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最大的涵养,是懂得让步
每天坚持一小步 人生改变一大步
当你不再痛苦的时候,也许你超越了,也许你就此平庸了。对于拥有巨大痛苦的人,欢愉是短暂与廉价的,因为真正驱动你变强的,是痛苦。
俗语常说,“退一步,海阔天空。”
这里的退一步指的就是适当让步。
人生需懂得让步,过分进击有时会使我们走进死胡同,一败涂地。
不懂得让步,就无法进步。
让步,也并不是退却,也不是一味的妥协,而是一种尊重,一种胸怀,更是一个人最大的涵养。
懂得让步,是一种智慧
颜回在布店看到两个人吵架,上去一问,原来是因为价钱起了争执。
卖布的说每尺布三元,八尺应该是二十四元;买布的却说应该是三八二十三元。颜回上前指出买布的人算错了。
买布人不服气,要找颜回的老师孔子评理,说如果孔子认为是“三八二十四”,他自己就输掉人头;颜回说若是“三八二十三”,就输掉头上的帽子。
孔子问明情况后,认为买布人的“三八二十三”是对的。于是颜回听从老师,把帽子给了买布的。
在故事结尾孔子向颜回道出缘由:
你输了不过输个冠;若他输了,那是一条人命。冠重要还是人命重要?
颜回恍然大悟。
孔子在这里是重大义而不争小是小非,体现了他仁爱的思想,尽显让步之智。让步是修养,也是德行,是一个成熟的人最基本的素养,更是从容生活的大智慧。
就像林肯所说的,“有远大志向的人不会把时间浪费在无益的争执上。因为意气用事毫无意义。你的私事再大也大不过天,所以在个人问题上要懂得让步。
有狗拦路的时候,最好给它让道,而不要为了争路被它反咬一口;若是被咬了,即使杀了它,你的伤口也不会马上愈合。”
大到大动干戈,不死不休,小到为鸡毛蒜皮之事斤斤计较,都是不智的行为。
争来争去两败俱伤,赢家也没有决出。好争的人,结果往往什么都争不到;而懂得让步的人,内心会祥和安乐,他不与人相争,也没有人与他争,反而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让步给了双方缓冲的余地,能够思考更好的方式解决争端,以让步“不争”,最终做到了老子所说的“天下莫能与之争”。
真正聪明的人,最懂得让步
清代大学士张英,在桐城的相府与邻居的宅院间有一块空地,邻居修房砌墙越过了中界。两家人因此发生了争执。
张英的家人给他写信,试图倚仗他的权势压倒对方。
不料。张英却从朝廷寄回一首诗:“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读罢,深感惭愧,立马让出了三尺地界。
邻居被张家的举动感动,也让出了三尺。就这样,“六尺巷”成为千古佳话。
张英当时身居高位,若是张家想要以权压倒对方,不要说三尺,就是六尺也是毫不费力的。可是张英却并不逞一时之勇,选择用饱含善意的退让去积极地维护彼此间的关系。毕竟,一时的上风看上去虽然威武,但人的境界却在低处。
真正聪明的人,不在于争强争胜,而在于懂得宽容与忍让,化干戈为玉帛。
妥协不是认怂,忍让不是软弱,退一步也并不见得是吃亏,而是收获幸福的契机,是一种抛弃了小聪明的大智慧。
中华民族向来讲究“以善为本,以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而之所以能保持“和”这样一种双方互惠的微妙状态,需要的便是甘于让步的心态。
《菜根谭》中有句话,“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根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
生活中遇到事情总要让一步才算是最高明,因为让一步就是为日后进一步的根本;而待人接物宽厚一些实际上是福泽,因为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
懂得让步的人,最可交
管鲍二人年轻时曾一起经商,分钱的时候,管仲总是多拿一点,但鲍叔牙“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管仲多次想为鲍叔牙办事,结果总是适得其反,但鲍叔牙“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不仅如此,鲍叔牙还极力劝阻齐桓公打消杀死管仲的念头,并且封曾经射杀过齐桓公的管仲为相。
管仲因此曾由衷地感叹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管鲍之交历来被人们奉为交友的典范。的确,如鲍叔牙这样懂得让步的人,才是最可交的朋友。
今天你让了别人一步,明天他会记得你的人情,等于交了一个好朋友。毕竟,在社会上拓宽人际关系也就是成功的一半。
如果鲍叔牙自私自利,不懂利益均沾原则,“管鲍之交”的美谈也就不复存在。多多分享,做一个大度大气的人,才会有更多的朋友向你靠拢。
同样的,家并不是一个讲理的地方,有了冲突要懂得让步。亲人之间最忌讳的就是死要面子争高下,一句话也不甘落后,咄咄逼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就是双方都很伤心难过。
正如南怀瑾所说,“生命,只在被欲望迷乱了的人心中,才一定要分出尊卑高下。不争,是人生至境。”
亲人朋友之间哪有什么尊卑高下呢?不逞口舌之快,不发伤人之言,时时忍让,处处让步——幸福快乐的诀窍就在于此。
让步不是平庸,它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人生境界,是智慧的不争,是追求从容生活的最佳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