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在党史学习中悟初心使命、汲取奋进力量,日前,笔者走进滕州市羊庄镇革命老区。在大赵庄“滕县县委诞生地纪念馆”里、在抗战群英谱展厅里,一个个抗日英雄的壮举展现在我们面前,那些红色传奇故事激励着我们,华明德即是其中杰出的一位。笔者先后来到中黄沟村、中顶山村、南塘村这些抗战堡垒村,采访了曾华明德的共事者、见证者、或跟随者,听华明德的儿子讲述从他母亲那里听说的一个个真实片段,寻访华明德的传奇抗战故事……
华明德,滕州市羊庄镇中黄沟村人,1916年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的家里。十一岁的时候,爷爷见他天智聪明,便于同村乡邻商议,共十八家出资聘请了一位当时比较有名气的私塾先生,华明德便上了私塾学堂,所学内容无非是四书五经之类。十七岁时因生活所迫而辍学,只身去上海投奔三叔谋生。
在上海数年时间,先后给资本家打过工,当过苦力,也干过工厂保卫等。在上海期间,他曾受到过中共地下党先进思想的影响,寻求积极抗日的政治主张,这为他后来毅然走上革命道路奠定了思想基础。七七事变后,华明德从上海回到了山东老家滕县二区中黄沟村,在家乡开展了抗日工作,宣传抗日形势,发动群众成立了农民救国会,在村里办起了一个抗战学习班,动员村里青壮年积极参加抗日,同时这年的年底建立了自己的家庭。为了寻找党组织,这期间他打听到山里有一化名“于公”的地下党,春节期间便与妻子商议,说是春节后要去参加革命,妻子开始不让去,说:“既然回来了,就在家过日子呗,俺不懂什么革命”,华明德说:“你不懂,不参加革命,将来就没有咱们穷人的好日子过”。春节刚过,即 1938 年 2月,华明德便与其叔兄弟华明法一同投奔了“于公”在善堌创办的滕县农民抗日训练班,并加入了滕县抗日义勇军,参加了革命,并在同年加入党组织。同年5月随滕县抗日义勇军在二区南塘加入了鲁南人民抗日义勇队,并介绍多人参军。
在抗战期间部队扩军,华明德所在的村只有三百户人家,千多口人,他在老家一个村动员了王向民、刘元俊、华明义、刘华翠、侯以德、刘子义、巩福彦、华敬宾、刘子朴、刘尚清、耿明金、刘子川、刘金全、王志强、刘子彦、耿明权、王玉启、刘子连等七十三位参加了革命,后来被传为一段佳话。当时义勇军的军分区司令是张广忠,华明德则受命长年带领一支队伍在山里抗日打游击,他们的活动范围:滕县铁路以东、山亭、徐庄、辛召,北到费县一带,生活十分艰苦,有时几天吃不到一顿饱饭。1940年,为了扩大抗战宣传,华明德按照上级意图牵头创办了一份八路军报纸,名称叫“鲁南时报”,华明德任指导员,当时参加办报的还有大赵庄村的李子成。报社地点多在山里的善堌、沃里的山洞内,印刷出版报纸和抗日宣传材料,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抗日主张、前线战况和敌方消息动向等。为了收集敌方情报,很多时候华明德只身一人,乔装打扮成生意人或绅士模样,潜入城里进行侦察。平时就住在华德盛(滕县当时有名的华家戏班班主,与华明德关系甚笃。华德盛无党派人士,人脉广,暗地里是保护共产党八路军的)家,方便隐藏身份。1941年夏秋季节的一天,华明德身穿长袍大褂,头戴一顶遮阳帽,脚穿皮鞋,在城里假装悠闲地四处看报栏,刺探敌情。这日时至下午,华明德在城里南北大街正从南往北行走,忽见一人从北往南走来,并边走边注视着自己,华明德若无其事地与他擦肩而过,而且也感觉此人似乎相识,并知道是敌方人员,只是记不起在哪里打过照面。待此人走过去,华明德弯下腰假装系鞋带,低头往后一看,见此人正从身后注视着自己,心中便更加明白。华明德不慌不忙地站起身,继续朝北门方向走去。待稍远距离再回身,见那人已消失,便知道情况不妙,清楚自己已被汉奸认出,便不由地脚下加快了速度。刚出北城门,还没走到城外路边的小茶馆就听见城里的警笛响起,城门关闭,满城里到处搜捕华明德。见此状况,华明德依然不慌不忙走进茶馆,要来一碗茶,喝了茶,付过钱,便大踏步往东南方向走去。刚走到城南上营北的后山根处,只见北面大道上有七八个人斜跨着盒子枪,骑着自行车追了上来。华明德见状便紧走了几步,上了半山腰,占据一个有利地形,这几个汉奸追到山脚下,大喊着叫华明德投降,并说“知道你是八路。”华明德一只脚踩着大石头,掏出腰间手枪,指着这帮汉奸大声说:“老子就是八路,你们这帮狗汉奸绝没有好下场!你们哪一个有种的敢上来?来一个我崩一个。”汉奸们你看我,我看你,竟没有一个人敢再上前一步,就这样僵持了十多分钟,汉奸们无可奈何,只好狼狈地撤回城去。
源自:枣庄晚报(第07版) 2021年9月1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