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作家‖【我的农村教育】◆郑延安
作者简介
我的农村教育
1991年参加工作的我,已在教师岗位上工作三十年,三十个春秋,三十载的风风雨雨,见证了祖国改革开放,见证了国家民族的日益昌盛。见证了经济的飞跃,更是见证了教育改革的春风大潮!三十年里,一直在教育一线工作的我,感悟真的很多很多!
农村工作几十年,最大的感觉是,享受生命,享受生活,享受教育,师生同乐。
每个早晨,迎着朝阳,满怀喜悦,满怀希望,兴冲冲地走上工作岗位。傍晚,带着对学校、对学生的眷恋,带着对工作的思考,满载而归,真的是幸福满满。假期里,漫长的煎熬更能体会到学校是我心灵的港湾,教育是我的人生舞台。
每天,看到稚气如鲜花般的笑脸,听着郎朗的稚嫩书声,和童真的心灵对语,与童蒙的纯洁为伍,年轻了心态,洁净了思想,让人沉浸在清纯的童梦里,重拾少年青涩记忆,多美的享受啊!
看到学生不断的进步,日新月异的成长。听到离校几年、十几年,都认不出摸样的学生的一句:“老师您好”,接到远方学业有成、事业有就学生的一个个长途问候;收到四面八方学生的一句句留言,让我很是欣喜,很是知足!
农村教育欣喜很多,也有着很多的忧思。
农村教育的三十年,变化越来越大,尤其是近几年,信息技术的先进,使得沟通方便的同时,也产生了越来越多的问题,越来越多的社会诱惑,越来越多的离异家庭,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让农村教育陷入沉思。
农村学生有着特殊的家庭背景,他们的家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情况,贫困、单亲、留守等等,再加之农村这个大背景,农村孩子们在学习和生活上仍缺乏足够的资源,他们特殊的背景,对于教育的要求也更高,然而现在乡村教育的水平还真的不够。如何给这些孩子以良好的人生地位,如何让孩子有个美好的人生启迪和开端,让我们反复思索……
应该说,在均衡县创建以来,乡村学校的硬件设施是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而这些设施得以更好地发挥作用,就需要更专业师资队伍,现在乡村教育最缺乏的是优质、专业的教师资源,不够专业的师资,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培养和全面发展。乡村老龄教师急需更多的培训,原有的教学理念和方法,难以激发学生参与和学习的兴趣,教育效果不够理想。农村教育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加盟助力,农村孩子需要更多的知识滋养,需要更多的心灵舒展。
农村教育的思考很多,也有很多的无奈和感伤。
农村教育者,从城市到乡村,每天的早出晚归,早已成为习惯,带着满天的星斗,披着黎明前的月光,踏着银光满地薄霜,匆匆忙忙的走在去学校的路上,紧张的节奏里,教学困惑没有来得及更多的思索,孩子的思想和行动又影上心头;一天的劳碌还没有停歇,天色已是迟暮黄昏;工作的种种思考还在心头萦绕,已经夜幕沉沉;满路的行色匆匆里,只行走了半个路程,已是家里牵挂的电话铃声。带着一身灯光、饥肠辘辘的快到家时,已经满街都是饭后闲逛的人群……
不要说路上的烈日暴晒、尘土飞扬,也不要说途中的阴云密布、寒风刺骨……不要说半道的大雪纷飞、路面如镜,也不要说一路的电闪雷鸣、暴雨倾盆……不要说大雨洗刷的狼狈,也不要说满身大雪如同独钓寒江雪的蓑笠翁的尴尬……不要说半路的抛锚和不得已的绕行,更不要说身边的汽车急刹的刺耳和对面车灯刺眼后一片漆黑的惊颤……不要说初夏还是一身冬装的穿戴,更不要说数九严寒里外双件的棉衣的臃肿……单说这,把残月稀星走成艳阳高照,把夕阳余晖走成满街灯光。每天的早出一小时和晚归的一小时,三十年的累加,想想已经很是惊叹!
农村教育的支撑者,一半城市的喧嚣,一半乡村的宁静;一半车流如潮、拥挤繁忙,一半绿波绵延、静美如画;一半城市的酷暑炎炎,一半农村的绿荫照水;一半集中供暖的城市,一半寒风肆意的乡村。我们天天如此,一复一日,反反复复,身经两季,备受跨越!
三十年的风风雨雨中,有苦有乐,有喜有忧。
面对现实,我们从容淡定!面对责任,我们勇于担当!面对教育,我们责无旁贷!面对孩子,我们尽心尽责!面对时代,我们无愧于心!而我们的内心深处,有一个声音:我们乡村教师需要更多的机会,乡村教师需要更科学的管理,乡村教师需要更好地激励,农村一线教师需要看到更大的希望!长期辛苦在农村一线的教师的付出需要得到更多的认可!乡村教师需要看到更美好的未来!
一个农村教育者几十年的支撑,有自己能力的限制,也有自身其他因素的局限;有把握机会的失误,也有放不下的初衷;有自己初心的执着,更有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新的时代里,我们心中的太阳冉冉升起!相信美好即将发生,期待农村教育的春天正在走来……
1、稿件内容健康、结构完整、文笔优美、底蕴丰厚。
2、诗歌、散文、小小说、散文诗、文学评论等均在征稿之列。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来稿请附作者简介、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及个人照片,以正文加附件形式(在其它公众号发表过的勿投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