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
赋研第1讲
无论是做文章写辞赋还是作诗填词,我们在掌握了基本要领与文体要求之后,最常遇见的问题是什么呢?依我看,就是觉得自己词汇贫乏,一个意思、一句话在心里筹划得很完美,可就是不能满意的表达出来,常常有种力不从心或无奈的感觉。针对这个问题,古人早就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只不过往往被我们忽视、或者说是没有恒心去做。这样回想一下,却又成了一个老生常谈大家都知道的不是问题的问题了。这就是阅读、大量的阅读。通常人们读书是为开阔眼界,丰富知识面,或是为了陶冶性情。不错,这些都是我们读书学习的目的。但是,做为一个有志于赋文创作的读书人来说,除了要有以上的目的之外,还要有随时随地收集典故与词珠的习惯。作为一个辞赋作者,我们收集典故与词汇的方法与其他人是有区别的,这点非常关键。
基础班我们讲到了硬件准备与典事分类,当然分类完全可以根据个人习惯不必拘泥陈规,目的就一个:检索方便。
这里重复下:“珠”这个概念被分为两种,即词珠与骈珠(据典故而成的珠)。所谓词珠,即是指通常两字为一词组的词汇。而词珠的来源可取自任何书籍,要点是通常仅取两字成词。
词珠
古人的每一篇赋文,都有可取之词珠。在取骈珠或词珠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仅学到了历史典故知识,并且对于所取的珠,亦有较深刻的印象。
仲尼凤赋
作者·金富轼
仲尼乃人伦之杰,凤鸟则羽类之王。句其名之稍异,含厥德以相将。慎行藏于用舍之间,如知出处;正礼乐于陵迟之后,似有文章。夫子志在《春秋》,道屈季孟。如非仁智之物,孰肖中和之性。相彼凤矣,有一时瑞世之称。此良何人?作百世为师之圣。于以斯文炳也,吾道贯之。扬德毛而出类,掀礼翼而聘时。金相玉振之嘉声,八音逸响。河目龟文之伟表,五彩雄姿。斯乃祖述宪章,东南西北。跄跄乎仁义之薮,翙翙乎《诗》《书》之域。遇宋伐树,应嫌栖息之危。在齐闻《韶》,若表来乂之德。则知非形之似,惟智所宜。游于艺而不游于雾,至于邦而不至于歧。受饶瓦甂,,乃是不贪之食。兴儒缝掖,那云何德之衰?盖进退訚如,屈舒鴧彼。程公倾盖兮,谅以不似。伯鲤趋庭兮,堪云子有。乐称尧舜,归好生恶杀之时。无道桓文,远毁卵覆巢之里。於戏!岩岩德义,皓皓威仪。高尼山之岐嶷,非丹穴之栖迟。衰周之七十诸侯,鸱枭竞笑。阙里之三千子弟,鸟雀相随。小儒青毡早传,镂管未梦。少年攻章句之雕篆,壮齿好《典》《谟》而吟讽。钻仰遗风,勃深期于附凤。
由此可知,本词珠包含有两层含义:
1、本意指行迹、出处。
2、引申意指人的任用与仕隐。
显然本篇中是第二层含义。
名词类,也可作动词类。于是我们注明这些特点后,把它归类在【智信】大类的(才士)小类里。
中和:
1、使中和
2、中庸之道的主要内涵。这是儒家思想的一种观点。
本篇中取第二层意思。
名词类,亦可做使动用法。可归类于【智信】大类,也可归于【仁义】大类。所以有些词珠往往兼属于几个大类,这就视自己的习惯、喜好决定,目的就一个:方便查找。
