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跟着辛总一路吃过去 01/11/2020

近来我很少写周日的吃食。因为平时周日就是在家吃方便面,吃KFC,享受无人打扰,赖在沙发里不起来的一天。不过,这次因为我妈的手术,周六一早头班车赶往上海,这星期天,当然就不会在旅馆里荒废了。
上海朋友辛总知闻我离他不远,欣然邀约我走一圈,尝尝附近的上海老咪道。
上海的味道,颇近于苏南,但又受大量宁波移民的影响,又曾有外来文化的浸润,形成一定的风格,再因为经济发达后自我意识较强,反而是将一些苏南渐渐消失的习俗,传统保留了下来,美食亦是。
不过无论任何地方,任何时候,人总会觉得今不如昔,特别是年纪大了。这大约是心理的必然。
第一站,辛总带我去佳家汤包的总店。佳家汤包常年混迹于各种汤包榜单之中,可谓现今上海汤包界一霸。不过总是在各种场合听到人们说他愈来愈差,这种评价总见诸于各类开业多年的饮食店,既可以理解为守业艰难,也可以理解为说这话的人老了。
一般进汤包店我只会点鲜肉,因为我觉得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不会出错的产品,其他譬如蟹黄蟹粉,是每个汤包店都要炫耀一下的类型,但屡屡吃到的,都是腥而不美,盖因蟹粉并非新鲜,隔夜了进冰箱了,就一定会有腥臭还有蟹的品质也会直接影响,不是清水里养殖的会带泥土味,水质受污染了就会有刺鼻气味等。偏偏价格都是贵到上天,所以除了靖江江联和上海蟹王府每年的打卡之外,要吃蟹粉蟹黄类,都自己家里捯饬。
毕竟要论到吃蟹的功夫,谁又比得上阳澄湖畔人呢。
佳家汤包的小笼很小,极小,皮又极薄,软软的裹着肉馅,卖相反而不如其他店里皮厚实点后圆整坚挺的好看,馅倒是成坨的紧实,亦可算鲜美。取食时候要极其小心才不会捅破,略带皮冻,汤汁不是极其丰富却恰到好处。
辛总一定要点一个全蟹粉的给我尝尝。这个皮略厚一些,个头也稍大,但筷子夹上去依然有心惊胆战怕破皮的担心,特别是慢慢将小笼和蒸笼粘连处扯开,或者小笼与小笼之间分离的时候。
一口下去,满腔鲜美,这必然是现剥没多久,毫无腥味。却原来里边没有肉,就是纯蟹粉的一汪汤,这个虽然不如蟹王府现拆蟹黄小笼那么奢华味美,但也已经是可圈可点,若论性价比就更值得一吃了。
吃完走两步,一路辛总给我介绍着他对上海咪道的理解,以及他曾经的一些饮食经验。时不时指着旁边的店说:“这家也好,不过今天吃不下的。”
接着去的是梦花街馄饨,却不在梦花街上。这个馄饨店在梦花街开了二十年,在上海馄饨圈也算赫赫有名。现在搬到中华路,倒是方便了我们。进门排队点餐,店堂里座无虚席,得看见空位先抢着坐下,免了端着碗站着吃的尴尬。
上海小馄饨的皮子,比常熟店家的要结实些,因为我也曾经因为嫌弃店家小馄饨的肉馅只是薄薄的蹭一抹而自己在家结结实实包上一坨,结果肉馅没熟,皮子烂了,煮出来一个小狮子头。但梦花街的小馄饨丝毫不吝啬肉馅,圆滚滚一个,皮子还挺Q,因为吃上去碱味不重,所以我猜测这皮子是加入了一定的蛋液在里边。
还抢了几个辛总的虾仁大馄饨吃,虾仁就不怎么Q弹,不如在香港沾仔记吃到的云吞。
上次小妖精来常熟时候,我特地带去方桥头吃馄饨,吃完自己都觉得有些丢人。常熟还有可吃的馄饨团子吗?一碗馄饨那边也不行,反倒是油氽大排还挺好吃,请知情者不吝赐教一下。
吃完就有些撑了,继续往前走,显然辛总是早有了打算。这次走得稍微久些,奔向一家面店。
说起面,常熟人又牛逼了,反正我是从小听惯,任何一个常熟人都告诉我,上海的面极其难吃。可到底有多难吃,在大家的提醒警示之下,我竟然四十年都没试过。直到去年办意大利签证时候,终于去吃了次阿娘面的黄鱼面,感觉挺好吃的啊,面又筋道,汤头又精彩,更贴近于杭帮面的风格。
说起杭帮面,大概又会有一堆人满脸不屑的“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