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国军2名中将被毙、3名中将自戕、124名将领被俘

1948年9月,当济南战役仍在激烈进行中,粟裕就于9月24日7时发电报给中共中央军委:“建议着即进行淮海战役。”

中共中央军委经过慎重考虑,于9月25日19时复电,同意粟裕的建议:“我们认为举行淮海战役,甚为必要。”

由此,淮海战役的序幕就此徐徐拉开……

淮海战役总前委成员,由左致右:粟裕、邓小平、刘伯承、陈毅、谭震林。

自1948年11月6日开始,至1949年1月10日结束的淮海战役,国民党徐州剿总司令部刘峙指挥下的5个兵团、22个军、56个师及一个绥靖区共55.5万人,在短短65天的时间里,或临阵起义、或就地被歼、或溃败被俘。

1949年1月10日,主席从电文中获悉淮海战役已胜利结束时,感慨的说道——从此江北再无大战!

此役,国军2名中将被我军击毙、3名中将兵败自戕、124名将级高级军官被俘、22名将军投诚、8名将军阵前起义。

2名中将被击毙

熊绶春中将

熊绶春(1907年—1948年12月11日),字霖生,江西南昌人。国军第14军军长,陆军中将。

国军第14军隶属黄维的第十二兵团,本来熊绶春是有机会活命的,陈赓将军曾多次争取过自己的这位黄埔老同学,致信、派人劝其起义。

但熊绶春一直瞻前顾后、犹豫不决、举棋不定导致错失良机。

最终于1948年12月11日在解放军发起的总攻中,黄维兵团全部被歼,熊绶春被当场击毙。

邱清泉中将

邱清泉(1902年1月27日—1949年1月10日),字雨庵,浙江永嘉人。国军第二兵团司令官,陆军中将。

1949年1月,随杜聿明撤出徐州途中,在徐州萧县陈官庄被华东野战军包围。

1月10日凌晨,邱清泉在警卫营保护下向南突围,在张庙堂村东南四百多米的一片农田里身中5弹,被我军击毙。

3名中将自尽

刘声鹤中将

这枚陆军第100军44师军官纪念章,外观平平无奇,但它的番号在国军中确实也算够牛掰的。第100军44师在抗战中那也是战功赫赫,立下过汗马功劳。

刘声鹤(1911-1948年11月11日),字寿龄,湖北沔阳人。国军第100军44师师长,中将军衔。

1948年11月11日,44师在突围前,刘声鹤将随身的金表、金笔和一封家书交予副官后说道:“你们赶紧走吧,若能得脱,请转交我的家人。至于我,为了家人,是万万不能被俘虏的……”

说罢关上房门引枪自戕。

陈章中将

陈章(1902~1948年11月11日), 字戎光,广东罗定县人。国军第63军军长,中将军衔。

陈章的第63军隶属黄百韬第七兵团战斗序列,淮海战役中陈章的第63军在江苏新沂窑湾地区最先被华东野战军歼灭,陈章在部队溃败时,拔出佩枪指向太阳穴,自尽身亡。

黄百韬中将

黄百韬(1900年9月9日—1948年11月22日),广东梅县人。国军第七兵团司令官,中将军衔。

碾庄战役结束后,黄百韬与25军副军长杨廷宴一起突围。

11月22日于突围途中,黄百韬被流弹击伤无法行走,黄百韬在其"总统府"出入证背后写上“黄百韬尽忠报国”7个字,将其交予杨廷宴后举枪自杀,杨廷宴最后侥幸得脱。

124名将级军官被俘

以下略举几名——

徐州剿总副总司令杜聿明中将

国军第12兵团司令黄维中将

徐州前进指挥所副总参谋长文强中将

国军第55军副军长米文和中将

淮海战役的胜利,使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获得解放。自此,国军5大主力全部土崩瓦解,归于消亡,为解放军渡江作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徐州淮海战役胜利纪念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