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中医名家罗止园

一百年前, 在进步街,本名叫做“大营”的地方,走出了一位有影响的中医名家,大家都叫他罗止园。

罗止园(公元1879年—1953年)本名文杰,字亦才,号未若,晚年又号止园。他生于书香门第、中医世家,自幼学习刻苦,博览群书,尤其喜欢医学和绘画。

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年仅20岁的罗文杰考中秀才,且名列第一。1907年,他出任北洋陆军第五镇军医官。清宣统元年(1909),罗文杰又考入了山东省法官养成所,学习法律,毕业后历任山东惠县审核所帮审员、恩县承审员、陆军第十一师一等书记官和执法官,湖北宜昌海关秘书与总务科长,福建省督办公署秘书兼政务处长等职。二十余年的仕途生活,使罗文杰亲眼目睹了官场的黑暗。他不愿与贪官污吏同流合污,遂于1926年“挂冠归里,自号止园”,开始致力于自己真正喜爱的祖传中医和绘画研究。期间,他深研《金匮要略》,对《本草纲目》灵活运用,脉理切断,诊症准确,达到了医术高深境界。1935年,罗止园出任北平美术学院教授,1938年,他又出任了华北国医学院教授。新中国成立后,罗止园参加了北京中医学会的工作,1953年病逝于北京,终年74岁。

作为医生,罗止园治学极为严谨。在其代表作《止园医话》、《止园医话续集》这两部近50万言的巨著中,突出体现了“不唯中,不唯西,只唯实”的科学态度。他说:“医不分中西,凡能愈人疾病者,余辄感兴趣。”他认为医学著作关系到人的生死,稍有失误,即成为杀人之书。因此,“著者必须严于取材,无论阐述医理,列举病例,均应选取经过多次实验,确有长效,毫无可疑者。”他还认为中西医学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确能相济为用。因此,他提倡中西医合参,诊断治疗互相取长补短的新中医观点。他还强调,新中医不但要精通业务,而更应注重医德,医生应以救死扶伤为宗旨。他从不自秘或掩饰自己的失误,对同道同事丝毫不存门户之见,对胜我者热情推荐,对失误者中肯批评。1950年5月,他以北京中医学会筹备委员的身份,上书国家卫生部,提供了从根本上发展中医的中肯意见,建议编写新中医教材,设立新中医专科学校,在各省、市、县建中医学会等。

作为画家,罗止园性嗜山水,游览过多处名山大川,善于从大自然中吸取营养,其谈艺之深刻与画品之精致令人叹服。当代名画家李苦禅教授曾尊其为师。四川美术学院教授肖建初、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导演杜澎、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编委魏隐儒等,都是他的弟子。建国前,他曾多次在北京中山公园举办个人画展,每次均轰动京城。有一外国富翁曾出高价收买其全部作品,他不为金钱所动,坚持留给中华民族子孙后代。

罗止园一生著述甚丰,他先后出版医学专著、绘画集、国学专著、诗集、家训等各种著作十余部,还有一些未出版的著作。其医学专影响甚广,被争相传抄;其山水画独具匠心,别具一格,意境深遂,气魄雄绝,为美术界所推崇。

□见习记者 王晓松

编辑:夏玉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