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文学】刘学高:【古镇悠悠美酒香】(散文)
古镇悠悠美酒香
文/刘学高
“一镇堪将天下醉,神州无处不销魂”。洋河,又名白洋河,曾是一条河道的名称,依河而建的小镇,明清时称白洋河镇,后称洋河镇。
洋河古镇,一个与酒分不开的古镇。隋唐时,便因酒而闻名。明清时,曾入选清朝皇室贡酒,素有“福泉酒海清香美,味占江南第一家”的美誉。洋河历史文化悠久,底蕴深厚。明代诗人邹缉在《咏白洋河》中写道“白洋河下春水碧,白洋河中多沽客。行客年年任往来,居人自在洋河曲。”
水为酒之血,除了“三低工艺”,洋河酒之所以那么绵柔,是与水分不开的。洋河酿酒所用之水,源自美人泉,传说中,美香姑娘便是“酒神”的化身。古镇有眼神泉,水清如镜,泉眼喷花,无论旱年、涝年,长流不息,水位始终平衡。传说,很久以前洋河镇上有个心地善良,孤苦伶仃的美香姑娘与祖母相依为命,美香在当地的一个恶霸地主家当佣人。一次,美香在为地主买酒的路上,看到一位生病的贫苦乡亲,她感到可怜,便把酒钱给了那位穷人。无钱买酒的美香,无奈之下,便在井里舀了一壶泉水回去交差。岂料,恶霸觉得这酒比往常更加香甜,便问美香“这好酒从哪里买来的?”美香搪塞不过,便带恶霸来到泉边舀水,恶霸尝后,心中暗喜,想独霸这泉水,便把美香推进泉里。美香死后,这眼泉水更加醇香扑鼻,乡亲们为了纪念她,便把这眼泉取名“美人泉”。几百年来,人们就用这泉水源源不断地酿出又纯、又甜的好酒。
乾隆年间,罗源泰将罗家美酒献给乾隆,名声大噪。乾隆二次南巡,驾临宿迁皂河行宫,品尝罗家所献美酒后,称赞“酒味香醇,真佳酒也”从此,洋河“罗宅”酒年年进贡,成为宫廷御酒。
据载:周恩来在1939年抗日战争时期视察浙江金华防务时,国民党第十七集团军参谋长徐旨乾设酒宴接待,席间,徐特意用产自周恩来家乡苏北的洋河酒,向周恩来敬酒。周总理饮后赞道:酒还是洋河的好啊!
一座古镇的兴起,往往也跟一个家族有关系。而与洋河关系最密切的,当是罗家。漫步青石板,野花夹着淡淡的酒香,灰墙黛瓦的宅院,整齐的坐落在绿意里。
洋河古镇一直流传着一首民谣:洋河财主多,鲍、缪、魏、马、何,更有叶加罗。民谣中的财主的排由弱到强,是倒排法,也就是说罗姓排在当时的洋河富豪榜的第一位。
罗姓原本是江西吉安罗姓人贩卖茶叶到此定居,发迹后,在洋河建起了罗家花园。
罗家花园融苏州园林风格与京城山水园林特色于一体,以秀、幽、奇、特见长,本是为接圣驾而建,后来,乾隆南巡到皂河行宫时,因连日阴雨,南有洪泽湖水涨,北有沂蒙山区洪水告急,多处灾情不断,便顾不上到洋河了,乾隆皇帝虽没来游玩过,但它的名声却传开了。周边府衙的官员、客商慕名前来,品洋河美酒,游罗家花园,体验一下帝王的享乐。
时代变迁,沧海桑田。当年的旧迹已无从寻觅,只有近代建成的一处居民小区,还能使人偶尔想起,这里过去曾经有处叫“罗家花园”的地方;如同那个圣眷素厚的皂河古镇,裹着一袭岁月的流光,细数着乾隆六下江南的辉煌,虽触手可及,终是那个时代的缩影。只留下一处斑驳、陈旧的清代宿迁最大的古民居——陈家大院,孤零零的从历史中缓缓走来。于我这个流浪行者而言,千里迢迢,只是脚下丈量出了一个又一个的故事。
文中插图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刘学高,笔名长风;号流浪行者。沿徐霞客之足迹,寻马可波罗之行踪,追唐玄奘之佛影儿,四十六年来走遍四野八荒,于六合之下,尽行华夏及周边诸多国度。停止写作三十一年,公元二零一八年春,重拾拙笔,开始涂鸦。
往期链接
原创作品授权发布
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本公众号联系
三
秦
文
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