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摄影大师总结四条构图原理,超级易懂

构图本质上就是组织,

使画框里的所有图像元素有序化。

为什么某些照片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为什么某些影像组织方式

会有某种可预计的效果。

两种最基本的原理是对比和平衡。

对比强调的是照片中图像元素之间的区别,

无论是影调的对比、色彩的对比、

形态的对比还是其他。

两个相互对比的元素能相互加强。

平衡则是隐含在对比之中的关系,

是对立元素之间的主动关系。

如果达到了(比如色块之间的)平衡,

影像就会有一种平衡感。

否则,影像就失去了平衡,会留下视觉张力。

两种极端,以及之间的各种平衡,

在摄影中都有相应的作用。

一.对比

20世纪设计理论的奠基工作产生于德国,

其焦点就是鲍豪斯。

他关于构图的理论基于一个简单的概念:

对比。在明暗、形状、

颜色甚至于感觉之间的对比,

是构成一幅图像的基础。

下面我们将根据摄影的要求略作对比。

例如,对于“多/少”,

第一印象可以是一大堆东西里,

有一件在某方面有些不同,因而脱颖而出,

也可以是一大堆东西旁边有一件同样的东西,

单独而孤立地出现。

这是各种各样的可能中的两种。

1.很多

为了最大程度地表现数量感,

这张鱼干的照片将晾晒架充满画面,

周围不留空,这样就显得鱼扩展出了画框边缘。

2.单一

为了强调这条被废弃的小船的孤立,

作者使用广角镜头来增加透视感,

并将小船与远处的湖岸分离。

构图时排除了其他无关的注意点。

3.柔和

加利福尼亚莫诺湖附近的沼泽草地,

细密的纹理在精心选择的逆光视角下显得更为柔和。

4.沉闷

缅因州Shaker村,

低反差影像完全源于当时的光线:晨雾。

5.强硬

平淡的光线、乏味的城市环境、

远摄镜头的拉近效应,共同构成了这张艰涩、

强硬的建筑尖顶照片。

6.高反差

晴天高高的太阳,阳光穿越清晰的空气,

产生了这个强烈反差的光线效果。

拱形岩石产生了深深的阴影。

7.液体

水和其他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

所以一种常用的表现手法

是在固体背景上的水滴或者瀑布。

但是在这张照片里,

游泳池里阳光照射下的水面波纹图案,

使得我们可以拍摄纯粹的水。

8.固体

硬质光线、粗糙而干涩的纹理,

坚如磐石的强硬感觉。

远摄镜头将这些峡谷压缩成了像一堵墙,

充满了画面。

9.固体/液体

将两种对比组合在一张照片里,

这张静物照里是一个钢制超导设备在液氮冷却槽内,

在影室的相对高温下冒出了气泡。

10.柔软/坚硬

一片火烈鸟的粉红色羽毛飘落在被阳光烤裂的土地上,

墨西哥尤卡坦半岛的Rio lagartos保护区。

11.娇弱/傲慢

日本的樱花节是观赏樱花的好时节。

然而,这张照片里的东京樱花,

背景却是艳丽的临时围墙。

对日本人来说,这个对比更让人心碎,

因为背后文字的意思是“廉价”!

二.平衡

构图的核心概念是平衡。

平衡是张力的结果,

是对立的影响力相互匹配

以提供均衡和协调的感觉。

视觉的基本原理是

眼睛总是会设法寻找某种张力的平衡力。

平衡是和谐,是结果,

是直观感觉到美学愉悦的状况。

在这种情况下,平衡可以来自照片里的任何图像元素。

举例来说,如果照片里有两个重点,

画框中心就成为我们观察这两个点的位置的参考点;

如果另一幅照片里有一条斜线,

具有很强烈的指向某个方向的运动感,

眼睛就会感到

需要一个相反的运动感觉;在色彩关系里,

连续的同时对比效应让眼睛寻找互补的色调。

在讨论照片里张力的平衡时,

通常会使用物理世界里的一些概念来类比:

