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孩子讲春秋故事,他问我, “孟明视...
今天给孩子讲春秋故事,他问我, “孟明视是百里奚的儿子,那他为什么姓孟?” 由此我觉得无论是学习古代历史,还是学习古代汉语,关于古代的一些文化常识还是有必要普及一下的,比如姓氏制度。 上古姓氏概念是一个非常繁杂的系统,别说普通人,就连司马迁他老人家著史记的时候都能搞混,接下来,我试着用最简单的方法把这件事捋清楚。 先秦之前,姓和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姓用来认祖归宗,祖宗只能有一个,所以姓也只能有一个。而氏用来区别子孙,子孙开枝散叶,所以氏可以有多个。 举个例子,周王朝分封天下,其中大多数都分给了自己的本家,比如鲁晋郑卫虞虢吴燕都是姬姓国,商鞅是卫国国君的儿子,所以他当然也姓姬,同时他是国君庶子,以这种贵胄身份为氏,所以叫公孙秧。他是卫国人,以母国为氏,也叫卫秧。后来在秦国被封商於十五城,以封地为氏,又叫商鞅。
氏也可以从老爹那里继承,比如赵政,赵这个氏就是从爸爸那里继承来的,当然我们更愿意叫他嬴政,其实这还挺不礼貌的。 也可以取老爹的字为氏,比如孔子的祖先是宋国王室贵族,宋是殷商后裔,圣人姓子,他的六世祖名嘉,字孔父,所以孔子他们家这一支就取了这个孔字为氏继承下来了。后来宋国权臣华督垂涎孔夫子六世奶的美貌,灭了他家满门,孔氏一族才逃亡到了鲁国。 也有以官职为氏的,比如田穰苴,名字有点陌生,司马穰苴就天下闻名了,司马就是官位,管军队的,相当于后世的兵部尚书。 另外史,卜,祝,都是以官职为氏。 也有以居住地为氏的,比如东郭先生,古代城为内城墙,郭为外城墙,所以我们就可以知道东郭先生就是住在外城东墙根的一户人家。
说到这里可以回答我们家小朋友提出的那个问题了, “为什么百里奚的儿子叫孟明视?” 百里奚是虞国人,齐国没落宗室子弟,所以他应该姓姜,百里是以他的居住地名为氏,他的儿子名视,字孟明,所以应该叫百里视或者百里孟明,先秦有称呼男子连字带名一起叫的习惯,所以称他为孟明视。比如关二爷要是穿越到了先秦,那么他也许会被称为云长羽。 对于男子来说,氏比姓重要,因为氏可以区分一个人的身份,地位,官职,来自何国,家住哪里,可以“明贵贱”,而古代讲究“同姓不婚”,所以对于女子来说,姓就更重要,因为可以“别婚姻。”这也是为什么先秦女子称姓不称名的原因。 比如中原诸位姬姓国的公主们,统一叫x姬,可以按照家里排行大小来区别,“孟(伯)仲叔季”,大丫头就叫孟姬,二丫头仲姬,以此类推。由此我们可以反推出,孟姜女也不姓孟,她是老姜家的大丫头,先秦只有贵族有姓,所以她家是贵族阶级,大概率是齐国宗室后裔。
姑娘出了嫁以后前面就可以冠自己母国的国名,比如晋姬,齐姜。秦嬴。 或者冠老公受封的国名,比如秦姬。这我们也就明白了为什么晋老是和秦联姻,而不能和鲁卫郑联姻——因为他们都姓姬。 也可以冠老公的氏,比如赵衰的媳妇就是赵姬。 当然也可以直接冠自己或老公的谥号,谥号又是一个挺复杂的系统,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最后再说一点,就是因为当时中原诸国姓姬的贵族太多,所以女性贵族大多都叫x姬,直接导致后来“姬”成为了上层社会妇女的代称。 秦以后,姓和氏的区别渐渐模糊,汉魏以后一直到现在,我们所说的“姓”,指的都是先秦的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