断为风湿性舞蹈病。曾服用中西药物无明显进步,来院针灸治疗。诊见患儿不时挤眉弄舌,四肢有不随意运动,肌张力减低,舌苔薄白,脉浮细数。[治则]平肝熄风。[取穴]1.风池、大椎、合谷、行间。2.百会、印堂、曲池、阳陵泉、足三里。每日1次,两组穴位交替使用。得气后行捻转泻法,不留针。针治6次后,挤眉弄舌、四肢不随意运动次数渐减。继续治疗6次,症状完全消失。二年后随访,未再复发。(见《新医药学杂志》1978年第8期)[评析]参合脉症,症属风邪袭络,外风与内风相应,风胜则诸关节游走酸痛,上扰头颠、四末,以致弄舌、挤眉、手足舞动,诸症丛生。采用风池、合谷、行间疏泄风邪,平肝镇痉;加大椎祛风解表;百合、印堂平肝息风,开窍安神,佐以曲池祛风通络,阳陵泉、足三里利筋骨,调气血。本案要点抓住了“治风”这个主要矛盾,风去血调,故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马荫笃)小儿胸锁乳头肌肿块[病案]黄某,男,1岁。1974年秋初诊。患儿系因难产行牵引术娩出,以后发现右颈部有一明显肿块,转颈困难,几次求医均主张手术治疗,家长顾虑,要求非手术治疗。检查:右耳后从乳突沿胸锁乳突肌至锁骨处,生出明显长形肿块,按之质软无压痛,边界不明显,块中深部按之有如小指头大椭圆形的稍硬块,转颈活动不自如。[治则]疏通经络,活血消块。[取穴]医风、合谷、医明、肩井,用半补泻火法轻度捻转,不留针。隔天一次,5次为一疗程。并配合按摩,先用“跌打万花油”涂患处,润滑皮肤,再以拇指在患处反复推按,并用拇食指在患处捏之,手势轻中为度,之后再叩打梅花针。如此治疗两个疗程,颈肿块消失,颈转动自如,告愈。一年后随访正常。(见《新中医》1977年第4期)[评析]小儿出生时多因难产或施行手术致使胸锁乳头肌损伤形成肌肉血肿,导致转颈困难。今用针刺,按摩及梅花针结合治疗,可以疏通经络,活血消块而达到治愈的目的。(李祥云)胃扭转[病案]赵某,男,44岁,1977年5月10日初诊。患者于1977年2月24日食牛肉后即产生剧烈腹痛,并向背部放射,呕吐,随即虚脱。经透视、拍片,诊断为胃扭转,建议手术治疗。患者不同意,先后试用针灸、理疗、中药治疗,经治四十余日无明显好转,钡透结果仍为胃扭转,感觉左侧腹部疼痛,心悸、自汗、嗳气恶心,虽有饥饿感但对食物恐惧,每餐只能食少量大米粥,食后即虚汗淋漓,疼痛加剧和胀满。大便一日2~2次,不成形,如用手指触动上腹部皮肤即有触电样感觉,睡卧时两腿不能伸直,否则即腹痛。患者有胃病史二十余年。测白细胞21×109/L(21000/立方毫米)。钡餐透视:胃呈“虾状”,大弯侧在上,小弯侧在下,球向下排空过速。诊断为慢性胃扭转。[治则]健脾和胃,解痉止痛。[取穴]主穴:筋缩、脾俞(双)、胃俞(双)。配穴:梁门(左)、足三里(双)、天枢(双),中脘、丰隆(双)。艾灸:关元、三阴交(双)。每日上午针刺,晚上睡前艾灸,各一次。针背部穴位时尤要注意胃部有挛缩、抽动感乃效果佳。再用电麻仪通电20分钟,电量宜大,频率宜快,以患者能耐受为度。针完第一疗程(10次),饭食即正常,腹部疼痛、嗳气已明显减轻。针完第二疗程(共20次),则食量增至每日600克,上腹部疼痛基本消失,大便成形。6月4日停针观察。以后钡餐和x线摄片:呈瀑布型胃,大弯侧在下,小弯侧在上,白细胞计数为9.1×109/L(9100/立方毫米),大便隐血阴性。