由于词珠主要是自典故中得来,所以这里要先了解下赋文使用典故的一些基本知识。一篇好文章需要有血有肉,然后再加上华美典雅的皮。这样才算是一篇好的文章。古人将这些分为两个大的部分,叫“质”与“文”,思想部分是“内质”,其余部分的是“文采”。所谓的文质彬彬,就是要“质” 与“文”都达到一定的高度。
思想部分,分为“骨”。典事部分为“血肉”,其余的句式与用韵,乃至平仄与提引词使用技巧等等,分为“皮毛”。骨+血肉+皮毛=文章。
目前一些人一说起文章用典故,就会认为是在搬弄学问或者掉书袋。做赋擅于用典故,在当今几乎已经是个略带一丝贬义的词汇了。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
骈珠
用典也称事类。其分为“典故”与“典事”。
“典故”是指用前代事应证今朝之说,或讽或引喻皆归此类。刘勰所谓:“明理引乎成辞”。
“典事”是指引当前事或者物,来说明自己的看法观点,或指物或指事。刘勰所谓:“征义举乎人事”。
具体说,在创作时,这个“典”字,除了它“经典”的本意之外,还具有“契”“借”“引”的动词含义。典故——就是典以旧事(故事)。典事——就是典以今事。“典故事”与“典今事”结合起来,就是所谓的“血肉”。“典今事”是属于“肉”的范畴。“典旧事”属于“血”的范畴,这样就比较形象了。文章如果血太多,则谓之“旧事压今,宾欺主位。至血盈张而肉无存,若凌犯骨中,不敢谓之壮也。”
从现在的眼光来看,也是合理的。设想下,一篇文章如果大量使用前代故事或人物,来说明自己的观点,一个不注意,那这篇文章很容易被这些旧事把自己的“骨”给淹没或者模糊掉。并且一些旧典之中,往往有多面的含义,和思想观点的局限性。这样就要更加注意合理取舍。但是,一篇文章若完全没有旧典,也是不妥当的。使用多寡,应在自己临场把握。能够用典,必须博学;善于用典,要讲究自然妥帖,“若己之出”。
庾信的《哀江南赋》可以称得上这方面的典范。赋文中,典故数量之多,手法之多变,或正用,或反用,或独用,或合用,或以虚为实,或虚实连用。皆曲尽其妙。
1、分类
2、析义
3、做珠(炼化)
4、寻较
5、做骈
我们来具体逐一了解:
1、分类
分类主要就是刚才上面说的,在记录本上分列“仁义,礼智,忠信,勇武,奸邪,暴虐。。。等等条目。这是先期的准备工作之一。
2、析义
析义即分析典源的涵义。要先找“源”,即寻找珠的来源。找“源”的方法很多,无定法。有从春秋左传,战国策,史记,资治通鉴开始的。也有从《蒙求》开始的,这可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通常是旧典与今事交叉进行的。如果是今事析义,“源”从何来呢?我们今天的“源”应该更加丰富,可以从新闻或者定向于某某征文的素材中去找。练习的偏重上,一般以旧典为主,今事为辅。
初期练习可将《龙文鞭影》做为源。先来看一个析义的例子:
重华大孝,武穆精忠。
这是《龙文鞭影》中的一句,即我们要找的“源”。然后我们开始“析义”。
通过资料查考,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基本的信息:
《尚书》:“帝舜,曰重华。”舜之母早亡;父娶后母生弟名象。三人合谋屡次害舜,舜逃生后仍然孝顺父母亲爱兄弟。故孔孟都称其为“大孝”。
史称舜之光华之德可与尧并美,故号重华。扬雄《法言》称其为“绝德”:“君子绝德,小人绝力。或问'绝德’。曰:'舜以孝,禹以功,皋陶以谟,非绝德邪?’”
