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445年,范晔因谋反被押入死牢,等候...

公元445年,范晔因谋反被押入死牢,等候问斩。这时,狱吏调侃他说:“范大人,外界传言说你死罪已免,改为长期关押。”范晔信以为真,长吁一口气说:“太好了,总算保住一条命。”

他的同谋孔熙先不屑地说:“范晔往日指点江山,自以为一世雄杰,没想到竟如此贪生怕死。”

过了几天,行刑的命令下达,范晔如遭五雷轰顶,半晌才回过神来,叹道:“可惜了,我满腹才华,竟落得如此下场!”

说起范晔,那可是南朝宋时期最著名的史学家,编撰有史学名著《后汉书》,与《史记》、《汉书》和《三国志》并称前四史。这样一位闻名遐迩的史学大家,为何参与了谋反呢?

范晔出身名门,世代为官,伯父范弘官至太学博士,因此家中藏书甚丰。而范晔从小博览群书,学富五车,这为他后来创作《后汉书》打下坚实的基础。

范晔降生时,还有一段趣闻呢。其母内急如厕,没曾想临盆了,范晔头落地额头碰伤,因此而得了“范砖”的小名。

范晔长大后,才华横溢,深受彭城王刘义康器重,招致麾下担任秘书。原本美好的前程正在他的面前徐徐展开,但很快他把领导得罪了。

事情是这样的,彭城王刘义康的母亲王太妃不幸去世了,范晔和一帮同僚前来吊丧。鞠躬磕头的仪式完毕后,范晔约上一伙人躲在弟弟家喝酒,喝完酒后又发酒疯,开着北窗大声唱歌。

悠扬的歌声传到了不远处刘义康的耳中,他顿时气不打一处来:我死了老娘,你却乐呵呵,看不起我吗?于是,范晔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被贬为宣城太守。

被贬官后,范晔郁郁不得志,闲暇之余,在家整理祖上留下来关于后汉典籍,最终写成了名垂青史的《后汉书》。

随着范晔的名气越来越大,又被朝廷重新起用,担任左卫将军、太子詹事。按说,有了上次被贬官的经历,他应该谦虚谨慎,低调做人。范晔却不知低调为何物,恃才傲物,目空一切,连皇帝都不放在眼里。

宋文帝听说范晔精通音律,擅长琵琶,想让他入宫为自己弹上一曲。可是,范晔耍大牌,哪怕宋文帝多次暗示,他也佯装不知。

宋文帝不甘心,仍然想一睹范大才子的风采。有一回机会来了,宋文帝在宫中宴请群臣,说要亲自为大家高歌一曲,指名道姓让范晔为他伴奏。

事情到了这个份上,范晔也不好扫了大家的兴致,只好即兴弹奏。一曲终了,琴声戛然而止,他不肯多弹一曲。宋文帝意犹未尽,却又不好强求。

好在,宋文帝是一位开明的君主,并没有为难范晔。不过呢,范晔居然要造反,想革皇帝的命。

事情是这样的,彭城王刘义康跟皇帝哥哥闹翻了,被解除了一切职务。刘义康没急,他的一个下属孔熙先却愤愤不平,打算替主子讨回公道,怂恿他谋反。

刘义康想当皇帝,将哥哥赶下台,可造反也需要人才呀。孔熙先说,没问题,范晔就是个人才,有他加入,则大事可成。

但范晔会同意吗?老办法,贿赂钱和女人,拉他下水。于是,孔熙先找人跟范晔打牌,故意输给他很多钱。他们不光赌钱,还赌女人,就这样,范晔又赢了好多小妾。

见范晔赢爽了,孔熙先这才亮明自己的真实目的,邀请他共谋大业。范晔沉默了,干别的事可以,掉脑袋的事可要三思。

不过,孔熙先早有准备,故意激他说:“你们范家也算豪门大户,而皇家却不肯与你联姻,这分明是看不起人嘛!在皇家眼里,范家只是一条忠实的狗,你却为他效力,这不是蠢吗?”

听闻此言,范晔默默地握紧拳头,坚定地点了点头……

不久,孔熙先又拉了徐湛之等人入伙,推举范晔当了谋反集团的总指挥。眼看革命事业即将成功,范晔等人迫不及待地给自己封官进爵,徐湛之为抚军将军,范晔为中军将军,孔熙先为左卫将军。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公元445年九月,朝廷两位将军即将外出边镇就任,宋文帝为他们饯行,谋反集团打算在这天起事。有个叫许耀的侍卫握着刀把,只等范晔的眼色,便可手起刀落,杀掉宋文帝。

在这关键的时刻,范晔却怂了,低着头一言不发,直到宴会结束,也无动于衷,宋文帝因此而逃过一劫。

徐湛之一看,这哪是干大事的料啊,干脆投降得了。于是,他很快向朝廷告密了。
 
结果可想而知,谋反集团被一网打尽,范晔被斩,他的几个儿子也被株连,悉数被诛。

临行前,范晔的儿子范霭气得捡起地上的果皮朝父亲扔去,还对他吐唾沫。范晔伤心地说:我是你的父亲,你为何如此恨我?

范晔的妻子见状,与儿子抱头痛哭,并扭头骂道:就算你不为我考虑,不感天子恩德,自己死就死了,为何要牵连子孙呢?

面对妻子的责骂,范晔欲哭无泪,唯有引颈就诛。

范晔原本是一代史学大家,性格上有些特立独行,为人颇受世人诟病。但瑕不掩瑜,仍挡不住他扑面而来的才气,48岁因罪被诛,实乃史学界的一大损失,令人痛惜!

参考资料:《宋书·范晔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