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清北京城的营建
历史文脉 | 用建筑书写古都华章的北京匠师地方平台发布内容北京学习平台2021-09-22订阅作者:章永俊历史上大气磅礴的北京城,曾经过元明清三朝的不断修建与完善——元代大都城形成帝都规模,明清时期北京城在元大都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造升级。北京城的营建,汇集了众多北京匠师的智慧和心血,体现了我国古代城市规划、布局与建筑的最高水平,集中展示了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工匠精神。刘秉忠、赵秉温:高超的城市规划能力元代大都城的修建,凝聚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涌现出一批杰出的匠师,如刘秉忠、赵秉温等人。他们在大都城的规划设计、组织施工、实际建设等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刘秉忠(1216—1274),邢州(今河北邢台)人。元大都城的主要组织者和设计者。在大都城规划的实践中,刘秉忠基本遵循了《周礼·考工记》的指导思想和具体原则:中间是皇城宫苑,东为太庙,西为社稷坛,后面有钟鼓楼和市场,其余衙属有序,街巷井然,居室栉比,全城划为五十坊,至于名胜园林、道观僧舍无不毕备。不仅如此,刘秉忠对《周礼·考工记》的设计理念还有创新和发展。元大都城有城门十一座,城门其他几面开三门,只有北面开两门。北面两门,位置与南面开的三个门相互错位,这种不对称的设计充分利用了北方的自然环境,是刘秉忠的有意安排。城市中心点和城市南北中轴线的设计是刘秉忠的另一个创新。元大都城中心点确定在地安门北面的万宁桥。在桥北设有中心台,建中心阁。由中心台向南,引一条正南正北的直线,确定为全城的中轴线。大都的中轴线南起丽正门,北达中心阁,全长约3750米。明北京城的中轴线是以元大都中轴线为基准设计和发展的。同刘秉忠一起,参与城址选择、设计的还有赵秉温。赵秉温(1222—1293),蔚州(今河北蔚县)人。刘、赵二人多次勘察地形,研究地理和风水,认为要解决大都水源和城市供水系统问题,根治永定河水患,必须放弃中都,新都北移。于是,他们利用高梁河水系,将新都建在中都东北郊外。人工开凿一条河道,将北京西北部玉泉山泉水,经太平桥大街南行折而向东,流经西四南大街之泔水桥,到达中海、南海之间的太液池南岸,注入大内正门崇天门前的周桥,经过南、北河沿流入通惠河。在五行方位之中,这条河位于西方,属金,由西北流入大内,人称金水河,又叫御河。这条河,不许饮马,不准百姓饮用洗漱。蒯祥、徐杲:精湛的建筑施工能力有明一代,北京城的营建涌现出很多著名的匠师,如建筑师蒯祥、阮安,木工徐杲,瓦工杨青,石工陆祥等。他们在修建陵寝、寺庙及河堤工程中,展现了精湛的建筑技艺和组织能力。蒯祥(1397—1481),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蒯祥出生于木工世家,祖父蒯思明、父亲蒯福都是当时知名的匠人。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成祖皇帝朱棣在北京建造紫禁城,蒯祥随父应征来到北京,参加了许多重要的建设工程。他初为营缮匠,由于技艺超群,勤劳肯干,遂提升为营缮所丞。蒯祥精于尺度计算。每项工程施工前,他都会详细计算,以保证竣工之后,位置、距离、大小、尺寸都与设计图分毫不差,故有“蒯鲁班”之称。他不仅主持重大宫殿建筑工程,还督工营建皇家陵寝。据文献记载,他曾参与、督工修建了明十三陵中的景、裕二陵。蒯祥还常常会解决一些技术难题。有一次,一位木工锯皇极殿宫门的门槛时,不小心将木料锯短了一尺。这根木料是缅甸进贡的珍贵巨木。闯下如此杀身之祸,木工一时吓得没了主意。蒯祥端详了一会儿,认为可以补救,便接过锯子将另一头也锯短一尺。锯完后,他按尺寸另外雕刻了两个口中含珠的龙头,装到锯短了的门槛上,再把门槛安装到门上,尺寸完全吻合,而且便于拆卸。这种装置,被称为“金刚腿”。蒯祥供奉工部的60余年间,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屡获升迁,从最基本的营缮匠升任为营缮所丞、营缮所正、太仆寺少卿等职。蒯祥卒后,明宪宗朱见深特派人致祭,追赠其祖、父为侍郎,荫其二子,一为锦衣千户,一为国子监生。蒯祥生前居处也改称为“蒯侍郎胡同”,为京师工匠聚居之地。徐杲(1522—1566),江苏扬州人,工匠出身。嘉靖年间,他以技艺高超征入京师,官至工部尚书,曾多次负责重大工程设计及施工工作。在重建三大殿时,因上次修缮是在明宣宗宣德年间,时间太过久远,很多匠师都束手无策,只有徐杲通过现有的材料,设计、计算出用料、用量。等工程落成后,所用材料的尺寸与原规划设计不差分毫。徐杲首创“积木为柱”的拼木技术,节约了大量木材和人工,对清代建筑产生了深远影响。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九月,徐杲受命主持永定河的治理。他在治理过程中亲察水势、测定流量、勘测地形、制订方案。通过一系列的调查研究,他认为应该先疏浚永定河的主道,让偏离故道的河水“改邪归正”,最后流归大海,同时在两岸修筑堤坝、填充决口。为预防水患灾害,徐杲下令修筑了长1200丈、高1丈、厚2丈余的堤坝。整个河堤“崇基密楗,累石重甃”,牢不可破,与此前堤坝相比“坚固什百”。这项工程完成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四月,历时仅8个月,使永定河很长时间内再没有洪水泛滥。