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气少,出汗就多张聿青的医案,教你补中气、止虚汗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剂,须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借鉴、应用!)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基础理论》、《素问·经脉别论》、《中医诊断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我主张,中国人应该普遍地接受一点中医教育。
哪怕是中医理论中的皮毛,如果能广泛地科普给大众,那对提高大家的保健素养,也是大有益处的,对延续中国传统文化的血脉,也是大有帮助的。
中医学的知识,作为扎根于民众的学问,不能只被专业人士掌握,束之于高堂,而是要成为常识,指导中国人的生活。
在这方面,我愿意多做一些事情。
现在,我想跟你说一段故事。这里头,也包含着深刻的中医学道理。你跟着我的笔,或许能学到些什么。
故事的主人公,叫做张聿青。这个人是晚清时期的著名中医学家,生于1844年,卒于1905年。我要讲的这个故事,就源于《张聿青医案》。
话说这一天,张聿青接待了一个患者,男性。什么毛病呢?就是爱出汗。
他这个汗啊,白天出,晚上出,春夏出,秋冬也出。总之,没有不出汗的时候。
他出汗出到什么地步呢?每天更衣两次。夏天的时候,得换三套。
怎么样才能把这个汗止住呢?这个人想了很多办法,找了很多郎中,无济于事。
怎么办?他去求治张聿青。
张聿青拿过从前郎中开的配伍,基本上都是固表止汗的。还有的是用清热之法。这些都是常规操作。
这时候,张聿青让患者把舌头伸出来。只见,患者舌苔白腻,还比较浊。张聿青看了一眼,立刻就知道个大概。但是,他再仔细一瞅,发现一个细节,这就是,患者的舌头的中间部位,有那么一小块地方,没有舌苔。
对,你没看错,就是没舌苔。这个在中医里头,叫做“剥苔”。我们在生活中也会遇到这样人,舌头上有那么一块地方是没舌苔的,别的地方有。这个情况被张聿青发现后,引起了高度警觉。因为从中医诊断学角度来说,这个现象,可能意味着胃气衰败。
接下来,张聿青给患者诊脉,发现患者脉滑而偏细,脉来还比较缓弱。
这时候,张聿青就对患者说:“你的病,必须尽快治好,否则将有性命之虞”。
出汗,也会要命?患者不明所以。接下来,就看到张聿青写方子。但见——
人参四分,制半夏一钱五分,枳实一钱五分,陈皮一钱,茯苓三钱,广藿香二钱,白术一钱五分,泽泻一钱五分,白蔻仁七分(后下),桂枝四分,地骨皮二钱。其中这个地骨皮,得是和桂枝一起炒过的。
其中的一钱,等于现在的三克多一点。一钱,等于十分。
结果,患者药用三剂之后,出汗这个事儿基本消失了。
而且,到后来,这个患者舌苔中间剥落的情况,也好转了。张聿青见其中部舌苔萌出,而其它部位舌苔不再浊腻,这才放下心来。
这里头,到底有什么道理呢?
咱们就从这个舌苔剥落说起。
前面我讲过,舌苔中间少了这么一块,这个一般主胃气衰败, 或者胃阴不足。结合这个患者脉象细缓,可以看出,他的问题在于胃气严重不足,无法上蒸精微之气,导致剥苔。
与此同时,脾胃之气不足,还会使得体内的水湿之气无法被代谢出去,于是聚而成痰湿。痰湿内积,体内的水液无法按照正常路径去输布,所以就得找别的道儿。就这样,它们从汗孔出来,形成了多汗。
偏偏这个时候,由于患者脾胃之气不足,体内气虚,无法收摄津液,所以这个汗出来以后,就止不住了。
可见,一切的根源,在于脾胃之气大虚。脾胃之气,又称作中气。所以张聿青在概括这个医案的时候,说了这样一段话:“中气不足,水谷之气,化津者少,化湿者多,有诸内则形诸于外,湿蒸为汗,与阳虚表不固者有殊”。
也正是因为患者中气虚馁,后天之本动摇,所以张聿青才不无担忧地说,患者必须尽快改善,否则可能会伤及正气之本。
那这个时候怎么办啊?当然得化湿了,使劲儿地补中气,化湿浊。
你看张聿青是怎么用药的?人参补益脾肺,提升中气。茯苓健脾利水,白术燥湿健脾,白豆蔻和藿香行气除湿、芳香化浊,半夏、陈皮和枳实则理气除湿,泽泻有利水之效。桂枝能行阳化气,使得痰湿之邪得阳气而化。这里头值得研究的,是地骨皮。它用在这里有两个意图。一是泄肺,增进肺对水液的通调代谢作用。二是滋阴清热,防止湿邪郁久而化热。这就是基本意图。
我把这个写出来,供您认真体会。
这里的关键问题,就是中气,即脾胃之气虚弱对多汗的诱发作用。这个事儿是必须值得重视的,但有很多人不明此理。临床上有不少的多汗者,汗怎么也止不住。怎么回事?经过详细辨证,发现脾胃亏虚。尤其是一些身体较胖,成天出汗的人,一方面中气不足,一方面湿邪内阻,这就导致汗液频频外泄。这类人,如果能明白其中的道理,该少走多少弯路啊。
好了,关于张聿青的故事,我就说到这里。寥寥数笔,难以曲尽其妙,权当做一段谈资,供您品赏吧。文中配伍,非专业人士须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