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人物形象比较(4篇)

李逵与武松

孙榕

摘要:《水浒传》中,李逵与武松都是英勇善战、直率坦诚、讲义气重情义的英雄好汉。但作者在刻画这两个人物形象时也有意突出了它们的不同之处。本文就将结合《水浒传》中的具体故事情节,谈谈李逵与武松的性格异同。

关键词:李逵;武松;水浒传;比较

一、相同点

首先李逵与武松两人都疾恶如仇,见义勇为,爱憎分明,是《水浒传》中行侠仗义的典范。比如李逵在回家途中路遇李鬼扮成剪径,因他谎称家中有九十老母,便被李逵放走。后来李逵路过李鬼家,发现李鬼不仅所言不实,还企图谋害他,便将他杀了。再比如柴进的叔叔因被新任知府殷天锡仗势欺压而气死,李逵一怒之下就打死了殷天锡。对于武松,当他发现哥哥武大郎被自己嫂子潘金莲残忍毒害后,也是毫不犹豫地手刃潘金莲。

其次,两人都刚勇豪爽,敢作敢当,毫无畏惧。比如武松在回清河县的路上,独自一人摇摇晃晃地过景阳冈,并趁醉打死了已伤害多人的猛虎。李逵也曾在沂岭,因老母被吃而连杀一窝四只老虎。

但两个人也都曾滥杀无辜,武松因自己的深仇大恨而杀光张都监一家十五口人,包括与之好不相连的丫鬟、后槽等等。而李逵则更是残忍将年仅几岁小衙内的头劈做两半,攻打祝家庄时屠杀了整个扈家庄,即使他们已经投降。

二、不同点

笔者认为武松与李逵虽然都为粗鲁之人,但武松的粗鲁是一种对“潇洒”的追求,而李逵的粗鲁则是源于内心无文明化的野蛮。

仔细观察武松的打架方式,会发现武松的打架更像是一种表演,富有激情,有看头,比如武松醉打蒋门神时,用一招“玉环步,鸳鸯脚”将蒋门神打倒在地,连声求饶。一百零八位好汉中善打的几位,哪个像武松一样招式有特定的名称的?

再比如武松使张都监血溅鸳鸯楼后,用死尸的血在白粉壁上大写下八个字,道:“杀人者,打虎武松也!”。试问:为什么武松要写下八个大字。并且要特地点名自己去打虎者武松呢?

笔者认为,这在我们看来这是一桩骇人听闻的血案,但武松要的就是“骇人”与“听闻”这两个效果就是要通过这件事在江湖上扬名立万,而打虎者是他引以为自豪的称谓,也是他头上最明亮的那个的英雄光环。

可以看出武松在潜意识中是刻意追求潇洒的效果的,“潇洒”是个褒义词吗?在审美层面是如此,但是在伦理道德层面却未必,有一句话叫:“潇洒大多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的”。有一个潇洒的武二,背后就必然有不潇洒的武大。就像有潇洒的李二,背后就有不潇洒,甚至要为他背官司的李大与李母。而有一个“无三不回望”的武松,背后就有狼狈摆酒的仆人,这样的“潇洒”,真的可取吗?

再者,这“潇洒”会不会成为武松一个不可摘除的标签,当外部世界无法满足他“潇洒”的需求时,他会毫不顾忌“道德英雄”的颜面而大打出手呢?在孔太公庄上,武松要肉吃,店主说无肉,后来店主却拿了肉和好酒招待孔亮等人,武松感觉受到了轻视,打倒了店主人,又打伤了出面制止他的孔亮。接下来的事情更为戏剧化:吃醉的武松半路遇上一条黄狗,冲着武松叫。武松恼恨,一朴刀砍将去,却因用力过猛撞下溪里去,却起不来了。而黄狗就在岸上叫。这一瞬间,武松便不潇洒了。

当然,人难免有对他人认可,对潇洒形象的追求之心,只不过武松武力高强,这种心理缺陷便被放大为“滥杀无辜”的表现,我们不能依此否定武松的整个人。

而对于李逵,他的粗鲁则是一种没有文明意识的原始的野蛮。比如李逵斧劈罗真人时,一刀直把脑袋连着道冠劈做两半,他见罗真人流出白血。却还调侃:眼见的这贼颐养的元阳真气,没半点正红。再比如他一刀砍死李鬼后,割李鬼的腿肉吃的时候的自我调侃:

“痴汉,放着好肉在面前,却不会吃”。李逵的调侃,好像是把恐怖的场景变得轻松活泼,实则是将原本血淋淋的画面更笼罩一层“黑色幽默”的荒诞。

而宋江打无为军,捉了黄文炳。黄文炳自知必死,只求早死。李逵拿起尖刀,从腿上割起,当面炭火上炙来下酒。无片时,方才取出心肝,把来与众好汉做醒酒汤。

看了上面三段,是不是感觉回到了原始的人吃人的社会?这就是李逵的野蛮。是那种无文明化的冲动,自然的反应,毫无心机,甚至是天真淳朴。李逵是没有愧疚感的,因为他不觉得他做错了什么,就像野蛮人根本就没有伦理的观念一样。