译文:上古帝舜又叫重华,他的母亲早亡;父娶后母生弟名象。三人合谋屡次害舜,舜逃生后仍然孝顺父母亲爱兄弟。所以孔子和孟子都称他为“大孝”的表率。
武穆,南宋爱国名将岳飞的谥号。岳飞,字鹏举,少年便立志抗金。十八岁从军,立战功,背上刺有“精忠报国”四字,后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
以上即是“析义”,在具体操作中,析义和分类一般是同时【一步】完成的,别非我们文字说明这样的按部就班。因为了解了意思自然就知道归于哪类,所以说是同时完成的。
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些4字的,通过查找资料,仔细分析理解并记忆。然后提炼扩展为6—9字的长句,或者隔句。这一句,就是“一珠”。
3、做珠(炼化)
做珠可尽意扩展,不必拘于“源”意。根据析义得到的信息,可做以下骈句:
4、寻较
我们以上做的“珠”只是一个“半成品”而已。而化典的最终目的是要形成合格的“成品”。在众多的“珠”之间,寻找相匹配的“珠”,这个过程就是“寻较”。也就是寻找比较的意思。
“寻较”是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主要词汇需要平仄相对,最低限度应保证节奏点的平仄要相对。
2、内容要有关联性,但要忌讳“合掌”等骈对的基本要领。
【寻较的过程其实是在心里完成的,而非一定要付诸于笔端】
5、做骈
通过“寻较”之后,就剩下最后一道工序——“做骈”。即将珠做成骈句。
通过去“寻较”,我们发现有两珠可做为骈句:
重华敷四海之旷,武穆仰九州之睎。【长句】
至孝感天,重华敷四海之旷;精忠恸地,武穆仰九州之睎。【隔句】
上面我们说的是在现成的典故中“以源做珠”的步骤与方法。那如果是从以往的各类书籍中找源,又是如何的呢?其实只要有阅读,都可以找到做珠的“源”。大概的步骤与方法,和上面的没有什么区别。
另外,做珠的具体技巧,通常有虚实两个方法:
1、实珠法
比如根据《龙文鞭影》的源“重华大孝”做“实珠”并成骈——“至孝善行,重华懿范。”这个方法即根据典故而作直接描述,使人一看即知道此句的出处来由。
2、虚珠法:
这个方法的特点是字面不直接提出,而采取一些婉转的方式。
同样是“重华大孝”这个源做“虚珠”——“孝行粲粲,子道丕丕。”此法即不直接说明典故的来源,通常是知道此典的人才能明白。比如此句,若不知道“重华大孝”的故事,即不能明白作者所指何为。必须要先知道“重华大孝”指的是“帝舜,曰重华。”舜之母早亡;父娶后母生弟名象。三人合谋屡次害舜,舜逃生后仍然孝顺父母亲爱兄弟。这个典故,才能明白所指所涵。因此此法更有隐喻性,也更有想象的空间。
虚实两法,各有各的好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
这里,我们用了半个小时算是对以往的知识点作了一个复习。主要是考虑到非赋一的学员,在知识点上有一个衔接的过程。
下面转入正题:典事之妙用
一、关于赋体中语言的雅正浅谈
雅正,是指文章的风格、包括语言、内容等多方面。这是作为赋体文的典型风格。
1、语言的雅正
语言的雅正是指赋体作品多取法于古代儒家经典、汉史、诸子百家文集等。就当代辞赋者而言,这些古代的经典文献仍当熟悉,惟其才能使得你的作品显得典重、庄雅。一代有一代之文风,一代有一代之语言,对于那些当代辞赋者,将流行语或俚语俗语融入当代辞赋的写法,我个人持保留态度,不作评价。个人认为如何将当代元素用比较雅正之语表现于当代辞赋的写作中,做到题材紧跟时代,语言不失典雅,才是值得探究的话题。
对于赋体文,语言上对经典的取用一般表现在一下三个方面:
(1)以经中语典入文
这种将经中语典用于作品的好处是,如盐融于水,完全融入全文,浑然一体而不见痕迹。从而增加作品的雅正味,给人以典重之感。此法没有对古人经典谙熟者不可为,否则有照搬照抄之嫌。比如当代有很多赋者将成语直接入赋的方法。成语,很多就是经中语典,完全可以用,但是如何用,这是关键。如上所说,若能“如盐融于水,完全融入全文,浑然一体而不见痕迹。”这才是成功运用。
李程《揠苗赋》“信相违于浅种,不用其良;既自露于根,曷云能彀。”
“不用其良” 出自《诗经·十月之交》:“日月吉凶,不用其行;四国无政,不用其良。” “曷云其彀” 出自《诗经·四月》:“我日构祸,曷云能彀。”
又如文中:“原夫秀而不实,爱欲其生。”
“秀而不实” 出自《论语·子罕》:“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虽然作者在此借用了孔子的话,但却是用了“秀而不实”的本义。
蒋防《嫦娥奔月赋》:“往而不返,谁谓与子偕行;仰之弥高,孰云不我遐弃。”
“与子偕行” 出自《诗经·无衣》“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仰之弥高” 出自《论语·子罕》“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不我遐弃” 出自《诗经·汝坟》“既见君子,不我遐弃。”
白行简《石韫玉赋》:“爱而不见,虽类怀宝迷邦;和而不同,终辩我心匪石。”
“爱而不见” 出自《诗经·静女》
“和而不同” 出自《论语·子路》
“我心匪石” 出自《诗经·柏舟》
以上例子,虽句有出处,但是却浑然一体,如己之出,雅切题意。如果不是熟读经典,一以贯之,何能信手拈来,自然天成?
