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兰溪】走进兰江吴宅口村:吴氏历史悠久长
走进兰江吴宅口村:吴氏历史悠久长
吴宅口村位于兰江街道办事处驻地西北11000米。处于厚仁上戴村与莲塘岗村之间。村以吴姓聚居得名吴宅口。吴宅口村地属丘陵。区域面积0.49平方公里。耕地377亩、水面30亩。有4个村民小组,218户,680人。以种植、养殖业为主,珍珠、火腿为特色产品。
据《吴氏宗谱》载,始祖为周朝的吴泰伯,先祖吴椿官至奉例舍人,南宋代宁宗年间(1195——1224),由龙游吴堪头迁居兰溪纯孝乡莲湖。宗族堂名:积善堂。
本支排行字:福寿增崇 纯礼震升 巽晋鼎颐 谦豫常泰 明干仁萃 有恒丰盛 至德贤良 庆衍祥瑞 礼义雍宁 温恭淳厚 宽裕贞和 敬庄肃穆
本支名人:南宋理宗时,吴益斌为范钟丞相府检法,子吴世鸣为钱塘县令,吴世鸣孙吴兴达为江西按察副使。
《吴氏宗谱》中的珍贵史料有:元至元三年(1266年),金华许谦撰有《吴氏宗谱序》,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章懋撰有《吴氏族谱序》,明嘉靖时(1522——1566)礼部右侍郎唐龙撰有《延陵吴氏家谱序》,明永乐刑部左侍郎包德怀撰有《独録吴老传》。
太伯,又称泰伯,吴国第一代君主,东吴文化的宗祖。姬姓,父亲为周部落首领古公亶父,兄弟三人,排行老大;两个弟弟仲雍和季历。父亲传位于季历及其子姬昌,太伯和仲雍避让,迁居江苏,建国勾吴。
始祖泰伯,生于公元前一二八五年正月初九,卒于公元前一一九四年三月初三,年九十一岁。系商末西岐君主古公亶父长子,才识卓绝,德行无边,助其父亶治理西岐,深得臣子之心。古公亶父生三子,长泰伯次仲雍三季历,季历之子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自小聪明过人,才华出众,深得古公亶父之宠,并言“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意在传位于季历再传姬昌。但当时西岐礼法为传长不传幼,亶父只能作罢。然而泰伯察觉父亲之意,为成全父亲的心愿,避免龙蛇之争的祸害,遂决定让位于三弟季历,并说服二弟仲雍留下子嗣,趁父亲病重之时托言至衡山采药,离开周原,后亶父病逝,泰伯仲雍赶回奔丧,季历与众臣请求泰伯即位,泰伯不受,丧毕携二弟仲雍再次离开周原,前往长江以南无锡梅里避居下来。后不久,季历被商暗害而死,泰伯又返岐山奔丧,群臣与侄昌再次请求泰伯即位,泰伯仍不受,便由其侄昌继承。泰伯与仲雍又返江南梅里,断发文身开发江南,引导人民兴水利养桑蚕种稻谷,使原本蛮荒的江南得到第一次文明的跳跃。教化乡民建立了江南第一村——荆村和江南第一巷——蛮巷,还有江南第一条人工河——泰伯渠;创作的《公刘》、《七月》等著名诗歌,成了《诗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泰伯也因给当地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受到土著居民的爱戴,拥立他为国王,建立了江南第一个国家——句吴。
泰伯到勾吴后未娶,治理勾吴四十九年,九十一岁寿终,卒后葬于鸿山之上,传位于二弟仲雍。至此,泰伯成就了两家天下,一为三弟的周天下,二为二弟吴天下,其让德之高尚使后人敬仰,也被后人尊为至德先圣、三让王、江南人文之祖。待泰伯侄孙周武王姬发灭商建周,大封诸侯,寻当年让国之二位祖父后裔,得泰伯曾孙仲奕封于阎乡为伯爵;得仲雍曾孙周章,因已君吴封为子爵。
始祖泰伯公虽距今已三千三百年,但其德行仍为后辈之楷模,后世当善加学习以不没至德家风。
吴宅口村曾建立过吴宅口村坐唱班,曾起名为“吴九成会”,民国36年(1947)由吴宝锦主持组织,教师是本村的吴五乃及东姚村请来的姚科乃。主要人员有吴衍基、吴庆康、吴庆华、吴根乃、吴撮乃、吴宝均、吴树泉、吴宝生、吴锡均等。经费亦完全是成员分摊自己负担,剧目与上述各班基本相同,有“王氏下山”、“杨六郎发兵”等。除本村本乡活动外,还去甘溪、登胜等乡村,1951年下半年后渐停活动。剧本均为手抄,大部分放吴衍基处,1966年毁于“破四旧”。
现吴宅口村已经并入上戴村,莲塘吴氏与莲塘戴氏共创繁荣上戴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