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南撤至樊口的真正原因
刘备败于长坂坡之后,先是从汉津沿着汉水撤退到了夏口(今湖北汉口),与江夏太守刘琦会合,接着又和鲁肃、诸葛亮商量,一面遣二人前往柴桑与孙权定盟,一面南渡长江,将军队驻扎在了长江以南的樊口(即樊水入江之口,今武汉洪山区东、鄂州市西),只留关羽、刘琦部分水军在汉水与夏口间的却月城内驻扎。
夏口固然是多条水流的汇集处,控扼东西,十分重要,但毕竟在江北,而曹操在襄阳留有重兵,即于禁、张辽、张郃、朱灵、李典、路招、冯楷七军共三万余步兵主力(注1),另外在江夏郡北部也有刘表降将文聘的数千兵马(注2),这些部队除部分留镇襄阳外,其余都沿着汉水两岸正缓缓向东南方向运动,兵锋直指夏口。虽然襄阳的数百艘战船大多被关羽带走(注3),导致曹军襄阳兵团并无船只可用,只能搭竹筏临时组建一支很水的水军顺汉水而下(注4),但曹军毕竟人多势众,且汉水入江口宽度较小,波浪小,远不如长江水宽浪急(武汉段长江,最窄处亦有1156米;汉水入江口,只有323米),即便是竹筏水军也能一战,况且,曹军还有步骑兵在汉水两岸夹岸用弓弩射箭,亦能控制水面。而樊口处于江南,有樊山襟江带湖,拔地而起,山势陡峭险恶,成为扼守江面的自然屏障,素有“楚东门户、吴晋重镇”之称,而樊水更连接着大量湖泊,港汊纵横,进退自如,更加能发挥出水战的优势。再说樊口近吴,也便于双方往来联络。
总之,夏口要守,但只作为前沿据点,不应在此与曹军决战,若战不利,该退就得退,退到樊口附近,谅曹军那帮竹筏兵也不敢打过来!这便是刘备将指挥部南撤至樊口的原因。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