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0日是第30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是“青春之心灵 青春之少年 ”
心理卫生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
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心理卫生的内容也不尽相同。
人在不同年龄阶段,各有一定的生理特点与心理特点,并且出现与之相联系的心理问题。
现在的青少年们,他们需要在社会的高速发展中实现跨越式的成长,因为他们和父辈 及祖辈经历的不是真正时间意义上的 20 年或 40 年差异,而是成倍于此的变革,这意味着他们要不断去处理各种各样的内心冲突……
据一份报告显示:
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24.6%,抑郁症并不“小众”,只是不易被察觉。
2020年儿童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为24.6%。
其中,轻度抑郁的检出率为17.2%,重度抑郁为7.4%,且女生抑郁高于男生,非独生子女抑郁高于独生子女。
随着年级的增长,抑郁的检出率呈现上升趋势。
小学阶段的抑郁检出率为1成左右,其中重度抑郁的检出率约为1.9-3.3%;初中阶段的抑郁检出率约为3成,重度抑郁的检出率为7.6%-8.6%;高中阶段的抑郁检出率接近4成,其中重度抑郁的检出率为10.9%-12.5%。看到上面的数据,心理问题逐渐的年轻化,它不再是成年人的专属。尤其是面对阳光般的少年,下意识里会否定孩子的负面情绪,想当然地认为“孩子有什么可郁闷的呢?已经那么优秀了”。甚至孩子自己也内化了这种标准,下意识里将“抑郁”等同于“矫情”“软弱”“消极”,想默默地扛住一切考验,直到再也无力支撑。在当下,很多家长和成人对于青少年抑郁症有偏见,认为他们矫情,认为他们就是想多了。他们无法理解这些年轻人为何在无忧无虑的年龄会患上抑郁症,常常对这些这些出现心理问题的年轻人表现出一种不接纳的态度。抑郁症,一种很难界定、很难表述、很难治愈的心境障碍症。
对于没有经历过抑郁症的人,很难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每当我们看到有抑郁症患者离世,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是不解,然后就是叹息!
要知道,抑郁症不光是在成人之中蔓延,青少年也是有可能发生抑郁症的,它可以从任何年龄开始。
你的孩子可能没有语言来理解或解释抑郁,如果你看到这些症状,请及时和孩子沟通,必要的时候需要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医生的介入。
以至于孩子们没有时间和机会停下来休息。甚至有些家长把孩子的状态归结为“最近只是学习太劳累,没有休息好”或者是“学生本来压力就大”。这种无意识的忽略,严重阻碍了家庭对孩子抑郁倾向的有效预防和治疗。若其潜伏时间久,经常反复的话,就极有可能演变成抑郁症。抑郁情绪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干预,往往很难自行排解,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初期,不那么严重的时候,很多人会觉得没有必要太当回事。但可怕的是,当抑郁症愈发严重的时候,与希望感一并消失的还有他们的求助意愿。《2020抑郁症患者群体调查报告》显示,9成抑郁症患者想过放弃生命,36.7%的患者曾实施过,30.5%的人多次试行未遂。一是抑郁症改变了大脑的结构,导致决策能力下降、积极情绪变少、行事更为冲动。二是抑郁症实在太痛苦,即便是接受治疗,也没有明确的治愈时间,而且还有复发的可能性。而青少年群体,本身就敏感又脆弱,所以一旦患上抑郁症,很容易迅速恶化。生活条件好了,为什么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多了?心理问题年轻化很多人都误认为抑郁症等心理问题是一个人矫情、是抵抗能力差的表现。但事实并非如此,心理问题不仅与人的脾气、性格有关,更与个人的成长经历、环境影响、社会因素有关,还与遗传因素、内分泌、神经中枢及其他疾病有关。而造成年轻人“心理阴影”的重要原因,首当其冲是竞争激烈、亚历山大的社会环境。现在的青少年多数出生在物质基础不错的环境里,当孩子们出生在一个衣食无忧,不知道什么是物质匮乏的社会背景里时,他们的深层满足点,不太在物质所带来的快乐与享用上了。这一点是符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底层的生存需求满足了,便要开始向上升级,升级到精神层面上的快乐了,而精神层面上的快乐,包含着内在的感受力,心灵层面上的体验,孩子的自我意识,自我觉知,自我寻求, 自尊的满足,以及自我实现。现代孩子们的需求,和父母们的需求不一致,通往满足该需求的实践经验也完全不一样 。孩子的父辈们,是在丛林里披荆斩棘,收获了丛林生存的经验,而孩子们需要的则是一种与之不同的经验,更多的是关于如何存在的经验。需求与经验上都不一样,甚至有分歧,结果便导致了,许多父母们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互动是完全被搁浅的,孩子们常常感觉到,你根本不懂我在说什么?