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终极思考:是给顾客制造欢乐,还是消灭痛苦?

想必每个产品人,都会有遇到这种迷惑,可以选边站,因为产品对目的不同的理解:是制造欢乐,还是消灭痛苦,会让你变成两种人。
制造欢乐派
认为产品是给顾客带来欢乐的人,很容易列举出诸多的生活案例:
比如周末看一场喜剧电影,开怀大笑后觉得这票价很值。去米其林餐厅体验舌尖上的盛宴,得到口腹的满足,从而念念不忘。送孩子去学费10万/年的私立学校,看到孩子的成长,是父母的愉悦。
这些生活中的体验,很容易让我们认为:好产品,是给顾客带来愉悦感的。
落到地产界,产品给顾客带来欢乐,应该是暖暖的装修色调,考究的技术工艺,漂亮高端的外立面,和漂亮的园林,以及贴心的物业服务。
多数开发商的账单,是花在给顾客制造愉悦的体验上的。
消灭痛苦派
我以及实效机构,认为好的产品,是消灭顾客身上的痛苦。一模一样的生活案例,可以解读成另外的样子。
一周过得很辛苦的人,去看了喜剧电影,会笑得更开怀。长期吃劣质食物的人,会对米其林餐厅的食物念念不忘;认为不读书就没有竞争力的家长,才会花10万/年让孩子读私立学校。
一旦顾客的痛苦消失,那么需求的浓度也就下降了,比如一周都过得很开心的人,对周末看电影的需求,是可看可不看,不会主动看。经常吃米其林大厨美食的人,是可吃也可不吃。
所以,是痛苦刺激着需求的产生,那么好的产品,一定是消灭顾客的痛苦。
落到地产工作上,我们首选会分析顾客的痛苦:被劣质物业折磨到心烦的顾客,才会对优质物业非常在意;长期租房生活,被搬家搞得身心憔悴的人,才会在领到自家房门钥匙时落泪。换房的冲动,一定是上一套房里频繁,发生关系和空间的冲突。
所以产品方案并无定数,到底是大平层好还是小别墅更爽,到底是装修3000好还是装修5000更能走货。一切,都取决于顾客的生活现状,里面有否冲突。
不了解顾客的痛苦,那些为欢乐增加的成本,许多是无效的。并且有可能制造新的痛苦:比如装标太高了,增加了支付能力的痛苦。
需求产生于痛苦
几年前,我写了《人的痛苦》这本书,许多人并不明白,为何取这样的名字。我的编辑也百思不得其解,活生生的将这本书列到“励志书”分类,并不认为它属于“社科”范畴。把我气得半死。
《人的痛苦》是真正的“客户研究”体系,痛苦激发着人类的前进。研究顾客,并不需要知道他姓名年龄和籍贯,了解到他的痛苦就行了。
痛苦无非三种:时空破碎,角色混乱,边界模糊。所以从他的社会时空入手,他的角色关系入手,他的能力边界入手,100%能拎出需求点。
懂顾客的痛苦,才真正懂客户,从而把钱花到刀刃上。不过,多数人还是羞于谈痛苦的,哪怕在顾客分析的会议室,也不敢看我们拿手术刀一样解剖顾客的样本。血淋淋的,现实真有那么不堪么?
真的很不堪,我们就在顶级的豪宅里,看到身价几千万的人,学习的空间是用阳台扩展出来的,还不是一例两例。还有些豪宅估值2000万,但是打开门一看,我靠,这生活连50万都不值。
产品的目的,当然是制造“愉悦感”,如何制造呢?
1)欢乐派认为,给顾客制造良好的体验,故而愉悦了。
2)痛苦派认为,产品帮助消灭客户的痛苦,痛苦没有了,愉悦感就产生了。
前者制造愉悦,是360°提升,总有1个点瞄准靶心让客户开怀;后者制造愉悦感,是瞄准痛苦,一枪解决问题。
改善,对冲突关系的迭代
在地产业,欢乐派多痛苦派少。不仅是痛苦很血淋淋,同时门槛极高。
给顾客带来欢乐的思维,其实很容易上手,比方说:参观某个楼盘,觉得他大堂特别气派,地下室很有档次,立面很漂亮,咔咔的拍下照片,带回自己的楼盘,也比着这样做。
不用太动脑,见识多就行。
但是,当个痛苦派,难度就大很多了。首先,你要知道痛苦在哪里。
不同区域、不同阶层、不同家庭结构、不同生命周期、不同居住现状,顾客的痛苦是不一样的。
去年讲了两次“关系场”的大课,列举了5口之家的20组对偶关系,60组对视关系。足足将人听崩溃。连理解家庭里的关系冲突公式,都这么困难,那么,找到具体的家庭关系冲突,那就更是难上加难。
回头,还是按照欢乐派的套路来:比如,装修一个岛台,哇哇的有颜值。多快好省啊。
从每个顾客那里,我看到的,他们并非是在找房,而是在找“生活方式”的解决方案。每个楼盘的区位、规划、户型、配套,转到顾客的视角,都是他和他家人的生活需求满足。当然,没有100%的满足,而是谁能更贴近满足点和代价承受力。
所以,楼盘能规划出100个版本出来,但符合当前市场的,就只有一个:解决顾客普遍痛苦的那个。
这应该是“改善年代”的产品本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