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看上去有些阴沉,预报中的雨水尚未降临。这对我们来说算是很好了,遭遇天气变化致使航班延误的情况,我们都曾遇到过,真心不希望品尝那种滋味,实在是并不好受。还好我们的航班准点开始登机,当飞机穿越云层,明媚炽热的阳光下,透过小小的舷窗,蔚蓝色的天空下,云海一望无际。飞机进入平流层后,东航的客仓服务开启。过往的十多年间,已经记不清往返于郑州、昆明之间的次数。航班的餐食是一个观察航司的小小的注脚,早年间各航空公司都有热餐,多是些米饭、面条之类的盒饭,据说毫无例外的都非常难吃,同高高在上的航空服务业形成极大的反差。或许空乘优中选优的小姐姐们,她们的秀色可餐弥补了食物对乘客的伤害,否则就更难以下咽了。偶尔会遇上经停郑州飞往西北的航班,碰巧会遇上有清真餐,这会让我非常高兴,否则很难验证所谓难吃的程度。有些时候,空姐也会好心提醒:“需要清真餐食,可以提前24小时打电话预定。”可惜总是想不起去做这件事,直到坐上飞机,才会想:“或许还会有面包、饮料吧!”这实际上是安慰自己的说辞,勉为其难捱过这段旅程。近几年,各航空公司的热食纷纷消失,取而代之以冷餐。就像这次,空姐给每人发放了一个鸡肉肠面包,可是我也无福消受,留着给同行的友人稍微垫把一下肠胃。要了一杯菠萝汁,吃了两个登机前小雅买的好利友派,感觉太过甜腻。想起了随身携带的一小袋信阳毛尖茶,耐心等待空姐给所有乘客分发完餐食,要了一杯开水,每每远别乡井,都是一杯带着家乡味道的热茶,最能够安顿身心。下午3:20分,航班准点扺达昆明长水国际机场。飞机在跑道上滑行了很长时间,总算是停靠在航站楼。出乎意料的情况出现了,从飞机上下来发现,通往航站楼的通道口堵上了。只好从楼梯下下来,重新又坐上摆渡车,实在搞不懂这到底是什么状况。满满的一车人送到了一号到达口,正在琢磨如何中转的时候,进门就看到了中转柜台。工作人员要求出示身份证、登机牌核对,然后更换昆明飞往西双版纳的登机牌,将原登机牌上的行李托运小票一把撕下后递过来,并同步确认:“行李直接托运到版纳!”拿着登机牌、身份证到旁边的中转通道排队,这次的工作人员全身穿着的都是医用防护服,并且戴着面罩。穿过玻璃门,发现这里是一号登机口候客室,坐电梯上到二楼,顺着标牌指示往前走,三转两转,重又回到了航站楼安检口后面的主通道上。半路上拉了个行李推车,沿着主通道一直往前,走到尽头左转,再次走到尽头,坐电梯下到一楼二楼之间的夹层,总算是找到了我们的登机口。让人感叹长水机场是真的大呀!这中转步行的距离足有一公里路程,要是中转时间短的话,恐怕是很难赶的上下一趟航班。原本飞抵昆明后中转飞西双版纳的联程机票是下午6:15分起飞,直到昨天接到东航的改签信息,推迟至7:10分起飞。以我们行程中的亲身感受,不独是郑州至西双版纳的飞机停飞,就连经停昆明到西双版纳的航班也大为减少。最大的可能是航班乘客不足,故而两班合成一班了。十多年间,这还是第一次在昆明长水机场经停4个小时之久。转乘期间,细心的小雅买了两盒清真米线。旧日的习惯一时难改,泡了几分钟后尝一下,发现咬不动。这时才想起来昆明地处高原,水温不够所致。索性闷泡在那里,过了半小时之后,口感刚好。想起往年,我们在昆明泡茶,端起杯子就喝。昆明的朋友去到郑州,习惯性喝了一大口,烫的直跳脚。由此可见,人们对茶的认知,无不受地域影响。6:30分,准点开始登机。飞机滑行的过程中,舷窗外的夕阳洒下最后一缕光辉。飞机腾空而起,窗外已是黄昏了。8:10分,飞机降落在嘎洒机场,窗外已经是万家灯火了。
马哲峰老师著作《普洱六山记》书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
作者简介:马哲峰,洛阳人,久居郑州。师从茶文化名家李伟先生习茶多年,已故书画大家王九朝先生私淑弟子。国家级高级评茶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国家职业技能竞赛裁判员,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督导员。兼任中华茶人联谊会理事,河南省茶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河南省茶叶商会副秘书长等社会职务。受聘担任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安阳工学院、平顶山学院、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周口科技职业学院等多所高校客座教授。创办有郑州马哲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行知茶文化讲习所,致力于茶教育、促进茶经济、弘扬茶文化,《人民政协报》等多家媒体予以专题报道。2014年荣膺河南十大文化先锋人物,2017年荣膺《普洱》杂志创刊十周年优秀撰稿人。所著《普洱寻茶记》荣登2018年茶媒推荐阅读十大茶书榜单,2019年出版《读懂中国茶》,2020年出版《普洱六山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