其实这些很多也是成语,“现成之语”,今人的所谓成语,可以说是“烂熟之语”了,被引用过成千上万次了,还在拾人牙慧,岂有不倒胃之理?
(2)融化经典语言
将古人经典中的语言融化裁剪,成为自己的语言。其所达到的效果同样是增加了作品的端庄和严肃性。
王起《庭燎赋》破题“王者崇北辰之位,正南面之威。”
前半句是说天子处于“北辰”这个崇高的位置,出自《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这是将《论语》中的语言融化裁剪,为己所用。后半句出自《礼记·大传》:“圣人南面而听天下。”《礼记·礼器》:“是故圣人南面而立。”
关于这部分,其实和我们每天的雅词积累是相似的,大部分雅词就是融化了经典语言的提炼,所以在此不再絮语。
对于经典语言的句式套用,也是我们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知我者..........不知我者..............”
这一句式出自《诗经·黍离》:“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由于这一句式呈现对偶的特点,恰好符合赋体重视排偶的要求,所以古人常常将其用于赋体创作中。
杨誉《纸鸢赋》:“知我者使我飞浮,不知我者谓我拘留。”
钱起《豹舄赋》:“知我者谓我恶居下流,不知我者谓我亲承玉趾。”
蒋防《湘妃泣竹赋》:“知我者谓我点点而成文,不知我者徒曰青青而怀怨。”
陈有章《幽兰赋》:“知我者谓我如硕儒,不知我者谓我如生刍。”
“惟天........则之..........”
这一句式出自《论语·泰伯》:“惟天为大,唯尧则之。”
此句所表达的意思冠冕堂皇,尤其适合颂体之作的风格。
张说《大唐封礼坛赋》:“惟天为大,惟皇则之。”
尤其唐朝 李程《日五色赋》:“故曰惟天为大,吾君是则。”作为结语,正在于以经典中的句式,表达堂皇正大的意思,言尽而意深长,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津道。
课前让大家读了《日五色赋》,并讲了“李程故事”,就是为今天的课预习准备的。
以上我们分列了典事妙用的几种具体方法,典人人都知道,如何用,且能做到浑然一体,如己之出则非朝夕之功。但是只要做到“三多”,即多读、多思、多动。也并非如某些人所说的遥遥无期。
多读,上面已经说过,博览典籍,包括古代儒家经典、汉史、诸子百家文集等。
多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考是指既要思索又要考察。
【思】古人是如何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写的好处在哪里?如果换种方法其效果会如何?.......这个就是反思、静思、深思的过程。
【考】观察研究。此两典匹配其内在联系在哪里?此骈偶字词为什么就能这样搭配?通过观察、总结能否得出一些显见的规律、陈式?如果下次自己遇到类似问题,我该如何化解?.......思考的过程其实已经是我们潜在的进步了,俗话说: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