(见《新中医》1981年第1期)[评析]胃扭转是临床少见的疾病,多为慢性型,每于餐后1~4小时胃痛,伴有恶心呕吐,嗳酸,持续2~3小时而消失,有的上腹部疼痛,有的可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慢性胃扭转多与胃张力减低,脾胃韧带伸长和松弛等因素有关,有强烈的胃蠕动和腹腔内压的骤然升高成为胃扭转的诱因,多靠x线诊断。患者原有胃病史,脾胃虚弱,又因食牛肉而致胃扭转。针刺取穴筋缩、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均为健脾强胃之要穴,天枢、关元、三阴交、梁门、丰降则强胃止痛,又加以艾灸热入经络可温经散寒,解痉止痛,主配穴应用合理,故能较速治愈罕见之疾。(李祥云)婴儿肠绞痛(盘肠气)[病案]孙某,男,3个月。1982年7月6日就诊。患儿夜啼半月余,每晚7时左右开始阵发性剧烈啼哭,持续10余分钟后乏力入睡,不久又重新发作,如此反复,整夜难眠。检查:患儿发育,营养均好,但面色晄白,舌质稍淡,舌苔薄白,指纹微青,两手握拳,曲腰,肢冷,腹肌略紧张,余未查出其他阳性病理征象。中医诊断为盘肠气痛。[治则]行气导滞,疏通经脉。[取穴]内关、足三里常规消毒后,持1寸毫针以肌肉注射式进针法快速刺入穴内,然后用弧旋刮针数次,随即出针。当晚哭吵烦闹显著减轻,又连续针3次以善其后、一个月后随访无复发。(见《中医杂志》1983年第9期)[评析]本病可能由于食物过敏,喂养不当,或着凉与虫症而引起。中医认为本病由于小肠为冷气所袭,致使寒邪搏结,或因乳食凝滞,或因虫症壅阻,引起升降失职,气机不调,而诱发脐腹绞痛。此外,尚有因滞久化热而影响受纳运化机转而成。因此应采取调理阴阳,行气导滞,疏通经脉等法。足三里为胃经的合穴,取其行气而疏理中焦,健运胃肠,升清降浊。内关乃手厥阴经的络穴,其经脉下膈历络三焦,故有宣通上、中、下三焦气机的作用,善于和中定痛。二穴相配可行气导滞,能使消化传导功能恢复,受纳运化之机如常,从而达到治疗本病的目的。(马荫笃)膀胱术后伤口溢尿[病案]胡某,男,50岁。1962年4月25月初诊。患者1960年6月因膀胱结石行结石摘除术及膀胱造瘘术,术后出现尿闭、高烧、头痛、局部肿胀,二次打开切口,见膀胱壁和肌肉有粘连和炎症,虽经常规处理,但小便淋漓不断,并由刀口处溢出,病情延续一年多。以后因蜂窝组织炎,无奈再行第三次手术,术后症情依然,昼夜排尿20余次,小便淋漓不断,伤口处溢尿,自感全身乏力、气短、纳差,下肢水肿,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迟无力。曾服温补气血,健脾利湿之中药无效而试用针灸治之。[治则]温肾益气,振奋膀胱。[取穴]昆仑(双)、气海、关元,伤口局部溢尿口周围取3~4穴,隔日针灸一次。昆仑穴进针1.5厘米,行轻微啄捣手法术,留针30分钟,中间再重复啄捣,气海、关元穴进针0.7-1厘米,留针30分钟,中间再捻转强化,局部穴进针1~1.5厘米,处理及手法同气海穴。针刺二次后小便淋漓显著减少,针三次后小便淋漓现象基本停止,排尿次数减少,小便呈线状排出,针刺五次后,小便基本恢复正常。针刺至十次加足三里、足临泣巩固疗效,病愈。随访十年未见复发,并能坚持上班工作。