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美,他们以为灭掉造成狂犬病的家伙就行,真有用吗?

保护家人的三个步骤:

1. 防止犬咬伤;

2. 宠物接种疫苗;

3. 犬咬伤后清洗伤口,并寻求医疗护理(如接种狂犬疫苗)。

狂犬病是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每年约有5万多人死于狂犬病。该病的典型症状是恐水,饮水或者受到水刺激时出现喉肌痉挛、呼吸困难从而导致死亡。狂犬病病死率极高,一旦发病,几乎百分之百死亡,全世界仅有数例存活的报告。在国际狂犬病控制联盟倡议下,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及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共同决定将每年的9月28日设为世界狂犬病日,希望通过这项行动集合众多的合作者,群策群力,尽快消除狂犬病。

狂犬病由狂犬病毒引起,在动物咬人时,牙齿唾液中的狂犬病毒侵入体内,在发病之前存在潜伏期,短至10天,长至2年或更长,一般为1至2个月,15%发生在3个月之后,发病时间与被咬部位、咬伤程度、感染病毒数量有关。除犬类外,其他温血动物如猫、狼、狐等也可以传播狂犬病。在南美洲,人们感染狂犬病的主要途径是被吸血蝙蝠咬伤,因此,有人提倡通过杀灭蝙蝠来防止狂犬病的传播。

然而,曼彻斯特威廉斯顿的威廉斯大学的Julie Blackwood和其同事们的一项模式研究发现,南美洲要想通过消灭吸血蝙蝠来防止狂犬病可能会起到相反的结果。

在该研究中,他们分析了2007年至2010年间在秘鲁从17个蝙蝠群中收集的数据,发现狂犬病毒并不在单个群体之间持续存在,而是可以通过流浪蝙蝠在各群体之间传播。大多数蝙蝠感染狂犬病病毒后并不会死亡,而且还获得了短暂免疫力。但是这个免疫并不足以清除体内病毒,从而使病毒量在蝙蝠体内一直维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

然而,南美大规模的扑杀可能会导致蝙蝠更加频繁的活动,从而使得病毒的传播获得了有利的条件。因此,研究者认为,灭蝠活动可能并不会按照人们预想的进程发展,反而可能导致病毒更为广泛的扩散和传播。

参考文献: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