你更不懂我的感受是什么?或者我是鸡同鸭讲,我们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说话比不说要累得多。这也是为什么未成年人出现心理问题时,咨询师们会要求家长同步接受亲子教育咨询的原因。依恋关系一般被定义为婴儿和其主要照顾者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感情关系。因为照顾者通常为母亲,所以有时可称之为母婴关系。安全的依恋关系,建立在母亲或主要照顾者对婴儿及时和适当回应的基础之上。婴幼儿时期获得的心理能量,将对孩子的一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影响到他的性格、对外交往的态度,对自己的判断。0-3岁是一个孩子形成稳定的依恋关系的时期,这个时期得到的爱很充足,将给孩子奠定一生的心理能量的基础,这是这个时期最重要的任务,远比孩子识几个字,背几首诗重要的多。通俗来说:当婴儿有需求时,如果主要照顾者(母亲)能够及时予以关注,准确了解哭声所代表的需求。久而久之,就会给婴儿形成一种“我很重要”、“我很有价值”的无意识感受。如此,随着孩子的成长,这种无意识感受所给予他的安全感和自信。会使孩子更有勇气去探索外部世界、发展自我和与他人建立丰富多样的良好关系。而未能形成安全依恋关系的婴儿,对环境和他人都会抱有一种潜在的不安、焦虑甚至害怕的感受。最好的教育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因所处时代不同,每一个阶段的回答都不一样,但最好的亲子关系,一定是陪伴。父母无疑都是爱孩子的,父母对孩子的爱,超越了这世上一切的爱。当孩子出生还有没任何生存与思考的能力的时候,父母们就会以自以为最好的爱的方式去爱孩子:觉得他们应该在哪里上学,应该保持如何优异的成绩,应该培养哪些艺术特长,应该学一个怎么样有前途的专业,应该从事一份什么样子的工作……因为这句话就默认,你的孩子,我的孩子,我们所有人的孩子,人生都只有一条路。你是不是总打着“为你好”的幌子,对孩子要求这要求那?似乎你觉得,你的一切出发点都是对孩子的爱,但孩子恰恰是被爱“绑架”了,孩子不是为自己活,是为你活。现在,换个角度再想想,如果有人总按照他的意愿要求你,把你的生活“安排”得满满的,你每天做的都不是自己想做的,但是,你必须做......我曾在一辆公交车上,看到一位母亲和儿子争夺手机时声嘶力竭地嚷:七、八岁的男孩反击她:“你凭什么说我?你不也天天上网聊天,刷淘宝,我们家的钱都被你花光了。”的确,很多女人在做了母亲后都止步不前了,放弃自我又甘于平庸,却不知母亲的行为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对他们来说是万能的,是完全可以依靠的,这就是父母对孩子教育的黄金时期。等父母一到了青少年时期,父母的“有效期限”就快到了。因为该教的,该做的,都应该早做足了,是验收的时候了,这验收父母的教育方针,也是孩子对外界的应变能力。孩子的一生的模样都浓缩在这说长也长,说短也短,稍纵即逝的十年里!甚至孩子的很多教育和能力在0~6岁就要完成,父母稍微疏忽大意,最有效的教育时间就一去不复返了。关注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让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都从小拿下;帮助孩子完成感统训练,避免日后的感统失调,出现注意力无法集中、写字难看、学习不好、性格急躁、孤僻等状况……还要关注宝宝长高问题,不能让身高成为孩子一生的遗憾;特别注意宝宝的用药问题,不能因为自己的不懂、疏忽大意而犯下致命的失误;还有儿童性教育问题,此时的羞于启齿可能会造成更大的灾难……七成中国父母没时间陪孩子,仅30.32%的父母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孩子,全职父母的比例不到一成;73.13%的父母会因为工作原因取消与孩子的约定,67.75%的孩子儿童由老人照顾,独立照顾孩子的父母仅占三分之一;而且三分之二的儿童与手机、ipad为伴,仅五分之一的父母重视与孩子的情感沟通。“说得倒是轻松,谁又能替我们想想呢?”(你没准备好,为什么要生孩子?)我非常非常理解那些父母的酸楚和无奈,但我仍旧要强调一点就是:尤其是孩子生命的头三年,是孩子建立安全感最关键的时期,父母一定要尽量把孩子带在身边,给孩子足够的爱。要知道,即使给孩子再好的环境,少了陪伴,孩子的内心只会是一座孤岛。孩子的成长并不是孩子自己的事情,而是在父母的教育下慢慢塑造完成,而这种教育面向的是孩子的未来!“父母的保质期很短,只有10年。过了有效期任凭父母百般努力,拼命补偿,也无济于事。”作家汪培珽也说:“从孩子5岁到15岁,您只有十年的机会。”即便从孩子出生,到孩子15岁,满打满算,父母也就是十五年的保质期。当孩子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已经定型,父母想要通过教育来改变,已经回天乏术了。我们只能帮助孩子去成长,而不能一手操办、代替她去成长,毕竟我们不能陪着她一生,守着她一生,她有她的人生。所以以后能做的就是放手,相信她,无条件地爱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