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潮祖:湿热的用药(基本配伍)

湿为阴邪,其性黏滞;热为阳邪,性最暴戾,热得湿而愈炽,湿得热而愈横,一经结合,如油入面,很难分解,不似表证可一汗而解,里证可一下而愈。
治疗此证,单清热则湿仍留,单祛湿则热愈炽,唯宜清热祛湿,分消其势。
由于湿为阴邪,治宜温化,热为阳邪,治宜清解。
所以此证常用:
苦寒的栀子、黄芩、黄连、黄柏等清热解毒药物,消除病因或解其郁热;
辛温燥湿的苍术、厚朴、半夏、草果,
芳香化湿的菖蒲、藿香、砂仁、白豆蔻、陈皮、佩兰,醒脾化湿,恢复脾运。
除湿勿忘佐以辛开肺气的桔梗、杏仁、薄荷叶、枇杷叶之属,启上闸以开水源,开腠理以展气机;
淡渗利湿的茯苓、滑石、通草、猪苓、泽泻、防己、薏苡、茵陈、芦根之流,利水道以疏壅滞。
将辛开、苦泄、燥湿、芳化、淡渗五类药物组合成方,既可消除致病原因,又可调理脏腑功能,祛除已停湿浊,如此配伍,才是完善的结构。
常用方如甘露消毒丹、三仁汤、薏苡竹叶散、宣痹汤、加减木防己汤、连朴饮、蚕矢汤、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等。
配伍本类方剂时,要注意几点:
1 湿与热孰多孰少
热盛湿微,偏于阳明之表,以清热为主,燥湿芳化为辅。因为湿热在于少阳三焦,脾湿仅为兼见证象,故应着重清阳明少阳之热。
湿胜热微,偏于太阴之里,以除湿为主,清热为辅。因为湿阻中焦,重用燥湿芳化之品,才能振奋已困之脾阳,祛除黏腻之湿浊。
2 病位偏表偏里
兼湿滞体表,肌肉烦疼,应配入防己、薏苡仁、蚕砂、姜黄、秦艽、海桐皮、威灵仙、丝瓜络、络石藤、海风藤等长于治疗肌腠之湿及通络止痛药物。
适当加入川芎、桂枝之类宣通血络之滞,则止痛效果更佳。
3 兼证偏上偏下
兼见头胀、头昏、咽痛、肢节酸疼,略见寒热等上焦证象的,可配入辛开肺气药物,使肺气开宣而气机得展,肺气肃降而湿浊下行。
兼见下焦证象,小便不利,或淋涩作痛,或大便溏泄,利湿药又宜增强。
4 湿热误治而成坏证,应该采取救误措施
误用汗法以致湿热蒸腾,蒙阻清窍而神昏耳聋,当用降泄药物,使湿热下行;
误用泻下以致脾阳下陷,泄泻不止,当用升浮药物,使脾阳上升;
误用滋腻而致经久不愈,当重用燥湿芳化之品,振奋脾阳,解其锢结。
这些都是治疗湿热证的基本配伍知识。
(0)

相关推荐

  • 尿酸高痛风

    我给一个10痛风的病人,开方:地龙,金钱草,生薏苡仁,车前子,泽泻,防己,生石膏,知母,生地,赤芍,白芍,生甘草,黄柏. 痛风的人,十有八九,都是脾胃运化失常.长期以来蕴生湿热者,湿热之邪流注关节,形 ...

  • 杨承岐,第三节 三仁汤与湿热治法

    第三节 三仁汤与湿热治法 <温病条辨>是中国医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经典之一,是继<伤寒杂病论>之后理法方药俱全的宏伟巨著.三仁汤是<温病条辨>中少有的几张疗效卓著.治 ...

  • 宣痹汤,宣痹止痛!痛风,类风湿均可治

    杨勇50岁,左内踝关节红肿热痛3日. 3日前杨勇因工作劳累,饮酒过量,左内踝关节于当晚出现疼痛,局部红肿发热,着地行走时疼痛加剧,坐卧则疼痛稍减.伴心烦口渴,溲黄便结. 西医诊断:痛风性关节炎.中医诊 ...

  • 【陈潮祖:湿热的用药配伍】

    湿为阴邪,其性黏滞:热为阳邪,性最暴戾,热得湿而愈炽,湿得热而愈横,一经结合,如油入面,很难分解,不似表证可一汗而解,里证可一下而愈. 治疗此证,单清热则湿仍留,单祛湿则热愈炽,唯宜清热祛湿,分消其势 ...

  • 陈潮祖:湿热的用药(基本配伍知识)

    陈潮祖:湿热的用药(基本配伍知识) 湿为阴邪,其性黏滞:热为阳邪,性最暴戾,热得湿而愈炽,湿得热而愈横,一经结合,如油入面,很难分解,不似表证可一汗而解,里证可一下而愈. 治疗此证,单清热则湿仍留,单 ...

  • 【陈潮祖:湿热的用药】1

    湿为阴邪,其性黏滞:热为阳邪,性最暴戾,热得湿而愈炽,湿得热而愈横,一经结合,如油入面,很难分解,不似表证可一汗而解,里证可一下而愈. 治疗此证,单清热则湿仍留,单祛湿则热愈炽,唯宜清热祛湿,分消其势 ...

  • 【陈潮祖:湿热的用药】

    湿为阴邪,其性黏滞:热为阳邪,性最暴戾,热得湿而愈炽,湿得热而愈横,一经结合,如油入面,很难分解,不似表证可一汗而解,里证可一下而愈. 治疗此证,单清热则湿仍留,单祛湿则热愈炽,唯宜清热祛湿,分消其势 ...

  • 陈潮祖:湿热下痢,如何组方用药?

    湿热下注成痢,治宜清热解毒,消除致病之因:因势利导,邪有外出之路:调气活血,令其气血和调:柔肝缓急,使其肠膜舒缓. 通过上述措施,使病因消除,气血和调,膜络舒缓,则下痢脓血与里急后重可愈. 所以常常选 ...

  • 【陈潮祖:胃气上逆的用药】3

    胃气上逆证候,有寒有热,有虚有实,临证组方,不可不审. 寒证呕吐,常兼脘腹疼痛,喜热恶凉,四肢逆冷,舌淡苔白,脉象沉紧. 宜选吴茱萸.丁香.砂仁.半夏等温性降逆药,与干姜.桂枝.附子同用以温中降逆,方 ...

  • 【陈潮祖:寒湿的用药】2

    脾胃升降失调而成湿滞中焦,法当运脾除湿,复其健运,调其升降. 所以治疗此证,当用燥湿化浊之品,振奋已困脾阳,温化黏膩湿浊,使湿去浊消,脾功恢复而病可愈. 故常选用苍术.白术.半夏.厚朴.陈皮.砂仁等燥 ...

  • 陈潮祖:胃气上逆的用药

    胃气上逆证候,有寒有热,有虚有实,临证组方,不可不审. 寒证呕吐,常兼脘腹疼痛,喜热恶凉,四肢逆冷,舌淡苔白,脉象沉紧. 宜选吴茱萸.丁香.砂仁.半夏等温性降逆药,与干姜.桂枝.附子同用以温中降逆,方 ...

  • 陈潮祖:筋脉挛急的用药,关键在于......

    治疗此证关键在于柔和筋脉,缓其急迫. 欲使筋脉柔和,首当消除挛急原因,然后再据<素问·脏气法时论>"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的治疗原则,选用柔肝缓急药物组合成方,才能收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