(见《山东中医杂志》1983年第5期)[评析]术后伤口溢尿,且反复进行过手术,一般因炎症,粘连则疗效较差。今采用针刺治疗,膀胱为足太阳本府,即足太阳膀胱经,昆仑为足太阳经之经穴,调理气机;关元为足三阴经与任脉之交会,有扶正升阳、温调气血之功,气海为任脉经穴,有调气机、温阳气、补虚损之功。三穴合用使膀胱得约,气机得利,气化有度,加上局部取穴,共奏补益肾气,固摄膀胱之力,使顽疾得愈。(李样云)大小便失约[病案]高某,男,61岁。1982年2月23日就诊。患者于1969年因腰部外伤后,腰骶疼痛不已,下肢麻木不仁,二便不能控制等症状反复发作,曾在北京、贵阳等地医院求治,诊断为“陈旧性腰椎压缩性骨折并马尾神经综合征”,经用多种方法治疗后,其效不彰。来院时症见:腰酸膝软,溲清而数,淋漓不尽,大便稀溏,便后不已,咳嚏失约,粘液不止,食纳甚少,气短乏力,畏寒肢玲,头昏眼花,耳聋耳呜,舌淡、苔白滑,脉沉弱。[治则]温肾健脾。[取穴]脾俞、肾俞、关元、章门为主,每日用2×20厘米无药艾条作温和灸20分钟;并佐以腕踝针下1~2针刺,留针30分钟,针灸3次症状无甚转机。4次后大便前后粘液样分泌物减少,余症如前述;以后去腕踝针,每灸1次大便均有转干,分泌物日渐减少,尤以便后减少为显。咳嗽、喷嚏也未遗出,小便次数减少。纳谷增进,饮水勿虑。施灸30次后二便正常,余症均有不同程度减轻或消失。为巩固治疗,续灸5次,追踪观察四周,症无反复,于6月5日出院。(见《中医杂志》1982年第12期)[评析]此病从中医学的观点来看,与脾肾的关系较为密切,肾为先天之本,为胃关,开窍二阴,主司二便。故有二便之开闭、皆肾脏所主之说。肾阳气旺,上可温煦脾土以助运化水湿,下可温煦膀胱以助气化水液。倘肾阳不足,则命门火衰,阴气极盛,二便泻而不已。脾为后天之本,脾阳健旺,则可运化水谷,清阳升浊阴降,二便正常矣。总而言之,二便正常与否取决于肾阳之盛衰和脾气之健运。据“寒者热之”的辨证大法予以施灸,理应收效。脾俞为脏腑经气输注之处,章门乃脾之募穴,经气汇集之所,俞募相配,健脾益气则相得益彰。肾俞、关元为阳气化火之源,两穴相配有培元固本、调气助阳之功。上穴合用能温肾健脾,以治其本,并通过经络,将旺盛的脾、肾之气循经直达肛门、膀胱,使其开合有度,以治其标。标本兼顾,疾病自然痊愈,(马荫笃)见水尿失约[病案]张某,女,42岁。尿频尿急已十年,洗衣,洗菜时见到水就想尿,常因来不及上厕所而尿湿裤子,因此不敢饮水。患者无腰酸、头昏,仅有失眠及胃下垂史。屡经泌尿科检查及尿化验,均正常。舌胖嫩,脉弦细。[治则)温补肾阳,固摄膀胱。[取穴]次髎穴为主,手法垂直进针,深1一2寸,以刺入骶后孔中,行捻转补法,留针20分钟,并配合艾条灸中极穴,每次15~20分钟,间日1次。治疗19次痊愈,(见《新医药学杂志》1979年第4期)[评析]《内经》说:“肾主水。”由于肾气不足则排尿的意志不能控制,故睹物生情,见水思尿。本病是属于神经官能症一类的疾病,针灸确有一定疗效。次髎能理下焦,故有调整肾及膀胱经的经气作用。中极是膀胱的募穴,又是足三阴经和任脉的会穴,灸之能助气化。《针灸大成》说:“中极主阳气虚惫,小便频数。”以上两穴一针一灸,皆有温补肾阳,固摄胱膀之功,从而达到治愈见水思尿之症。(马荫笃)夜尿症(遗尿)[病案]吴某,男,14岁。1972年7月13日就诊,患者自小就尿床,身体消瘦,发育、营养较差,平时下腹发凉,诊断为夜尿症。