“样式雷”家族:卓越的建筑设计能力清代皇家建筑是北京文化遗存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很少有人知道,圆明园、颐和园、景山、天坛、北海、中南海,乃至京外的避暑山庄、清东陵、清西陵,这些多半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著名建筑设计,竟出自一个家族之手。这个世袭的建筑师家族被称为“样式雷”。“样式雷”家族,祖籍江西永修,从第一代“样式雷”雷发达于康熙年间由江宁(今江苏南京)来到北京,到第七代“样式雷”雷廷昌在光绪末年逝世,雷家七代几乎不间断地负责皇家建筑的设计和修建工程。因为雷家几代都是清廷样式房的掌案头目人,即被世人尊称为“样式雷”,也有口语“样子雷”的叫法。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雷发达(1619—1693)和堂弟雷发宣“以艺应募”来到北京,参加皇宫的修建工程。关于雷家最有名的故事,就是雷发达在修建太和殿上梁之时,康熙皇帝亲临行礼,当大梁举起时,榫卯高悬而落不下,这时雷发达穿上能见皇帝的官服,爬到柱子上,干净利落的几斧子,榫卯合拢,礼成。康熙皇帝很高兴,赐授雷发达为工部营造所长班。这便是后人所说“上有鲁班,下有长班,紫薇照命,金殿封官”的缘由。其实,这个故事只是一个传说,并不真实。在历史文献记录中,太和殿确曾有过两次重建——第一次发生于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此时雷家尚未来到北京;第二次发生于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此时雷发达已经去世。研究者们经过考证发现,这个传说是移花接木的结果,事件的主角不是雷发达,而是他的儿子雷金玉。在“样式雷”家族中,名气最大,最受朝廷赏识的是雷发达三子雷金玉(1659—1729)。他因在修建畅春园时崭露头角,得到康熙皇帝的赏识,赢得内务府“钦工处样式房掌案”之职,“赏七品官,食七品俸”。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大规模扩建圆明园,将“样式雷”家族事业推向高峰。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雷金玉七十大寿,雍正皇帝命皇太子弘历,即后来的乾隆皇帝书写“古稀”匾额作为寿礼,并赐油碌蟒袍一件。转年,雷金玉去世,清廷恩赏盘费一百余金,奉旨驰驿,归葬原籍。雷金玉去世,他的妻子张氏改变了整个家族的命运。她怀抱幼子雷声潋在工部泣诉,据理力争,为雷家争得幼子成年后重掌样式房的资格。随后,雷声潋次子雷家玺与长兄雷家玮、三弟雷家瑞,一同供职工部样式房。雷家玺是三兄弟中的翘楚,先后承办乾隆、嘉庆两朝的营造业。雷家玺第三子雷景修,16岁开始随父在圆明园样式房学习传世技艺,正当他勤奋学习造业技艺之时,父亲猝然去世。当时,雷家玺因担心雷景修难胜重任,留下遗言,将掌案名目移交他人承办。雷景修知道父亲心意,兢兢业业、尽心竭力,深通营造技艺,终于在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凭借自己丰富的建筑经验和卓越的才能,夺回了祖传样式房掌案之职,主要参与了清西陵、清东陵、圆明园工程。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英法联军焚毁西郊的三山五园,样式房工作停止。这时,雷景修除了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外,还收集了“样式雷”图档,并保护了起来。“样式雷”图档之所以流传到今日,雷景修的保护之功,功不可没。以后的“样式雷”家族又涌现了雷思起、雷廷昌父子两代人。他们继承祖业,执掌样式房,承担起皇家陵寝以及颐和园、西苑等工程的设计任务。“样式雷”家族的设计事务贯穿清代皇家建筑工程的全过程,包括相地、勘测,完成总体规划、建筑设计和施工设计等;施工中还要参与抄平、灰线、放样,并适时制作工程进展及竣工实况的画样及说帖等。他们在建造皇家工程时,设计手法和施工过程十分讲究精细。宫廷修筑首先要选好地址,然后按照实际用度来丈量土地,接着内廷提出建筑要求,最后由样式房总体设计,开始绘制设计图。这类设计图包括绘制地盘样(平面图)以及透视图、平面透视图等分图,由粗图到精图,设计过程才算结束。最为人们所称道的是,“样式雷”家族还会用硬纸板做成建筑物模型,这种模型用草纸板热压制成,故名烫样。烫样几可乱真,同时还可以拆卸,以便预测在之后的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他们的烫样技术独树一帜,是了解清代建筑和设计程序的重要资料。北京,作为千年古都,自有其独特的历史底蕴,从城市的轮廓到中轴线,从坛庙观堂到皇家园林,这些历史遗迹共同构成了北京建城的肌理。如果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那么,北京城的古老建筑凝聚了包括刘秉忠、蒯祥、“样式雷”家族在内的,元明清几代北京匠师们的聪明才智,奏响了带有古都气象的美妙音乐。这乐曲悠扬且深邃,让今天的人们依然能够从红墙绿瓦、玉宇琼楼中感受到千年古都历史的厚重与时间的沉淀,感受古都风韵的绵远悠长。来源:《前线》2021年8月刊作者单位: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责任编辑:肖名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