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宁卖9毛9,不卖一块一”,是何意?农村人太有智慧了

文章来源:惠农圈,已获取原创授权
在古代时,商人的地位比较低,他们被视为投机取巧的代表,不被统治者所重视,不过我国古代的商业依旧很是繁华,丝绸之路的开启,更是让商人将更多的商品卖到国际市场中,从而赚取了大量的外汇,到了明朝时,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经济超过了唐宋两个朝代。而在清朝,尽管被剥削和压迫,统治者赚钱的速度一直没减弱。
在长期的经济市场演变中,我国也总结了很多俗语,它们是古人经商上智慧的结晶,比如说“宁卖9毛9,不卖一块一”这句老话,就算是到了今天也有着非常出色的经验和道理。在日常购物时,大家总能在超市里看到不少东西被定价为39元、99元、9.9元等,很少会出现10元、20元、100元这样的商品。其实这样的买卖经验由来已久,在古代时就有这样的商业运营理念了。
作为消费者来说,9毛9和一元一看似没有什么差距,更何况如今的一分钱面额纸币已经不存在了。不过很多人看到了9毛9的商品,内心反而是不停的嘀咕,认为它更便宜一些,因此在购买商品时更倾向于这类东西。其实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尾数定价”,用以让消费者积极的购买产品,从而增加销量。
尽管一块一只是多出了一毛,但很多人的内心不是太高兴,不想去购买,反而是倾向于购买9毛9的商品。自古人们都认为9 这个数字比较吉利,古人将“9”称之为至阳,还有着“九九归一”这样的说法,在道家来看这是“圆满”的象征,商人将它用于商品的买卖交易上,为的就是图个吉利,消费者也认为购买这样的产品是“圆满”的代名词。
而对于商家来说,不管是卖出9毛9还是1块1元,其利润都是有的,看似卖出1块1的利润要多出1毛1,但其实9毛9的商品销量明显更多一些,对于那些商人来说,如果不能将产品卖出去,那多出1毛1的利润又有何利润。老人常说“薄利多销”,其实就是这个道理,只有产品的卖价低一些,才能带动更多的客户前来购买,从而让自己的收入更高一些。
做生意说到底是先将消费者服务好,只有让他们高兴了,才能将产品更好的推送出去,同样是一件产品,消费者们自然是会有“捡便宜”的想法,因此我们要抓住消费者的心理预期,从而将农产品推送到市场中,这样的话就能够为自己迎来更多的创收。
都说一分钱一分货,可能便宜点的东西质量不好,但对很多人而言,能够低价购买同一类型的东西,这也已经值得庆祝了。毕竟消费者对产品的价格是非常在意的,除非是那些身价富有的人,才会购买品质高的东西。但我们只要能抓住大众的消费需求就已经可以了,足够让自己的收入更高,大家怎么看呢?
【说在末尾的话:大家能帮我点一下右下方的【在看】嘛,感谢大家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