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名言三百句》脏腑理论之二十八
【论述】
这一段话所说的是脏与腑之间的表里相合关系。其中,肺与大肠、心与小肠、肝与胆、脾与胃、肾与膀胱通过经脉的络属,相互配合,脏属阴为里,腑属阳为表,构成表里关系。具有表里相合关系的一对脏腑之间,在生理上密切关联,在病理上相互影响。
肺与大肠通过经脉的络属而构成表里相合的关系。肺气的肃降,有助于大肠传导功能的正常发挥;大肠的传导功能正常,亦有助于肺气的肃降。若肺失清肃,肺气不降,津液不能下行,可导致大肠传导功能减弱,若大便燥结,腑气不通,亦可影响肺气的肃降,造成肺气壅滞,见胸满、喘咳等证。故临床上,医家常运用开肺气以通大便,或通大便以利肺气的治疗方法。
心与小肠通过经脉的络属而构成表里相合关系。心主神志,主血脉。小肠主受盛和化物,泌别清浊。清代唐容川《医学见能·诊法》说:“小肠者,心之腑,属火,主化食为液,上奉心血。”在病理情况下,如心火亢盛,可移热于小肠,影响小肠主液、分清别浊的功能,出现尿少、尿赤、尿道灼热或疼痛等症;反之,小肠有热亦可循经上炎于心,引起心烦、舌赤、口舌生疮等症。治疗时可根据这一脏腑表里关系,采取脏病治腑或腑病治脏的方法。如心火上炎之病,有时可用泻小肠之热的方法;而小肠有热,也可通过清心之法以除之。临床常用的导赤散等是这类病症的代表方。
肝与胆通过经脉的络属而构成表里相合关系,且胆附于肝,故二者关系密切。肝主疏泄,主藏血,胆贮藏和排泄胆汁,而胆汁由肝之精气所化,其分泌与排泄均受肝的疏泄功能控制和调节,肝的疏泄功能正常,胆才能顺利地贮存和排泄胆汁。当然,胆的功能无碍,亦有利于肝的正常疏泄。在病理上,二者亦相互影响。肝失疏泄,会影响胆汁的分泌与排泄,可见胁下胀痛,口苦,纳食不化,甚至出现黄疸等;反之,胆汁的贮存与排泄失常,亦可阻碍肝的疏泄,所以胆病亦常影响及肝,故临床上肝胆火旺、肝胆湿热等肝胆同病之例颇不少见。
脾与胃通过经脉的络属而构成表里相合关系。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脾恶湿,胃恶燥。脾主为胃行其津液,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从而营养全身,故称脾胃为后天之本。若脾为湿困,运化失职,清气不升,可导致胃不受纳,失其和降,出现食少,呕吐,脘腹胀满等症;若饮食失节,食滞胃脘,胃气失和,亦可影响脾的运化与升清,出现腹胀腹泻。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
肾与膀胱通过经脉相互络属构成表里相合的关系。肾藏精、主水。膀胱则贮藏与排泄尿液,因尿液由津液所化,故称其为“津液之府”。膀胱贮尿和排尿的功能,全赖肾的气化作用,肾气充足,固摄有权,膀胱开合有度,尿液可贮存于膀胱,并能及时、自主地排出。若肾的气化功能失常,即可引起膀胱开合失度,出现癃闭或小便失禁、遗尿、多尿、尿后余沥等。如老年人常见小便清长,夜尿频多,即为肾气衰弱所致。反之,若膀胱感受湿热之邪,亦可波及到肾,使肾气受损。
《内经》这句话还指出了五腑的生理功能:大肠者,传道之府;小肠者,受盛之府;胆者,中精之府;胃者,五谷之府;膀胱者,津液之府,即大肠的作用主要是输送小肠泌别清浊后下传的食物残渣与水液,小肠主要作用是接受胃中被初步消化的食物,并在小肠内保留相当的时间,以利于进一步泌别清浊,对饮食物进行彻底消化与吸收。胆的主要作用是贮存和排泄胆汁,因为胆汁是洁净的,故称为中精之汁;胃的主要作用是受纳腐熟食物;膀胱的主要作用是暂时贮存尿液。
上述脏与腑相互之间的生理联系和病理影响,对于临床分析病机和指导治疗有很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