重力、杠杆、重量和支点。

我们可以进一步细化这种物理类比,

将影像设想为一个平衡于一个点的平面,就好像一杆秤。

如果我们在影像的一边增加了一点东西

—偏离中心的地方—那么平衡被打破了,

我们会觉得有补偿的需要。

无论我们在谈论的是影调、

色彩、点的布局、

或者其他什么东西,

目标都是寻找视觉“重心”。

有两种不同的平衡类型。

一种是对称或静态的,另一种是动态的。

达到静态平衡的另一种方法是

将两个相等的分量放在中心的两侧,

保持相等的距离。

第二种视觉平衡处理的是不相等的重量和张力,

而这样的平衡能够使影像更加生动活泼。

▲静态平衡与不平衡

艺术或者摄影的任务并非提供均衡。

有表现力的照片决不是永远和谐的。

我们现在该考虑一下

在不平衡的构图中张力如何起作用,

缺乏均衡的情况下,

视觉还会设法独自己建立均衡。

越是不对称,观众越期待一个不对称的理由。

所有关于平衡的考虑

都必须顾及很多影像的图形复杂性。

在现实生活中,多数照片都会包含

多个层次的图形效果。

▲动态平衡

动态平衡处理的是两个不相等的主体或者区域。

就像小砝码只要放得远离支点

就可以与大砝码达成平衡,

影像中的大小元素

只需要在画框中仔细布局也可以达成平衡。

这里要注意右上角的内容

—汉字—提升了它的视觉重要性。

▲左右对称

就像这条从前方观察的希腊渔船那样,

有些类型的主体天然地沿某条轴线对称,

建筑经常属于这一类型,

很多生物从正面观察(比如人类的脸)也是这样。

对于对称构图来说,精确特别重要,

因为即使最微小的偏差也会立即显露出来,

而且看起来像个失误。

三.动态张力

我们已经看到了,某些基本图像元素

怎样比其他元素更有力,比如斜线。

某些设计结构也具有更多动态:

节奏产生动势和活力,物体偏心布局产生张力,

因为眼睛会尝试自行建立平衡。

将动态张力引入照片来吸引注意力

看起来很容易也立竿见影,

因此有必要谨慎些。

就像在单张照片中使用浓烈、

醒目的色彩效果很明显,

但是反复使用就可能变得矫揉造作。

然而,取得动态张力的技巧相当直接,

就像这里的例子所示,

虽然不能简化成一个公式,

理想的组合是一组向不同方向斜线、相反的线条、

任何引导眼睛走出画面的结构手段,

最好是相反方向的。

但要避免使用比如封闭的圆形结构,

可以使用比如具有强烈影响的旁观者、视线等。

▲铸钟场

画面里视线和正面物体

表现出来的方向造成了视线的分离。

人脸向左,他的站姿也暗示了这个方向。

装满融化金属的料斗面朝外偏右。

视觉上这两者相互拉扯。

▲橡树巷庄园

分开的线条和趋向是动态张力的关键。

这里,大树的分叉及其强壮弯曲的阴影

有很强烈的外趋向,

被 20mm(等效焦距)广角镜头夸张地表现出来。

建筑的变形和位置使它看起来在向左移出画框。

▲棉花堆

上图两位苏丹妇女在喀土穆南部熟练而优雅地整理、

踩踏刚采摘的棉花。

广角镜头夸大了画框边缘附近影像的几何变形,

从一组连续拍摄的照片中

挑选出来的这张作品最具有力量和动感—线条和手势

将注意力同时往左右两边拉扯。

四.主体与背景

我们习惯于接受背景的概念。

主体在前,背景在后。主体很重要,

也是拍摄这张照片的理由,

而背景在那里是因为总得有些东西

来填补画面的空余部分。

对于大多数照片来说,这基本上是正确的。

然而,有些场合下摄影师可以选择

视野中的两个部分哪一个作为主体,

哪一个作为陪衬主体的背景。

通常如果影像里面存在歧义,

现实的细节很少的时候,就会出现这种情况。

当模糊达到最大时,交替感知就出现了。

在一个瞬间,暗调提到前面,

而在另一瞬间又隐到后面,

两个交错的影像来回涨落。

产生这个效果的前提相当简单,

首先是画面中有两种色调,

它们的反差越大越好,

其次是两者占据的面积尽量相等。

最后,照片内容中关于谁在谁之前的线索越少越好。

这里的重要性不是怎么创作虚幻的照片,

而是怎样运用或者回避

主体与背景之间的模糊关系。

这里展示的两个轮廓的例子:

真实的背景比真实的主体明亮,

从而显得向前突出;面积几乎相等;

第一眼看上去的形状并不明显。

然而,只要稍微多看几眼,形状就能识别出来。

这里主体与背景之间模糊的关系

不是用来创造抽象的幻影,

而是给画面增添视觉张力和兴趣。

▲窗口

这张照片是穿过两扇夯土窗框

拍摄的苏丹北部努比亚人的庭院。

在强烈的直射阳光下,明暗之间的反差极大。

仔细裁减画框使明暗区域的面积相等,

产生了主体-背景的混淆,

因为通常人们感觉亮部比暗部向前突出。

▲缅甸僧人

在这组围绕主体拍摄的照片里,

主体是一个在缅甸佛塔边念经的僧人,

轮廓后面是一座宝塔的金色围墙。

从左至右,这组照片从直接、

显而易见的过渡到有些模糊,

最后的裁减在明暗面积上相等,由于背景很亮,

产生了视觉交替,增强了抽象感。

以上经验全部出自

迈克尔·弗里曼

(Michael Freeman)

▲英国人,国际顶尖摄影师

图片与文章均来源网络,仅用于学习交流

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