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卦」和「诗经」共同见证古代宗法制的没落
「易·剥卦」和「诗经·伐木」共读,感受古代宗法制的没落
《剥卦》六二爻辞曰:“剥床以辨,蔑,贞凶。”其《象传》释曰:“剥床以辨,未有与也。”“剥床以辨,未有与也”的意思就是“床”的榫卯处松脱了,构件之间结合不紧密了。《剥卦》六二与六五为敌应关系,互不应援。《剥卦》六二居内卦中位,为宗室之位,而六五居君王之位,故“剥床以辨”实际暗喻君王与宗族成员离心离德,已经有了很大嫌隙,相互之间的结合已不那么紧密。
西周实行宗法制和分封制,据荀子说,周初共分封了七十一国,姬姓之国就有五十三个,占了其中的绝大部分。以周王为首的姬姓贵族在整个统治阶级中占据首要位置,所谓“周之宗盟,异姓为后”。(见《左传·隐公十一年》)同时,在姬姓贵族和异姓贵族之间,还要通过婚姻关系,结成亲戚之国,以加强联系。由于周初大分封时,周天子年幼辈分小,因此周天子常称同姓诸侯为伯父、叔父,称异姓诸侯为伯舅、叔舅。这种甥舅关系,是对宗法关系的补充,也是宗法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
到春秋时期,周人的亲情关系,无论是同宗叔侄关系还是甥舅关系,都已经淡化,宗法制度也遭到极大破坏,诸侯国之间经常相互攻伐,而且都对周天子不再恭敬,“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王道已被诸侯争霸的霸道所代替,可谓礼崩乐坏了。《诗经·小雅·伐木》就描写了这种亲情淡化、宗法制度受破坏,诸侯不尊君王的状态。下面我们就赏析一下《诗经·伐木》篇。
我们先看《诗经·小雅·伐木》的原文: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听之,终和且平。
伐木许许,酾酒有藇!既有肥羜,以速诸父。宁适不来,微我弗顾。於粲洒扫,陈馈八簋。既有肥牡,以速诸舅。宁适不来,微我有咎。
伐木于阪,酾酒有衍。笾豆有践,兄弟无远。民之失德,乾餱以愆。有酒湑我,无酒酤我。坎坎鼓我,蹲蹲舞我。迨我暇矣,饮此湑矣。
这首诗题为《伐木》,伐木者何?多半是为了修筑房屋。《诗经·小雅·斯干》中说“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兄及弟矣,式相好矣。无相犹矣,似续妣祖。筑室百堵,西南其户。爰居爰处,爰笑爰语。”这里就描写了贵族伐木筑室的内容,但其思想感情却和《伐木》完全相反。
《伐木》类出《风》、《雅》、《颂》之《雅》,而且是《小雅》,所以这首诗的内容当是描写贵族日常生活的。《毛诗序》云:“《伐木》,燕朋友故旧也。”但在我看来,本诗表面看起来很热闹,但其实质却是极度的孤独。本诗满纸的美酒佳肴,却没有一个人来宴享。本诗看起来鼓之舞之,却充满了悲凉的气氛。
这首诗一开始,就描写了我是一个孤独的伐木者。从哪里看出来孤独呢?“伐木丁丁”,这“丁丁”之声是多么孤单而微弱的声音啊,虽有节奏却微弱到连鸟儿都惊不走的地步,鸟儿照样在枝头嘤嘤鸣唱。这里用鸟鸣来反衬伐木场面的渺小和伐木者的势孤力单。“嘤其鸣矣,求其友声”,鸟儿鸣唱,为的是呼朋引伴,彼此沟通。鸟儿都知道呼朋引伴,为什么伐木者却无人帮忙,如此孤单呢?难道是伐木者天生孤僻,喜欢孤单吗?不是的!“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鸟儿都知道呼朋引伴,况且是人呢?这句话说得很动情,不是伐木者喜欢孤单,而是亲戚朋友不愿帮忙。希望不来帮忙的亲戚朋友能够真诚地尊崇这句话,认真分析其中的道理,相信大家终究会以和为贵,平复内心的嫌隙,所谓“神之听之,终和且平”。这里的“神”,就是指怀着一颗敬畏的心,去尊崇(这句话)。这里的“听”,并不是聽的简化字,不是聽从的意思,而是判断、分析的意思。
