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角度探讨解决儿童拖延的有效途径(生理因素)
拖延行为不属于精神或心理疾病,“拖延症”地叫法源于人们对它的恐惧和厌恶,“像病症一样传染、加重和难以治愈”。
目前被广泛研究的是针对大学生和职场人士的拖延行为,诸如论文要拖延到最后一天才完成、计划总有完不成的理由和托词、决策艰难导致进度一拖再拖、慢性疾病迟迟不肯就医等。
对于小学阶段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来说,拖延发生的场景更多,有时还可能伴随焦虑、抑郁、成瘾等症状,是困扰孩子和家长的一大顽疾。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对家庭氛围、亲子关系、儿童人格发展甚至是家长的身心健康都有一定的负向影响。
在这里,我们试图从心理学角度探讨儿童拖延行为的成因及其解决途径,包括生理因素、家庭因素、环境因素和人格因素。
生理因素
大脑是控制情绪和行为的中枢,拖延行为同样与大脑密不可分。
“边缘系统”位于脑干的顶部,包括海马、下丘脑、杏仁核等部件,负责情绪和记忆的产生。人类六种基本情绪:快乐、悲伤、愤怒、惊讶、恐惧和厌恶,均来自于边缘系统。
“前额叶”位于大脑的正前方,负责沟通管理、计划判断、目标规划、未来憧憬等,最为关键的职责是“控制”。
以上二者,从情绪的角度来讲,“边缘系统”负责产生情绪,而“前额叶”负责控制情绪。一个快速做出反应,一个需要一定时间的分析决策。在某个场景时,“边缘系统”告诉我们及时行乐,而“前额叶”告诉我们未来可期。当情绪战胜理智,很可能拖延行为就产生了,反之,则是被我们交口称赞的“自律”。
从进化的角度讲,在大脑的所有区域中,“边缘系统”是最古老、最原始的系统之一,在很多动物(甚至爬行动物)的大脑中都有,换句话说,拥有“边缘系统”的动物,跟我们一样具有情绪,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与动物并无二致。另一方面,从我们一出生,“边缘系统”就在发挥着作用,即我们出生不久就获得了人类六种基本情绪,并用各种行为诸如哭、闹、笑,将其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专注力是我们与动物最主要的区别之一,我们可以全情投入于某项创作,可以长时间学习、工作、劳动,而动物不具备这方面的能力,这些都归功于“前额叶”。据研究,某些哺乳动物也有“前额叶”,但面积水平与人类相差甚远。
与“边缘系统”不同,“前额叶”的成熟时间相对较晚,一般要到25岁以后,甚至30岁,才能完全成熟。
这样,我们就能够理解,在儿童时期,“边缘系统”与“前额叶”的博弈中,为什么负责理智的“前额叶”总是败下阵来。
“边缘系统”中的“杏仁核”近几年经常被人们提到。“杏仁核”与恐惧和焦虑联系在一起,在古代,当人们觉得生存受到威胁,如遇到洪水猛兽时,“杏仁核”就会被激活,做出战斗或逃跑的行为指导。在现代生活中,已经很难遇到生死攸关的情况,但“杏仁核”的功能依然存在,当遇到恐惧和焦虑的情绪时,“杏仁核”就会发出逃避的行为指导。
以孩子写作业拖拉为例,以上理论从某个方面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孩子做作业的时候东张西望、发呆咬笔头、肚子痛去厕所了。因为作业有难度,孩子感到压力和焦虑,从而本能的做出与逃避相关的一系列动作,而恰恰此时“前额叶”还未强大到可以控制那些本能反应,去说服孩子继续写作业。
那么这个时候,家长的催促、训斥、甚至责骂和威胁,不但不能帮助孩子快速完成作业,反而加深孩子的焦虑甚至是恐惧的情绪,导致注意力更加难以集中,从而作业更加拖拉,成为一个恶性循环。
作为家长,要正确理解孩子不是缩小版的成人,在脑构造方面还处于未成熟阶段,无法做出如大人一般的理智判断。那么,家长控制住脾气,温柔且坚定的说教有用吗?基本也无用。孩子只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并不意味着不懂得快速写完作业的好处,孩子很清楚的明白写完作业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控制”对于儿童来讲是非常难的,但同时,“控制”所带来的的快乐对儿童又相当重要。一旦孩子体会过“控制”后的快乐,这种场景同样会存储在“边缘系统”中,为下一次情绪与理智的对抗提供助力,而这种助力往往是无意识的。
如果说严厉的批评、温柔地说教都没用,那么家长能做些什么呢?其实在这方面,家长能做的很有限,可以从这几方面进行尝试:
以身作则
让孩子亲历家长由于不拖延产生的快乐。比如给自己设立一个小目标:每天定时运动半小时,或练字半小时,或阅读半小时,不找理由和借口的完成。孩子会隐秘的观察家长的行动和情绪,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不拖延”的榜样是强大的。
无声陪伴
在孩子写作业时,家长关掉手机,陪孩子一起完成作业。家长可以在一旁看书、写字,甚至做手工。安静的氛围有助于孩子提高注意力和减少焦虑感,从众的心理让孩子保持跟家长一样的静心状态,如果孩子发呆,只需无声提醒即可。养成专心的习惯,将有助于“前额叶”控制功能的开发。当然,经过一段时间,一旦养成专心的好习惯,这种陪伴就可以无声退出了。
安静走开
还有一些情况,比如明明就要迟到了,孩子还是磨磨蹭蹭,这时候家长为了缓解自己的焦虑,势必会崩溃的大声斥责。而正是此时,保持安静非常重要,甚至要安静的走开。
分情况来讲,造成这种情景的原因有可能是孩子能力不足,比如扣子扣不上、拉锁拉不上,这时候家长只要润物细无声的提供帮助即可。
也有可能是在孩子的认知系统里,并没有觉得时间紧迫,那么建议尽量不要打破孩子的认知,家长控制自己的焦虑情绪,随着孩子的节奏走,如果结果确实是迟到了,那么孩子会自动更新自己的认知,这时候千万不要说诸如“你就是不听话”、“听我的就不会迟到”、“你对时间根本没概念”之类的话,孩子的认知是非常宝贵的,是会在实践中不断自我更新的,是自然生长的过程,无需也不应被强制更改,否则会留下自卑的隐患;如果所幸并没有迟到,说明只是家长的焦虑,与孩子无关,孩子应该据此得到褒扬和奖励。
还有可能是孩子不愿意进行后续的行为,比如并不想去家长给报名的课外班,那么家长和孩子就需要更加深入的交流,需要双双改变认知和态度,才能达成一致。
“每个行为都源于一种想法。”——爱默生,1841。
改变想法或态度,就能对行为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对于儿童拖延,我们首先要理解,并从生物发展的角度尊重这一状态。但同时,作为家长也应该对于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拖延有信心,当然这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要找对方法,持之以恒,拖延的“症状”将得到大大缓解。
我们还将试图从家庭因素、新媒体时代的环境因素,以及儿童人格因素进行总结,以期通过全面细致的分析,助力家长对抗“儿童拖延症”。但我们仍然希望将此称为一种拖延的“状态”,而不是“症状”。
(本文配图均来自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