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写给爸爸……
文/蒋春玲
父亲节,
给我爸发了一个红包,
祝他节日快乐。
洋节,
估计他是不知道的。
但是有红包收,
他应该还是高兴的。
回复我说,
爸爸很开心……
自己年近不惑
父亲也越来越老了。
近两年,
因病住院过几次。
年轻时候的他
高大,帅气,强壮,无所不能。
为我们做玩具,
给我们做好吃的,
带我们疯玩。
回忆里,
有他同时背着我和弟弟,
趟水过河的记忆。
也有早上不想起床,
他把我从被子里哄起来,
拿胡子扎我脸的场景。
那种没有原则的宠溺和娇惯,
我相信,
每一个做女儿的人,
小时候都曾经感受过。
以致于,
长大以后,还是很怀念那种感觉。
小时候我比较喜欢爸爸。
也和他比较亲。
因为小时候觉得我妈爱唠叨,
让我对她敬而远之。
加上,找我爸要钱比较好要,
要就给,从不问为什么,
有时候还多给。
我妈就不一样了,
定会问个底朝天。
我爸属于有一定文化知识的人,
虽然没有上高中,也没有上大学,
但是他爱看书,爱学习。
小时候虽然生活在闭塞的农村,
家里也是会有很多书的。
有接气的,
关于养鸭养鸡养鱼之类,
也有比较风雅的,
唐诗宋词,四大名著,小说杂志……
爸爸还会玩一些乐器,
笛子,二胡,小提琴,
都可以玩出来调调,
虽然玩得不精,
但调剂生活是够了。
我的一些乐理知识,
都是他小时候教我的。
有钱的时候,
我爸就会很开心地唱歌,
看他沉默了,
估计就没有钱了。
我小时候生活的那个村子,
人不多,
但是和大多数农村一样,
因为眼界格局的问题,
大小矛盾还挺多。
动不动就会有人
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吵架,打架。
我对一些事情还有一些印象,
那样的场面其实是挺难看的。
我爸一个外地人,
因为我妈,
在我们村落户了。
在村里免不了受排挤。
但是他很少计较,很少和他们吵架。
多数时候,
呵呵一笑,小事化了,就那样过去了。
我觉得,不是他怂,
是他不屑于与他们计较。
爸爸对老人很孝顺,
对外公外婆,爷爷奶奶都挺好。
即使钱紧张的时候,
也会尽量给他们钱花。
爸在我们那片其实还挺有名的,
他做饭好吃还爱创新。
有红白喜事的时候,
会有人请他当大厨,
我也会跟着他去混吃混喝。
他在厨房忙碌,很热,
额头上汗多的时候,
用食指弯成勾,
把汗刮掉。
还会在脖子上搭一条毛巾用来擦汗,
他汗多,
毛巾一般都是湿的。
在农村,
除了种地,
爸爸还会做一些其它的事情,
养鸡,养鱼,养鸭子,
烧砖,烧瓦,烧石灰,
他都干过。
虽然挣钱不多,
但是重在折腾。
后来,有机会,
进了政府机关工作,
一直当公务员至今。
我一直觉得,
父亲是孤独的。
他虽然与我妈生活在一起,
但是实际上所想的,
所在意都不在一个层面上。
就像他与村里人的关系。
虽然也在一起吃吃喝喝,吵吵闹闹,
但是,他身上,
多少带有一些文化人的那种傲骄与清高。
我也不知道这样去描述对不对。
长在以后,
离家上学,工作,
跑得越来越远,
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
如他所说的,
只要你跑得动,
你去西藏都可以。
爸爸很少管我,
可能也是我从小懂事,
不怎么需要他操心。
连找了男朋友,
准备结婚了,
说带回去让他过目一下,
他居然说:
你看中的人,错不了,我放心……
但是在把我交给老公的时候,
他和老公说:
我女儿从小没有受过什么委屈,
是在家人的娇惯下长大的,
所以脾气有些不太好,
你多让着她一些,
别与她计较……
是不是每个父亲在嫁女儿的时候,
都是这样的,
怕她受委屈,
怕她不能再在自已的庇护下成长,
怕她受伤的时候没有地方诉说。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
与爸爸越发疏远了。
没事不打电话,
也不像别的人那样,
微信视频聊天。
中国人的习惯吧,
不习惯去表达。
一天,
登久不上的邮箱,
看见很久以前的爸爸发来的一封邮件:
开头是:看了很心酸。
里面的链接说的是
燕郊上班族早起排队等公交的事情。
他很少和我打电话,
但是,
一直在默默地关注着关于我们的点点滴滴。
他不会说爱,
虽然眼巴巴地盼着你回去过年,
但是,等你回去以后,
他表现得波澜不惊,
依然淡定地早出晚归。
但是,
他记得你喜欢吃的菜,
起个大早去市场买回来,
吃的时候恨不得全夹到你的碗里。
父爱,
从来都是克制与理性的。
不代表不热烈。
父亲节,
想告诉爸爸:
我爱您!
虽然我也给您买酒喝,
但是希望你少喝一点,
多锻炼,
身体棒棒的,
以后才能做个帅帅的老头。
您,
永远是我最爱的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