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任命贾诩为太尉,孙权大笑:曹魏要亡!后来才知他的先见之明
在古代行军打仗,帝王都需要用勇猛无双,敢于冲锋陷阵的武将来替自己攻城略地。但是,对于帝王来说,更重要的还是其背后出谋划策,推演洞察的文将谋士。
而在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更是有一批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拥有神鬼莫测能力的谋士,诸葛亮、司马懿、荀攸等等,这些人无一不是给君主立下过汗马功劳的能人异士。但是,三国有这么一位谋士,却与其他人不同,而且在被曹丕重用为太尉后,孙权还嘲讽曹丕,重用此人曹魏必亡。
东汉末年,汉室势力逐渐微弱,朝中开始有宦官居心叵测,有不臣之心,以下犯上,妄图颠覆汉王朝。
但是袁绍联系了外戚大将军何进前去平定宦官之乱,此外,还联络在身在西凉的董卓。何进的军队先到和宦官发生了争斗,短时间就造成了两败俱伤。
董卓的西凉军还在百里开外,就这样董卓前脚还没迈入京城,护卫汉朝的大将军何进战死,而宦官也被消灭了七七八八。董卓进京,不费吹灰之力便平定了叛乱。
而且趁皇宫守卫薄弱,强行废除了皇帝,拥立刘协当汉献帝,自己则加官进爵为丞相。董卓不敢称王,也是怕各路诸侯群起而攻之,所以让刘协做自己的傀儡。
董卓任职丞相期间,祸乱朝纲,甚至有时公然恐吓皇帝。朝堂之上很多汉朝的老臣对董卓恨之入骨,于是,便悄悄地商量了除董的计谋。
最后,董卓被王允用反间计所害,死在了吕布的手中,王允随即开始匡扶汉室,清除董卓的西凉军。
李傕和郭汜作为董卓的左膀右臂,在得知王允要清理朝纲,便吓得逃出了都城。在这时,有一人拦住了两人的去路,并劝诫两人,跑是跑不了,最后还是会被王允抓住处死,不如趁现在城内兵力空虚杀个回马枪,成功了便是一生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这个拦路的人便是贾诩,而李傕和郭汜也认真考虑了贾诩的意见,随即掉转马头杀了回去,不成想真的打败了王允,占领了都城。
李傕和郭汜两人成功后,觉得贾诩是个人才,便向他提议要杀掉汉献帝,贾诩觉得此事不妥,还是要匡扶汉帝。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贾诩觉得李傕和郭汜二人有些不靠谱,最后肯定也守不住都城,为了免除杀身之祸,所以离开了京城寻找别的依附。
贾诩几经波折找到了自己的好友张绣,凭借自己出色的阴谋诡计,很快得到了张绣的重用。最后,曹操上位,挟天子以令诸侯,不久后就和张绣对上了。
张绣在与曹操打斗中,贾诩出谋划策令曹操大败,而且坑杀了曹操的儿子和亲侄子,但是曹操并不知道背后的始作俑者是贾诩。
曹操在吞并了几路诸侯的势力后逐渐壮大起来,贾诩认为张绣与曹操有血海深仇,曹操现在势力强大,要灭张绣是手到擒来,而自己最后估计也难逃一死。
所以,贾诩死谏张绣向曹操投降,而且保证曹操不会杀他。于是,张绣便向曹操投降,但是曹操可是小心眼,张绣刚投降就被杀头了。而贾诩因为劝降有功,被曹操安排在朝廷里面当了一个文官。
曹操对贾诩这个人的才能手段也是略知一二,加上曹操是一个爱才之人,便让贾诩在几次战事中发表自己的观点。果然不出曹操所料,贾诩是一个可用之才,便对他赏识有加,给予重用。
慢慢的,贾诩觉得曹操年龄大了,应该要确定候选人了,于是贾诩开始着手挑选要辅佐的皇子,最终确定了长子曹丕。
曹操其实心中早就有两个可立世子的人选,一个是长子曹丕,一个是次子曹植。曹植这个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但是性格比较急躁。而曹丕这个人文采较为逊色,但是为人低调,忠厚老实沉得住气。
曹操觉得贾诩沉稳,也不在朝堂中拉帮结派,也不站队,所以想让贾诩给他一个建议。便召见贾诩,询问你觉得哪个皇子比较适合做世子。
贾诩虽然想要曹丕上位,但也没办法明说,因为曹操生性多疑,说错了话恐怕会招来杀身之祸。于是,贾诩拿刘备和袁绍举例子,而曹操也是聪明人,明白了贾诩的话中意思。
刘备和袁绍两人做了同一件事,就是太宠溺小儿子,不按照古往今来流传下来的长子即位的传统,导致后面多生灾祸。最后,曹操决定立曹丕为世子,因为曹丕比曹植更合适做帝王。
而曹丕成为皇帝之后,因为贾诩对自己帮助巨大,便册封贾诩为太尉,位列三公。贾诩的地位水涨船高,成为了曹魏举足轻重的人物,这个消息也迅速四散开来。
东吴孙权在听到曹丕立贾诩为太尉,忍俊不禁哈哈大笑,随后说道,曹丕小儿不及他父亲曹操的十分之一,竟然立贾诩为太尉,简直是瞎了眼了,等着被贾诩所害江山覆灭吧。这句话令人疑惑,是什么导致孙权说出这样嘲讽曹丕的话。
贾诩为人聪明,擅长于策略和规划,而且极具胆识,为了达到目的多次剑走偏锋。但是贾诩唯一有一个不好的一点就是,不忠。
贾诩本来作为西凉人,是董卓一脉的,在董卓失败后,虽然西凉军一段时间内占领了都城,但害怕诸侯的征伐,便投靠了张绣。而张绣待贾诩视如己出,却被贾诩当成了敲门砖,成为了投靠曹操的条件。
而且贾诩为了达成目的不择手段,而且极其自私。本来李傕和郭汜两人逃离都城,也没有后来其它的变故了。但是贾诩却害怕自己被抓处死劝导两人杀回京城,导致近万名老百姓在战乱中丧生。
所以,孙权太说贾诩这人厉害是厉害,但是缺点很致命,用此人担大任,肯定会被所误。果然不出孙权所言,魏国在40年后便江山易主了。
作为一名臣子,最重要的就是忠,而且为了家国君主,也要无私付出,就算不能成就功名,也可为人正直流芳百世。而作为一名君主,需要慧眼识人,明辨忠奸,对于国家重任的托付不应该有妇人之仁和唯亲是用,不然肯定会深受其害,导致江山易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