还有李逵在攻打祝家庄时的行为。后来宋江质问他:“那得活的有几个?”李逵答道:“谁耐鸟烦?见得活的变砍了。”这也是李逵的可怕之处,因为不耐烦,怕麻烦,就把别人的性命当草芥。

总结:李逵与武松的性格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两人都是见义勇为,爱憎分明,刚用好爽,敢作敢当的英雄好汉,但同时又都时常滥杀无辜。武松的暴力是来自于他对潇洒的无畏追求,是一种病态的心理;而李逵则是由于原始人的野蛮,并且轻视人命而滥杀无辜。

参考文献:

施耐庵.水浒传.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

鲁智深与李逵

黄俊尧

鲁智深与李逵是《水浒传》中最为侧重的两个人物,两个人的形象也被刻画得栩栩如生,有所异同。

一、相同点

首先,鲁智深与李逵两人在外貌特征上就有着很多相似之处。鲁智深头裏芝麻万字顶头巾,脑后两个太原府纽丝金环,上穿一领鹦歌绿纻丝战袍,腰系一条文武双股鸦青绦,足穿一双鹰爪皮四缝干黄靴。生得面圆耳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落腮胡须,身长八尺,腰阔十围。李逵生得黑熊般一身粗肉,铁牛似遍体顽皮,交加一字赤黄眉,双眼赤丝乱系,怒发浑如铁刷,狰狞好似狻猊。两人都身高马大,外形勇猛,威风凛凛,一副堂堂好汉的相貌。

其次,鲁智深与李逵都扶危济困,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比如,《水浒传》中第五回,鲁智深在通往东京大相国寺的途中,借宿刘太公家,听说桃花山强盗要将刘小姐强媒作保后,为了保护刘小姐大闹桃花村,驱赶走了强盗。随后,又给了刘太公父女一些盘缠费,让他们自行上路。李逵也同样扶弱抑强,比如,李逵路过另一刘太公府上时,得知刘太公府内闹鬼,李逵随后便帮助刘太公调查此事,才发现是刘太公女儿刘瑾娘因为不愿做“宋江”的压寨夫人而使出的计策,于是便以言相劝,才使得刘太公府重回安宁。可见,两人都有打抱不平、仗义疏财的性格特点。

再其次,鲁智深与李逵都武艺高强,有万夫不挡之勇。比如,梁山泊征讨方腊时,鲁智深全凭一己之力,手提六十二斤禅杖生擒方腊,立下汗马功劳;征讨田虎时,活捉对方有神行法等特异功能的将领“神驹子”马灵。同样,李逵也有着高超的武功,勇猛如虎。比如,《水浒传》中第四十三回,李逵身背母亲途经沂岭时,偶遇四虎,其老母亲被老虎所吃,李逵悲愤、气怒之下,仅凭一把朴刀杀死了四只吊睛白额猛虎,这等勇猛非常人所能及。

二、不同点

鲁智深与李逵也有许多不同之处。首先,鲁智深与李逵出身不同,鲁智深原为渭州经略府提辖,后来削发为僧,信奉佛法。而李逵年少离家,四处飘荡谋生,一生无官,最初因为打死了人,逃了出去,遇到赦宥,被戴宗留在江州当牢子。这两个人出身不同,生活环境不同,也就造就了两人在性格方面与处事风格上也会有所不同。

其次,鲁智深有勇有谋,三思而行。比如,《水浒传》中第三回,鲁智深为了给金翠莲父女报仇,不小心失手三拳打死了镇关西,但他并没有急于逃走,而是回头指着郑屠户说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面对这种意外情况,却能随机应变大骂着慢慢脱身。可是,李逵却不同于鲁智深,往往头脑简单,意气用事。比如,《水浒传》中第五十二回,李逵看到高唐州知府高廉的小舅子殷天锡强占柴进的庄园,蛮不讲理地欺辱柴进,便二话不说打死了殷天锡,给柴进造成了巨大的麻烦;再比如,李逵请正在修行的公孙胜重返梁山,于是公孙胜向师傅罗真人请辞,李逵看到罗真人并不情愿,便心中懊恼,趁着罗真人打坐时分便一斧劈死了他。可见李逵简单粗暴,鲁莽无知的性格与鲁智深不同。

再其次,鲁智深遵守佛法,常常只是性急一时,不轻易杀人。反观李逵则滥杀无辜,嗜血成性,经常不分青红皂白的排头砍去。李逵江州劫法场时杀过百姓,还杀过年仅垂髫的小衙内、杀过无辜夫妇,他还在三打祝家庄时将已投降的扈家几乎灭门……如果说鲁智深杀人是行侠仗义,那么,李逵则是杀人如麻,两人截然不同。有人评价鲁智深道:“禅杖打开生死路,戒刀杀尽不平人。”金圣叹也认为:“鲁达的粗鲁是性急,李逵的粗鲁是野蛮。”

鲁智深与李逵在《水浒传》中的形象跃然纸上,个性鲜明,同中有异,异中有同,这也是作者的独运匠心,将两人分析比较,让人感到人物形象更加鲜活与饱满,更富有神韵。

唐睿泽

吴用,绰号“智多星”。鲁智深,俗名“鲁达”,同是智,又智在何处呢?

