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聊斋(续集)婴啼案
师兄:古代有位医家的名字起得好,单看他的名字,就觉得让他看病特别放心,特别省心,特别安心,可以将自己,自己的孩子、孩子他妈等一家人的性命交给他。
师弟:嚯,一个名字就有这么大的魅力,这是哪位医家?父母这么有先见之明,从小就预备着给他作医疗广告。
师兄:这位医家就是明代医家万全。你想呀,找他看病,万全万当、万无一失、万不失一、万举万全。
师弟:字典云:万者,绝对也。
师兄:对呀,病人如何能不放心、省心、安心,舒心?
师弟:照这么说,我要是看急病,得找汉代的“霍去病”,使病霍然而去;看慢性病,应找清代的“王致和”,因《内经》早有言在先:治病的目的就是要“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
师兄:师弟你这可找对人了,治慢性病就是要和,使身体从不和、违和、失和,而达到和谐、和睦、和平、祥和,安和,调和。
师弟:咱俩别望“名”生义了,我刚才说的两个人都不是医生,霍将军以大规模杀生为职业,而王掌柜是专搞“腐化”的。找他们未必“致和”、“去病”,还可能加病、误病。
师兄:刚才是笑谈。不过人家万全万大夫,诊疗疾病还真是照自己名字的意义去认真贯彻执行的。
师弟:你给大家说说。
师兄:《内经》主张,诊病要全面,“能合色脉,可以万全”。
师弟:就是说诊察疾病要全面,要综合面色、脉象等各方面的信息,才有可能得出接近正确的诊断。
师兄:对呀,《丹溪心法》对这句经文解释道:“能合色脉,可以万全,欲知其内者,当以观乎外,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盖有诸内者形诸外,苟不以相参而断其病邪之逆顺,不可得也。为工者,深烛厥理。故望其五色以青黄赤白黑,以合于五脏之脉,穷其应与不应。切其五脉急大缓涩沉,以合其五脏之色顺与不顺。诚能察其精微之色,诊其微妙之脉,内外相参而治之,则万举万全之功可坐而致矣。”
师弟:他主要是说外表的肤色与内脏的病变是相应的,所以观肤色可以推测内脏的情况,并且还要参考脉象,才可以万举万全。
师兄:张县官的儿子,尚未周岁,而啼哭周天。
师弟:这是白天哭接着夜里哭,夜里哭接着白天哭。
师兄:请大夫来看,按按肚子,小孩哭得更响,于是认为是腹痛,开理中丸温中止痛,哭得仍响。又问得小孩拒乳不食,于是诊为伤食。
师弟:也有道理,内有所积,外有所拒,这也是内外相应。
师兄:他开泻黄散,药用:藿香叶、栀子、石膏、甘草、防风。
师弟:这可是宋代儿科名医钱乙的名方,《方剂学》教材中都收录了。可以这样记:石膏或想草房子——不过似乎方不对证,泻黄散是治脾胃伏火证,见口疮口臭,口燥唇干,烦渴易饥的,而此患儿是拒乳不食。
师兄:所以是泻也白泻,止也未止,这哭声仍是不断。
师弟:好方子让这些庸医误用,实在是糟蹋了方子,浪费了药物,痛苦了病人。
师兄:万全大夫经过详细诊察,否定了前医的错误诊断,他指着患儿的脸对其县官父亲说:“若是肠痛,脸面应当发青;若是伤食,脸面应当发黄。而其非青非黄,故非肠痛或伤食。”
师弟:这是以高度可能征来检验前医的诊断,肠痛与脸面发青相应,伤食与脸面发黄相对,否定了其后件,则与之相应之前件基本亦可否定。
师兄:万大夫破而后立:“贵公子腮红面赤,心经其华在面,是心经被热所扰,烦而哭闹也。”
师弟:否定错误的诊断,而又能做出正确的诊断,才是好医生,才可称为万全。
师兄:既然是小儿心经热盛,于是万全大夫也取钱乙的名方,选清心利水之导赤散
师弟:这方中的四味药好记:牧童驻草地(木通竹草地)。
师兄:万大夫为保万全,针对患儿心火特盛的病情加味,开方如下:木通、竹叶、生地、灯芯、黄芩、甘草、黄连、麦冬。
师弟:这是加入了灯芯、黄芩、黄连、麦冬四味药,清心泻热之力加强了,取效当捷。
师兄:取效是捷,次日早晨万大夫还未去复诊,就被病家堵上了,说患儿仍是哭而不止,言下大有责备之意。
师弟:这也怪不得病家,现在的儿科大夫还屡屡被病家痛打呢,上班都戴钢盔。
师兄:而万大夫闻言并不马上戴钢盔以保脑袋,而轻松地说:“病这就好了。”
师弟:病好了还啼哭不止?这话如何让病家信服,放心,安心?
师兄:你怎么退化到外行的水平了,作为医生应当知晓,哭与哭含义不一,原因不一,要求不一,动机不一,岂可一概视之?
师弟:你给我解释没有用,万大夫得给病家说明白。
师兄:万全大夫到了病人家,对其父亲说:“公子前数日之哭,是为热烦心神;而昨夜之哭,是热退思乳,而贵府乳母未归,非哭热也,哭饥也,哭乳也,哭食也。”县官鼓掌大笑道:“万先生所言极是,刚才乳母归来哺乳,哭即止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