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书法有哪些“秘诀”,没有老师讲,自己很难悟出来!
这次是这个专栏的第四节课了,更新的速度有点慢,请大家多多担待。
总结规律是一件很繁琐的事情,尤其是这种结构的规律,第一要有根据,第二要讲出道理来,第三听得人要易学易懂。所以这个专栏不太容易写,我会细细的总结,多找一些例字,希望大家能多有一些收获。大家一定要拿出纸笔来写,我讲解一个字,您试写一个字,才能体会结构特点,浮光掠影看一遍是记不住的。

王羲之的书法很多初学者看不懂,这很正常,没有经过传统笔法和结构训练的人要想看懂王羲之的书法不太可能的,这里面的美包含了一部分的技巧,并不是直观的美,而是要经得起推敲。领会了笔法与结构的方法,才能看懂这种美。
我们在前面的专栏《七节课学会圣教序基本笔法》的专栏中,对王羲之的笔法进行了总结,这个专栏主要讲结构。不懂笔法谈结构的话,受众会比较难接受,建议大家先去看笔法的专栏,有了一定的感觉,再来看这个,就水到渠成了。
今天我们讲
王羲之《圣教序》结构规律的另一种变化技巧:
收放之变
收放的变化在《圣教序》中应用极为广泛,几乎随处可见,将这一技巧掌握好之后,我敢说《圣教序》你就能看懂四分之一了。当然在楷书中这种收放变化也有很多,我们在楷书的专栏中也有过详细的讲解!
1、单字收放
这个“三”字在楷书当中几乎都是舒展开来写的,一般呈现一种放开的状态,但是在《圣教序》中,写的比较矜持,并没有放开。古人有一句话:大字促其小,小字展其大;短者任其短,长者任期长。这就是为了字的均衡和自然考虑的。
这个“三”字,主要是为了章法的布局,考虑字与字之间的对比才这样写的,这样的写法在创作当中,很常见,大家应该熟悉。
这个“皇”字写得也比较紧,并没有放开,而是比较内敛,其用意也是同“三”字一样。
2、为变化而收放
在《圣教序》中有很多重复的字,这些重复的字不能写的雷同,要突出不同的变化,所以这时候就有了这种变化。比如这个“之”字:
这个“之”字在《圣教序》中应用的比较广泛,写最下面一笔的时候有一个“一搨直下”的笔法,这个笔法我们在笔法专栏中讲过,讲究空中动作,入纸之后调锋,转为中锋行笔收笔。这一点需要注意。
这个“之”字就写的比较放开。是《兰亭序》中经常看到的写法。
外放的字一变都是采用加长笔画的长度,或者是增大笔画之间的距离来处理,但是无论是收还是放,都要合乎自然,这种自然规律就是字法需要和章法需要,要有出处,这就是我们再创作的过程当中的需要,拉长这一笔,在古人那里能不能找到依据,如果没有,那么就要慎重了,很可能就是不合乎规律的。
收放的自然:
在创作一件作品的时候,要想收放的自然,比较难,需要有大量的临摹经验才能,将古人的东西烂熟于心,才能应用自如。
在《圣教序》中,凡是带有“外框”的字,必须要收,这个王羲之行书的规律。
比如这个“四”字,两边的笔法内擫,呈现一种收的态势,同时在左上方留下一个空白,是为了释放这种收紧的态势,以便于“通气”。字太紧则容易“憋闷”,所以要留白,要懂得计白当黑的道理。
再来看这个“尚”字:
这个“尚”字同样带外框,同样需要留白,王羲之这样的写法取法于钟繇的小楷。同时要注意留白,如图中画圆圈的位置。
再比如这个“口”字:
同样的内擫笔法,同样的留白,同时上转下折,又构成了一层变化。
原本比较小的字要收:
比如这个“二”字,“立”字:
本身字就比较小,就不宜写得过于开张,这样才是自然之道。
有的字,笔画是可以舒展开来的,这一类的字就要写得比较放:
这个“未”字就写的比较放,下面的两个点,将整个字的势态拉开了。
再比如另外一个结构比较开的字:
这个“是”字,本身的笔画就比较开张,所以稍微放大这种开张之势,他所呈现的面貌会更加的不一样,会更挺拔文精神。
另外,有竖笔的字,可以调节这个字的势态:
比如《圣教序》中很有特点的一个字:
这个字空间结构完全靠这个“竖笔”来调节,打破了横画的橫势,整个字从而变得极为灵动。我们分析起来比较容易,但是这种技巧要想创造出来,何其难也!所以要记住这个字。
行书的收放变化,不能一味放开也不能一味紧收,要懂得放要放的开,收要收的住,既能信马由缰,又能悬崖勒马!
我们看上收下放的字
这个“高”字就是上收下放的字,上面的笔画本来就比较收紧,所以不宜开张来写,下面的笔画本来就放得开,所以不能收紧,所以要懂得一任自然。
另外这个“无”字:
这个字是中间放,上下收的字。
也是一任自然的一个字例。上下的笔画本来比较紧致,就不要放大他,中间的常横是主笔,稍微做一些放开,整个字的势态便很不一样,显得很精神。
这就是收放的技巧,其实收放的技巧,与疏密变化的技巧很想似,我们在下一节课讲解疏密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