先从吴用说起。吴用曾经策划过许多次让人拍手叫绝的计谋。例如智取生辰纲,他的计划包罗万象,有天时,有地利还有人和。天时,是最重要的基础;地利,要选见后数十里没有人烟的;人和,要有几个有胆有识的生死兄弟。他料定杨志一行人到此处时已经是饥渴难耐,无法忍受酒的诱惑,通过一步步细节上的推进,打消杨志的警惕心。这突出了他的“智”是考虑全面,逻辑缜密。

后来,吴用设计劫法场就松江,每一位好汉担当什么样的角色都安排的明明白白,却才显出他了解每一位好汉的性格和本领。此时的“智”是善于用人。所以,吴用的“智”是多谋略、计周全、善用人。真可谓是知前晓后,看透世上芸芸众生。

再说鲁智深,他曾为了救金家妇女去拳打镇关西,打死人后指着他说“诈死”,匆忙跑路,这是他使用的小计谋。后来,他去五台山出家当和尚,有一段很有趣的对话,禅和子:“善哉!”智深裸袖道:“团鱼洒家也吃,甚么鳝哉!”禅和子道:“确是苦也”智深便道:“团鱼大腹,又肥甜好吃,那得苦也”这幽默的对话,足见他机智过人,却与庄子有些相似,故意曲解别人的意思,而让别人又哑口无言。之后,五台山主持觉得容不下这个罡神,便把他送到东京大相国寺看菜园,却遇见了一伙泼皮,整治的这伙泼皮服服帖帖,再也不敢在他面前撒野,这边彰显出他的“智”是立威信,让追随者心服口服。不久后,他暗地里护送林冲,并在野猪林久了林冲一命,把他护送到沧州。因为他早就发现两个押解的公人心怀叵测,必然会加害林冲。可见他的“智”在于他敏锐地的洞察力。

而最能体现他的“智”是看破了朝廷的黑暗,不想被招安,但是碍于兄弟情面,追随宋江被招安。再擒获方腊以后心意成灰,不愿为官,在杭州六和塔坐化圆寂。

这两种智慧,成就了不同的辉煌人生,也预示了不尽相同的结局。

李逵与鲁智深

龙逸翾

《水浒传》中有一百单八将,个性鲜明。而大有骁勇好战者,其中便有鲁智深、李逵二人。

两人都嫉恶如仇。在小说的开始,鲁智深听得金老父女哭诉,拳打镇关西,伸张正义。在遇到李鬼剪径时,李逵念其败坏名声,便要杀他。由此可见,李逵认为剪径单人是不符好汉气概的。

鲁智深、李逵二人性格直率洒脱。鲁智深不服从佛家戒律清规,下山喝酒吃肉,打坏了金刚雕像,大闹寺院。李逵更是性格直率,十分好战,在各大战役中均冲锋陷阵。燕青相扑赢过擎天柱任原后,任原弟子在人群中闹事,便是李逵结果了任原性命。

对朋友,二人也讲义气,忠心耿耿。在野猪林,林冲险些被薛霸二人取掉性命,是鲁智深观候多时,出手相救。李逵自始至终对宋江赤胆忠心。在燕青挑战任原路上随同照应,任原弟子闹事时带着燕青躲避追打,一路上多有帮助。

虽然如此,二人仍不属同一种人,而是各有不同。

鲁智深虽有些粗鲁直率,但粗中有细,有仁慈之心。他虽力大无穷,异于常人,在战争之外却不滥杀无辜,真正是“行侠侠义”。在救下林冲后,得知薛霸二人只是奉命行事,冤有头债有主,加之顾及林冲情面,并未追究,只是一路护送林冲,这体现了他通情达理的一面。

同时鲁智深有极高的悟性。在生命的最后,他领悟了长老的教诲,改过自新,大彻大悟,道出了自己一生的真谛。

李逵虽有一片忠心孝心,可也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君”。劫法场时,他杀红了眼,不分官兵百姓,一个都不放过。赚朱仝上山时,将小衙内也残忍杀害。

综上所述,二人虽都粗鲁直率,但不尽相同。鲁智深粗中有细,有仁慈之心;李逵更为好战残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