接下来,伐木者便详细描述了亲戚朋友不来帮忙的情景。伐木者(以下简称我)毕竟形单力孤,伐木只伐了一点点,于是用香草滤好了酒,以便招待亲戚朋友,希望他们都来帮忙。所谓“伐木许许,酾酒有藇”。备好了“肥羜”,赶忙去送给各位叔伯之亲(诸父),希望他们来帮忙,所谓“既有肥羜,以速诸父”。“速”从束从辵,“束”表示捆扎停当,准备就绪;“辵”与行走有关。“速”并不是邀请的意思,而是指准备就绪,可以马上行动,这里指礼物备好,马上送去的意思。但是他们宁可安闲在家也不来帮忙,一点也不顾及我,所谓“宁适不来,微我弗顾”。同样,我备好了上好的米饭,打扫干净了庭院,以八簋的规格陈列了饮食以便待客,所谓“於粲洒扫,陈馈八簋”。又准备了“肥牡”,赶忙去送给各位娘舅(诸舅)之戚,希望他们来帮忙,所谓“既有肥牡,以速诸舅”。结果他们也是“宁适不来”,就因为我有点小过失(微我有咎)。
最後,描写了我赌气独干的狼狈场景。我打翻了酒器,酒流了一地,我赌气一个人在坡上伐木,所谓“伐木于阪,酾酒有衍”。“衍”是水流的样子,这里指我生气打翻了酒器,酒流了一地。“笾豆有践,兄弟无远”的意思是兄弟们都离我不远,却都不来帮忙,也不来吃我的饭。“笾豆”为食器,这里代指饮食。“践”者,足迹稀也,这里指兄弟们很少登门(聚餐)。“民之失德,乾餱以愆”的意思是我(民是自我贬称)已经生气失德,现在不用说“陈馈八簋”,就是“乾餱”(干粮)也不给你们吃了。“愆”是延误、错过的意思,这里指连干
粮也不准备了。“有酒湑我,无酒酤我”的意思就是有酒我就独自饮,没酒了我也自己买。“。坎坎鼓我,蹲蹲舞我”是描写我一边生气一边独自伐木的狼狈情形。意思是我“坎坎”地伐木就象是用力击鼓一样,我一会蹲下一会儿站起来地忙碌,就象是一个人跳舞一样。“坎坎”与“丁丁”都是伐木声,但“坎坎”明显用力多了,用力是表示生气的样子。“迨我暇矣,饮此湑矣”的意思就是,我现在独自伐木,忙得不亦乐乎,没人帮我忙,也没人喝我的酒,那我就一个人干,等我有空暇时,我就一个人喝我的酒。
这首诗译成白话文就是:
独自伐木声丁丁,林有鸟儿鸣嘤嘤。伐木不是砍柴禾,伐倒乔木出幽谷。树上鸟儿鸣嘤嘤,那是鸟儿求友声。
鸟类尚知结朋伴,况且我们都是人。非我天生性孤独,只是亲戚不帮衬。希望亲戚细思量,难道人还不如禽?
这个道理分析透,心里就会和且平。半天伐木一点点,没人帮忙真不行。香草滤酒显真心,以酬前来帮忙人。
叔叔伯伯本族亲,赶忙前去送肥羜。无奈他们都不来,宁闲在家不顾人。好吃好喝都备好,屋里屋外扫干净。
肥牡送给诸娘舅,求其前来能帮衬。同样宁闲不愿来,却责我有小过失。一气之下掀翻酒,独自伐木上山坡。
兄弟离我都不远,平常很少来走动。我今生气失了德,来吃干粮也不给。以後有酒我独饮,没酒也是我来买。
坎坎伐木如击鼓,频繁蹲立似跳舞。无人帮忙我独干,不信我就完不成。等我干完有了空,家中美酒我独饮!
这首诗的时代背景当在周宣王时期。周宣王是在国人暴动之後继位的,当时整个奴隶制度都呈现出江河日下之势。由于王室衰微,诸侯国对王室的离心倾向不断加重。加上周宣王违反嫡长子继承制度,干涉鲁国内政,引起鲁国的内乱,更引起诸侯的不满,“自是後诸侯多畔王命”(见《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初由于成王年幼继位,故诸侯国君大多比天子辈份高,为其叔父或娘舅之国。《伐木》借主人公伐木而无亲戚帮忙,来讽喻周宣王孤立,诸侯不尊王命,各诸侯与王室离心倾向不断加深。周宣王虽然有雄心重建周王室大厦,无奈已是力不从心。
(文章为子夏故坛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