[治则]调气活血,制约膀胱。[取穴]取双脚小趾底部最下面一个指纹中点进针,当针尖接触到骨面时加强刺激,使病人感到疼痛,下腹部感到发胀发热止,留针30分钟,中间运针一次,患者经扎针一次,夜尿症即治愈。(见《新中医》1976年第6期)[评析]夜尿症是指三岁后尚不能自主小便而溺者称之。祖国医学认为遗尿是由于气虚不摄,气血失常,肾与小肠膀胱三经不调,膀胱不能制约而引起,今所选用的经络点针刺之后使气血通畅,肾、小肠、膀胱经脉的功能得以恢复,膀胱制约有权,故使夜尿症状消失,医者用该法治疗夜尿症12例(其中1例为成人尿失禁),针刺1~5次,均收到了显效。(李祥云)尿闭症[病案]苏某,男,3岁。消化不良伴有尿闭症(尿潴留)已二年,常靠导尿维持。[治则]用针刺促进膀胱气化,利尿通闭。[取穴]针双次髎,补法,起针后即自行排尿,症状即刻缓解。连针三天,后改灸次髎、膀胱俞、中极,半个月后排尿基本正常。(见《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78年第3期)[评析]尿闭症是指膀胱积满尿液,不能自动排出而言,多因膀胱气化受阻,失去决渎的功能所致。次髎为膀胱经穴,中极为募穴,都能促进气化,疏通下道。经实验证明,在膀胱松弛而引起尿潴留时,针中极等穴可使膀胱内压升高,促使排尿。(吕志连)强中症[病案]某国外宾,男,25岁。1979年11月12日住院。无原因阴茎异常勃起一周。曾服用安定片、肌注冬眠灵、腰骶椎封闭麻醉等,经治十余日无效。于11月23日转来针灸科。患者未婚,体质壮实,曾有过性行为。两旬以来,阴茎勃起16厘米,茎中刺痛,坚举不收,有碍衣裤,行走不便,睡中亦然,并无流精,神态紧张,郁闷烦躁,惶恐不安,小便微黄,舌尖稍红、苔薄白少津,脉弦微数,诊断为强中症。[治则]溢养肾阴,清泻肝胆。[取穴](1)太冲透涌泉、太淫、次髎。(2)三阴交、照海、神门、会阴。以上两组处穴,每日一次,每次一组,交换轮用,双侧重泻手法,通以电流。经治6次,疼痛大减,旬余不倒之阳,显著好转,由16厘米减缩至8厘米,不再挺长坚举。计针12次,12月10日恢复正常。观察半月未再复发,12月21日痊愈出院。(见《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80年第6期)[评析]强中一症,又名妬精,亦称阳强不倒。本病主要表现为阴茎异常勃起。《灵枢·经筋篇》“足厥阴之筋病…伤于热则纵挺不收。”《类证治载》阳痿论条下:“强中症,茎举不衰。”中医方药对本病论治实古亦有之,而针刺临床则属少见。仿“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之意,姑拟针刺试治。考前阴诸疾系肝、任、督之为病也,前阴为宗筋之所聚,足厥阴之经脉、经别、经筋、别络均循行于此。蹶阴属肝木,内藏相火:患者年轻,形实热盛,兼之有冶游史,一般是欲念萌动,心火偏盛,引动和火内炽,火性上炎,故阴器挺长坚举不缩;下焦突然伤阴,筋失濡润,筋脉燥急,亦可出现玉茎强硬不痿。肝与胆相表里,胆别贯心,故见神态紧张,郁闷烦躁,惶恐不安。茎中痛,小搜黄,舌尖红,津少,脉弦数,均属心肝二经热盛之症。其主要病机为肾阴亏虚,心肝火盛而致,治当滋肾阴而清泻肝火为法。