多动,思,已经动了脑,还不够,必须动手。只有理论知识而缺乏实践经验,势必会形成眼高手低。如何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个典的含义?根据一个典的含义,看能否找到与之相联系的另一个典做成骈句?做,是一个综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如何遣词、如何协调音韵、如何选择句式......虽然费神,但是更是一个提高的过程。所以动手是必须的,否则都是空话。
“三多”固然重要,有时候也要讲究“谋略”。(属于歪门邪道)
1、成语在辞赋中的运用
我们不提倡照搬成语入赋,至于原因上面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但是不反对化用。何为成语化用?一般成语多为四字,我们可以走“迂回路线”:
(1)“错乱顺序”法:颠倒四字的正常顺序
例句:昔维卿卿,笄岁慧聪,畅八中之学海;华年奋发,登洛师之黉门。继而兼品学之优,禀谦恭之善。缨情函丈,矢志杏坛。
“红袖添香”的颠倒顺序添字法
(2)“偷梁换柱”法
例句:遂尔抱蓄守真,执鞭传道。
例句:四载业艰,一乘道奥。功垂果就,誉载来苏。
功垂果就,来源于“功成名就”,“垂”“成”同义且同声,可互换,如果是“功成果就”则与原成语过于雷同。
(3)化用成语法
例句:天道兮苍苍,賟贶以勤者;人纲兮积积,德敷于士民。
上半句化自“天道酬勤”
例句:孺牛曳乎身旁,娇呵乃老;竹马骑于堂下,时唤姆妈。
“竹马骑于堂下”化用“青梅竹马”一词
(4)“四字拆分法” 取成语四字中两字成句
例句:更兼分条析理,六甲而询求于深文;味道餐风,三晡乃穷历于奥业。
“身怀六甲” 取“六甲”两字
例句:素室有欢,白驹成影。
白驹过隙
当然,我们也可以分别取成语中各两字成句。
例句:君子从流,至人悟道。
“从流” “从善如流”简称,取首尾二字。
对于四个字中,两两相同的结构,则往往可以各取两字组成前后分句为骈。
比如: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山清==水秀,仙露==明珠 等。
2、古人成句(诗句、名句、格言、经言、哲言等等)在辞赋中的运用
古人成句在辞赋中的运用可谓比比皆是
例句:斯乃祖述宪章,东西南北。跄跄乎仁义之薮,翙翙乎《诗》《书》之域。--《仲尼凤赋》
将“祖述宪章”从原句中摘取连用,词性由原来的动词转变成名词,熟悉中庸此句的,就知道此两个动词后面的宾语即对象所指,而作者的化用(其实是变用),既表达了原句的意思,又与四个方位名词形成堪称绝妙的骈偶,不可谓不高啊。
例句:遇宋伐树,应嫌栖息之危。在齐闻《韶》,若表来仪之德。--《仲尼凤赋》【注:当为隔句】
遇宋伐树:语出《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宋司马恒魋欲杀孔子,拔其树。孔子去,弟子曰:“可以速矣!”孔子曰:“天生德于予,恒魋其如予何?”
