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一道古方流传至今,调理湿浊困脾引发腹痛腹泻,恢复脾胃功能

前几天看到一位朋友私信我,他说之前检查肠镜发现了肠息肉,现在刚做完手术,想问下息肉术后需要注意些什么?

肠息肉切除后最重要的是调整饮食结构与习惯,尤其术后食欲可能不强,但不能饥一顿饱一顿,保持一日三餐定时定量。

术后消化能力减弱,进食应暂时以容易消化的食材为主。与之相对的,腌制食品、煎炸食品还有辛辣刺激的食物最好别吃或少吃,特别辣椒和酒精不要碰。

最后,可以考虑辅用一些中药帮助脾胃功能恢复。比如健脾丸和参苓白术散,这两个都是健脾补气还能开胃的名方,可改善术后脾胃虚弱的情况。

宋代古方 专擅健脾益气

健脾丸和参苓白术散都是我常用的方子,尤其参苓白术散的应用范围很广。参苓白术散出自宋代医著《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本身是一道健脾益气和渗湿的方子,专门应对脾胃虚弱的症状。

实际临床使用的时候,可以用参苓白术散做基础,生出不少变化。比如我之前遇到一个患者,肠胃症状明显,消化不太好,还有一些便溏腹泻的问题。

结合舌诊、脉诊辨证,发现这位患者是湿浊困阻肠胃导致症状,于是用参苓白术散作为基础,以达到渗湿和胃、健脾气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加入佩兰和茵陈,增强化解湿热的效力,使患者症状得以解除。

诸如此类的变化还有很多,这也是为什么建议患者身体出问题后及时看诊专业医师,而不是自己到网上找方子,别人的方子终究只适合于别人,对你的病情不一定有益,甚至有可能起到反效果,只有根据病情辨证用药,才能发挥出中药本身的效果。

三种“仁”药 共治痰湿成患

其实遇到因脾胃虚损而痰湿成患的病情,除了参苓白术散以外,中医还有一道经典方药可以应对,名为三仁汤,这是清代温病大家吴鞠通的一道名方,其中“三仁”指的是方中主药,即薏苡仁、白蔻仁和杏仁。

杏仁可宣通上焦肺气;白蔻仁则开发中焦湿滞;薏苡仁益脾渗湿,使湿热由下而去,如此宣上、化中、导下,能恢复患者本身的气化功能。

我之前看过一位医家分享病例,病人夏天贪凉喝了不少生水,结果造成脾胃功能受损,食欲下降且腹胀难忍,还常常腹泻,每日都要便三四次,便多溏稀。

一开始病人还强忍着不去医院,直到发病两周后,开始四肢发软乏力,还经常头晕,这才想到要去医院治疗。

当地医院的西医诊断是肠胃炎症,给开了大量抗生素,结果服下后症状不退反进,多出恶心呕吐以及肚脐周围胀痛的症状。

无奈之下到中医门诊求助,分享病例的这位医家为其辨证,发现是寒湿中阻,以致大肠传导功能下降,于是将三仁汤中这“三仁”主药拿出来与理中汤一起配合,

再加入枳实和木香两味,以增强化痰和行气的效力。如此成方,意在恢复患者胃肠的传导功能。患者依方服药,三剂后症状明显减轻,再服三剂后症状就基本消失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