取太溪、照海、太冲透涌泉,清下焦热邪,滋水涵木以泻肝火,三阴交调理肝肾,清理下焦湿热而泻相火,神门泻心火以安神;次髎泻膀胱热邪,通经活络;会阴通任督而调气机。数穴合用,有滋阴泻火之功,使水足而火自制,肝木自宁,其病向愈。(马荫笃)不射精症[病案]贾某,男,32岁。1965午7月就诊。22岁结婚,婚后生一女。此后性交时无精液排出,但腹胀,服中西药无效。脉弦,伴头晕失眠,为性交不能射精症。[治则]泻肝心两经之火。[取穴]神门、太冲(泻)、关元、中极、气海、水道、三阴交(平补平泻),每日1次。4次后,无好转。针至7次,性交中精液排出。续针至10次后而愈。随访,已恢复生育能力。(见《浙江中医杂志》1981年第9期)[评析]一般治疗此病,辄取补肾阳或补肾阴。本案且为肝郁化火犯肾所致,重在肝、心火有余之病机,故治疗以泻子为原则,以泻肝心之火为主,使其不犯肾,肾功能恢复,行使其输精,射精之功能。(吕志连)无精虫症[病案]陈某,男,36岁。1976年2月就诊。患者结婚六年未育,1974年检查无精虫,曾用丙酸睾丸酮及其他中西药物治疗无效,体检无异常发现。[治则]补肾益精。[取穴](1)隔姜灸关元、气穴,针三阴交。(2)隔姜灸命门、肾俞,针太溪。第一组灸治五天后换第二组,每穴灸大艾柱5壮,每天一次,10次为一疗程,休息五天行第二疗程。灸治第一疗程后检查精液,精量3毫升,见极个别精虫,活动力阴性、脓细胞++;灸治第三疗程,精液报告为:精量3毫升,活动力30%,形态90%正常,精子数2360万/毫升。以后又艾灸治疗,一共治疗八个疗程,其爱人怀孕,1977年5月9日生下一男孩,(见《新中医》1977年第5期)[评析]不育与肾、冲、任、督四经关系密切。命门属督脉,是命门之火寄附之处,灸命门可壮元阳,补肾中之真阳,促进性机能并产精。灸肾俞可振奋肾气,肾气足则精血自亢,可产生精子并增强精子的活动。太溪为足少阴肾经之原穴,可补肾脏之气。关元为足三阴任脉之会穴,为人身元气之本,关元是“生气之原”,灸关元可壮真元真气,使真元得亢,肾气作强。气穴是肾、冲两经的经穴,灸肾经气穴可调补冲脉和肾经之气,有益肾壮阳之功。三阴交为足三阴之会穴,为主治生殖、泌尿系统的主穴之一,针三阴交可培肾气及调理三阴经气。二组穴位配合可补肾益精,助生育。(李祥云)缩阴症(一)[病案]赵某,男,77岁。1985年2月26日就诊。患者时有阴茎缩入,反复发作已二十三天,每当发作时阴茎缩入,外观阴茎基本消失,短则数分钟,长则半小时,睾丸上提,阴囊皱缩,少腹抽痛,腰痛不得反侧,遇寒症情加重,曾去多家医院诊治无效。舌淡苔薄,脉沉细弦。[治则]温肾散寒,舒肝止痛。[取穴]肾俞、命门、关元、三阴交。肾俞、三阴交行针刺补法;关元、命门行艾灸,每次5~7壮,每日1次。共治疗8次,诸症消失,病愈。随访未见复发。(见《河北中医》1986年第3期)[评析]男性之阴茎缩入又称缩阳症,在中年人由于房事受冷可见之,年老者缩阳症报道甚少。患者年逾古稀,肾气虚衰,肝气亏损,复因寒邪入侵,阴部为肝经所过,寒则收引,故阴茎缩入,今用艾灸温经散寒,针刺补肾舒肝,肝肾得补,宗筋得温,故阴茎不再缩入。(李祥云)缩阴症(二)[病案]莫某,男,74岁。1974年9月28日就诊。昨晚连续看完二场电影后,突然感下腹部胀满不适。今日下午3时阴茎开始内缩,排尿困难呈点滴状,过五个小时后阴茎完全内缩,腰痛不能转动,说不出话而来急诊,经西医处理无效。