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点入路(一)
I.
额下入路,始于1880年代
1885年,意大利Durante首次报导额下/经额入路治疗嗅沟脑膜瘤。
1916年,Haver Cushing首次报导额下入路全切鞍结节脑膜瘤。
II.
额颞入路,始于1910年代
1914,美国Heuer首次报导硬膜内额颞侧入路,处理视交叉病变,当今翼点入路鼻祖。
1918年,美国Dandy应用额颞入路处理前循环动脉瘤。
1932年,美国Dandy硬膜内额颞侧入路小切口改良版处理鞍区病变。
III.
额底入路,始于1950年代
1951 年,Falconer单侧额底入路,分离侧裂,处理ICA分叉部、ACom、MCA动脉瘤。
1951年,美国Poppen单侧额底入路处理前循环动脉瘤。
1954 年,Hamby分离侧裂,处理MCA动脉瘤。
IV.
翼点入路,始于1960年代
1964年,Hamby:首次命名为翼点入路,处理眼眶肿瘤、治疗突眼症。
1969年,显微神经外科之父,土耳其Yasargil推动翼点入路的规范化和临床普及,关键孔,硬膜外磨除蝶骨嵴,区别先前的入路—小切口、小骨窗、更基底,扩展至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的夹闭。
1992年,德国Samii提倡额外侧入路应用,治疗多种前颅底肿瘤。
然后是各种改良扩展:
向眶上扩展,局限化,锁孔眶上外侧入路:
1978年,德国Brock报导额外侧入路处理前循环动脉瘤
2003年,德国Reisch处理前颅底病变
向内磨除前床突开放海绵窦:
Dolenc入路:1985年,斯洛文尼亚Dolenc使用该入路处理海绵窦病变
向后联合颞下入路增加侧方视野:
1995年,巴西deOliveira处理脚间池动脉瘤
扩大范围,增加上方视野的额颞眶颧入路:
1986年,日本Hakuba,3片肌基骨瓣处理海绵窦肿瘤
1998年,美国Spetzler 2-picec FTOZ处理脚间池、岩斜区病变
2010年,Campero ( Rhoton) 3-piece FTO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