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美爱情的永恒瞬间——浪漫主义画派,特里奥松的倾心之作
文 | 大雨798
安·路易·吉罗代·特里奥松(Anne-Louis Girodet-Trioson,1767-1824年)是法国古典主义画派和浪漫主义画派之间承前启后的著名画家,曾师从新古典主义画派奠基人,法国著名画家、拿破仑一世的首席宫廷画师雅克·路易·大卫(Jacques-Louis David,1748—1825年)。
特里奥松出生于法国南部的卢瓦雷省,自小父母双亡,由他的监护人、妇科大夫特里奥松先生抚养长大。因此, 1812年他在自己的姓氏中加入了“特里奥松”。
特里奥松最初在学校中学习的是建筑设计,服兵役后改学绘画,并师从雅克·路易·大卫。
他以作品《若瑟和他的兄弟们的故事》获得罗马奖学金, 1789年至1793年居住于意大利,在罗马他创作了《希波克拉底拒绝亚达薛西王的礼物》和《沉睡中的恩底弥翁》,并在1793年的罗马艺术沙龙中展出。
《沉睡中的恩底弥翁》
特里奥松1808年创作的《阿达拉下葬》,取材于法国作家夏多布里昂(Chateaubriand,1768-1848年)的小说《阿达拉》,这部出版于1801年的浪漫主义文学开篇之作,震动了法国文学界。小说以异域风光为背景,描述了北美洲印第安人部落中发生的一桩异族青年凄美的爱情悲剧。
特里奥松1808年创作的《阿达拉下葬》
酋长的女儿阿达拉爱上了在战争中被俘的印第安青年沙克达斯,曾两次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他,并与他一起出逃。但阿达拉因幼时体弱,母亲曾发誓女儿若能成活,则将女儿奉献神灵。阿达拉不愿违背母亲的誓言而殉情。#头条品书团#
局部
特里奥松以此为创作灵感,描绘了男主人公夏克达绝望地悼念心上人阿达拉的逝去,怀抱爱人的身体,不愿她被下葬。两个淳朴而满怀热情的恋人的爱情悲剧定格在瞬间,画面中忧郁而柔和的色调、强烈的明暗对比,既赋予了画作的戏剧矛盾性,又温情而伤感,与更为理性的新古典主义风格在作品中相得益彰。
局部
隽刻在洞穴岩壁上的文字,述说了少女的生命逝去:
“像鲜花一样绽放,像牧草一样凋零”。
特里奥松完成这幅画作后的次年,又为夏多布里昂绘制了一幅肖像画,生动塑造了一个头发蓬乱、忧郁的文学天才形象。
《夏多布里昂肖像》1809年
特里奥松一生倾力于绘画创作,且习惯于夜晚通宵达旦,过度的劳累影响了他的身体状况。
1824年,安·路易·吉罗代·特里奥松在法国巴黎逝世,享年57岁。
安·路易·吉罗代·特里奥松《自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