检查:左侧膝胸卧位,面色苍白,四肢皮肤冷,痛苦表情,反应迟钝。测血压、体温,听心肺,均正常,腹部平坦,腹壁稍紧张,阴茎完全内缩,仅剩皮肤在外。诊断为缩阴症。[治则]升阳温经,调益气血。[取穴]关元、长强。关元穴刺1.5寸深,强刺激7分钟,长强穴刺1寸深,强刺激3分钟。刺激后病愈。拔针后病人面色已红润,表情愉快,以后随访正常。(见《广西中医药》1982年第6期)[评析]缩阴症为临床罕见的一种急症,病人痛苦,其发生多与受寒、疲劳有关。关元能扶正升阳,温调气血,并可利尿;长强升提调下焦,二穴均强刺激,可温经升阳调气血,使缩阴症愈。(李祥云)缩阴症(三)[病案]黄某,男,23岁。于1964年4月2日夜半3时许,到厕所大便,当时感觉恶寒,突然自觉阴茎冰冷,急速向腹内缩入,用手抓住阴茎,奔走回家,躺在床上,急令人用手抓住,母急奔医院邀诊。诊见面色苍白,神疲乏力,全身寒战,语言颤栗,四肢厥逆,龟头冰冷,舌润无苔,脉沉细。[治则]强壮下元,振奋肾气,急以灸治。[取穴]三阴交(双)、关元、气海各灸5壮,另用艾条悬灸龟头10分钟左右。灸后寒战渐解,四肢,阴茎转温,内缩现象渐解,语言正常,约10多分钟诸症消失,(见《浙江中医杂志》1966年第3期)[评析]此症罕见。夜半受阴寒之风邪侵袭,“寒则收引”而致。用艾灸三阴交、关元、气海以壮阳振肾祛寒,方法对症,故见效迅捷。若此时按部就班处方撮药,缓不救急,恐会意外出现。(吕志连)入夜肤痒[病案]唐案,男,33岁,1962年某月就诊。有荨麻疹史,此后每于夜间腹背、四肢皮肤搔痒,冬日更甚,形体日瘦,病已六年,治疗无效。中府、膻中明显压痛,眩晕咳嗽,多痰,阳强易举,便溏,性急。脉左关弦劲,右寸沉弱,两尺俱盛。[治则]泻木培土补金。[取穴]针行间(泻)、足三里、内关(均补);并于每日卯时取太渊,行子午流注纳子法随而济之。针2次后痒减,5次显效,7次后痊愈。(见《湖南医药杂志》1932年第6期)[评析]本症乃木强乘土侮金之兆。针治行间泻肝木,足三里培中土,内关相配增扶土之功。由于夜间发作且甚于冬日,为肺气不足,取太渊子午流注纳子法,以温煦肺气,故仅治7次而效。(吕志连)皮肤瘙痒[病案]那某,女,8岁。1980年8月就诊。患儿半年来全身瘙痒,日渐消瘦,食欲不振,喜吃零食,食后即大便,溏薄而有不消化残渣。经某医院诊断为:(1)皮肤瘙痒,(2)消化不良。曾服扑尔敏、苯海拉明、氢化可的松和胃舒平等药均不见效。近期全身瘙痒加剧,影响睡眠和学习。体检:精神倦怠,面色无华,消瘦,胃部胀满,心肺正常,舌苔略腻,脉象濡弱。[取穴]采用三棱针点刺双手四缝,挤出少量黄白色粘液。1次治疗后,患儿即感瘙痒减轻,大便次数减少,食欲渐增。每隔五天治疗1次,共治疗3次,瘙痒全部消失,排便正常,食欲大增。随访一年余,未见复发。(见《中医杂志》1982年第5期)[评析]祖国医学认力: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则运化失常,气血之源不足,故而出现消化不良等一系列症状。前人有“血虚生风”、“诸痒皆属于风”之说。可见,皮肤瘙痒与血虚和胃肠功能紊乱有关。故在治疗上采用了治本的方法,即予治疗疳积和消化不良的经验穴——四缝,以三棱针点刺出血而愈。(马葫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