在齐闻《韶》 :语出《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作者巧妙的将两处典籍之语撷取组合,不仅很好的表达了文章的意思,而且骈偶工整,天然巧成。
“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话虽难听了点,但是诚然也。我经常戏言“看你会偷不会偷”。所谓“盗亦有道”,“偷”与“盗”实乃戏言,文雅点就是“借鉴”。既要借用古人精彩词句,又要做到“不动声色”即不露痕迹,才是高明的借鉴手法。
1一般成语四字的,我们最多“借用”两个字,
2五言句的“借用”2-3个字;七言句的“借用”3-4个字,尽量不要借用过半,否则有抄袭之嫌。
3想办法把古人句子里的一些字词替换成近义字词
4浓缩古人句子成你需要的2字、3字、5字....句子
5概括古人的句子,用你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以上都是典事妙用之手法。戏法人人会变,巧妙各不相同。变,是建立在熟读典籍、理解透彻,这是条件;灵活变通,触类旁通,这是技巧。二者互为相成,同时也可以互为裨补。
实例详解
《乌衣巷》
作者: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注解】:
1、乌衣巷:南京,晋朝王导、谢安两大家族居住此地,其弟子都穿乌衣,因此得名。
2、朱雀桥:今江苏省江宁县,横跨淮河。
【韵译】:朱雀桥边冷落荒凉长满野草野花,乌衣巷口断壁残垣正是夕阳西斜。晋代时王导谢安两家的堂前紫燕,而今筑巢却飞入寻常老百姓之家。
【评析】:这是一首怀古诗。凭吊东晋时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以燕栖旧巢唤起人们想象,含而不露;以“野草花”、“夕阳斜”涂抹背景,美而不俗。语虽极浅,味却无限。施补华的《岘佣说诗》评这首诗的三、四句时说:“若作燕子他去,便呆。盖燕子仍入此堂,王谢零落,已化作寻常百姓矣。如此则感慨无穷,用笔极曲。”这首诗据说博得白居易“掉头苦吟,叹赏良久。”自有其深意所在。
由以上我们可以得知,王谢堂前燕,朱雀桥,乌衣巷都是我们可以用来作为典事的素材。本篇中所认为的典事,是因为这首诗的出名,并且所在地理的特殊性而千百年来为大家所熟知,因此,一提到朱雀桥,乌衣巷,王谢燕,这些特殊的名词,都知道出自此诗,而不至于有过多的误解。所以说,作为用典所取的材料,一定要是千百年来,大多数人都熟悉的,或者是传颂的人、事、物、史等等。 比如人,就是重要历史人物、名人等等;事当然指著名历史事件等等,物可以是一处名胜古迹,风景等等,史多指史籍、史载、史秩等等。华夏五千年文明史源远流长,所以说可取之典太多了。而不要把你家乡的一条看似在当地有点小名气的小河作为典,或者一个小人物作为典,这些都是要注意取舍的。要有共知性,共识行。
下面我们就以上诗句尝试取珠做骈:
以上两个例句,也许我做得不是很到位,但是不影响我们用来说事。只有通过这样的实例,才能切实看到语境,隶事,切意等诸方面的关系和运用的取舍。
我们曾经分析过庾信《哀江南赋》里的一个典事。
借蔺相如出使秦国,未曾受辱,完璧归赵之事暗喻自己出使西魏,见辱于敌国,不得回归的凄凉身世。
后分句同样是反用其典。
“载书”即盟书,“珠盘”是珠饰的铜盘,是诸侯定盟的器具。战国平原君与楚定合纵之盟,从日出到正午,楚王一直犹豫不决。毛遂于是按剑历阶而上,据理力争,迫使楚王下定决心。于是毛遂随即捧铜盘让楚王歃血为盟。这是原典的本意。
庾信引用此典,暗指自己出使西魏却未能使两国结盟,有辱使命,又身陷他国。
再比如你去的是某历史商业文化古街,也可以借用此典做今夕之对比。此处不再举例。
1、仔细阅读以下两则典事,分别用最简洁的字数概括其完整的意思,并各做一个骈句。可以做成紧句、长句或隔句。
2、将两个典事用相关联的脉联系起来,合成一个骈句。可以做成紧句、长句或隔句。
3、在第二个骈句的基础上,前后再各加一个骈句,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小段,小段必须由:紧句、长句和隔句,三种句式组成。三种句式安排顺序可随意。
【提示:第一个句式或交代起因、或铺叙; 第二个句式交代主要典故事件的含义和观点; 第三个句式或补充或递进】
1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译文
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立叔齐为君,等到父亲死后,叔齐又让位给长兄伯夷。伯夷说:“这是父亲的意愿。”于是就逃开了。叔齐也不肯继承君位而逃避了。国中的人就只好立他们的另一个兄弟。正当这个时候,伯夷、叔齐听说西伯姬昌敬养老人,(心想)我们何不去投奔他呢?等到他们到达的时候,西伯已经死了,他的儿子武王用车载着灵牌,尊他为文王,正向东进发,讨伐纣王。伯夷、叔齐拉住武王战马而劝阻说:“父亲死了尚未安葬,就动起干戈来,能说得上是孝吗?以臣子的身份而杀害君王,能说得上是仁吗?”武王身边的人想杀死他们,太公姜尚说:“这是两位义士啊!”扶起他们,送走了。武王平定殷乱以后,天下都归顺于周朝,而伯夷、叔齐以此为耻,坚持大义不吃周朝的粮食,并隐居于首阳山,采集薇蕨来充饥。待到饿到快要死了的时候,作了一首歌,歌辞说:“登上首阳山,采薇来就餐,用暴力来取代暴力,却不知这种做法的错误呀!我所向往的神农氏[指炎帝],虞[指舜帝]和夏王朝时代不知不觉中都灭亡了,我应该回归到哪里呢?可叹死期近,生命已衰残!”就这样饿死在首阳山。
2 《汉书·苏武传》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屮实而食之。仗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译文
单于想更进一步的招降苏武,于是把苏武囚禁在寒冷的大窖中,断绝了他的饮食。天上雨雪交加。苏武蜷缩躺着,只能饿了啃咬旃毛就着冰雪一起咽下去,数日都没有饿死。匈奴人都觉得他非常神奇,于是有把他囚禁到无人的北海上放牧,要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允许回来。其他不同官职的人也安置到不同的地方去。苏武来到北海上,供给的粮食却不送来,只能挖野鼠充饥。高举着节杖牧羊,不管睡觉还是醒着都不离手,节杖上的毛掉落殆尽。
1、仔细阅读以下两则典事,分别用最简洁的字数概括其完整的意思,并各做一个骈句。可以做成紧句、长句或隔句。
2、将两个典事用相关联的脉联系起来,合成一个骈句。可以做成紧句、长句或隔句。
3、在第二个骈句的基础上,前后再各加一个骈句,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小段,小段必须由:紧句、长句和隔句,三种句式组成。三种句式安排顺序可随意。
【提示:第一个句式或交代起因、或铺叙; 第二个句式交代主要典故事件的含义和观点;第三个句式或补充或递进】
1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译文
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立叔齐为君,等到父亲死后,叔齐又让位给长兄伯夷。伯夷说:“这是父亲的意愿。”于是就逃开了。叔齐也不肯继承君位而逃避了。国中的人就只好立他们的另一个兄弟。正当这个时候,伯夷、叔齐听说西伯姬昌敬养老人,(心想)我们何不去投奔他呢?等到他们到达的时候,西伯已经死了,他的儿子武王用车载着灵牌,尊他为文王,正向东进发,讨伐纣王。伯夷、叔齐拉住武王战马而劝阻说:“父亲死了尚未安葬,就动起干戈来,能说得上是孝吗?以臣子的身份而杀害君王,能说得上是仁吗?”武王身边的人想杀死他们,太公姜尚说:“这是两位义士啊!”扶起他们,送走了。武王平定殷乱以后,天下都归顺于周朝,而伯夷、叔齐以此为耻,坚持大义不吃周朝的粮食,并隐居于首阳山,采集薇蕨来充饥。待到饿到快要死了的时候,作了一首歌,歌辞说:“登上首阳山,采薇来就餐,用暴力来取代暴力,却不知这种做法的错误呀!我所向往的神农氏[指炎帝],虞[指舜帝]和夏王朝时代不知不觉中都灭亡了,我应该回归到哪里呢?可叹死期近,生命已衰残!”就这样饿死在首阳山。
2 《汉书·苏武传》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屮实而食之。仗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译文
单于想更进一步的招降苏武,于是把苏武囚禁在寒冷的大窖中,断绝了他的饮食。天上雨雪交加。苏武蜷缩躺着,只能饿了啃咬旃毛就着冰雪一起咽下去,数日都没有饿死。匈奴人都觉得他非常神奇,于是有把他囚禁到无人的北海上放牧,要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允许回来。其他不同官职的人也安置到不同的地方去。苏武来到北海上,供给的粮食却不送来,只能挖野鼠充饥。高举着节杖牧羊,不管睡觉还是醒着都不离手,节杖上的毛掉落殆尽。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