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的自然笔记》-259【山麻雀】
汾河生态之观察
山麻雀
河流是所有生命的依赖,鸟儿无论迁徙还是觅食、活动都喜欢在这里舞动。
流淌在心中的不止有孤独与渴望,更有希望与梦想。
山麻雀的出场是在5月,也算是一种必然相遇吧,因为桥是我在春天观察鸟类必经的。一次看到有亲鸟嘴中叼食站立桥头,我便远远停车用望远镜开始观察。果然他们的巢就在那些断裂的铁管中,他们居然占据了全部的断口,不足20米的范围就有4处他们的巢。
他们体长13-15厘米。与我们身边活跃的树麻雀相似,但色彩比家麻雀较鲜艳。其雄鸟上体栗红色,背中央具黑色纵纹,头棕色或淡灰白色,颏、喉黑色。雌鸟上体褐色具宽阔的皮黄白色眉纹,颏、喉无黑色。活动范围也较大。他们的繁殖行为却与家麻雀雷同,巢的选择多样,在山坡岩壁天然洞穴中,也在堤坝、桥梁洞穴或房檐下和墙壁洞穴中,也有报告在树枝上营巢或利用啄木鸟与燕的旧巢。而我拍摄到的是在一处桥梁的铁质管状的扶手中。
或而是雄鸟或而是雌鸟,他们基本上是轮流回巢喂食。可能是人们经常通过的缘故,小鸟是不会露头的。最多在亲鸟回来时发出轻微的鸟啼来证明他们的存在。我选择着缓慢靠近的方式,把车停在了一处较为理想的拍摄机位。
不需要下车,因为桥宽的缘故,距离已经很近。我的到来也影响了亲鸟的回来。一开始他们总是站在较远的树枝上,或左或右的飞行,停留来观察着我的存在,我知道他们是不满意的,但是又显得无奈。足足有近一个小时的观察,雌鸟一定是因为担心幼鸟的心超越了自己的安全,他犹豫着先落在较远的铁管上,然后眼睛紧盯着我开始慢慢靠近。而这时的雄鸟依然在我左右飞行移动,想吸引我的注意力来掩护雌鸟的回巢。
我看着他们的配合会心的笑着,同时也避开了雌鸟的目光,给他更大的信心。终于他们放弃了对我的警惕,放任着我的存在以及拍摄时的快门声音。我们开始和谐起来。整整一个下午,我们一直陪伴着。我拍摄的并不多,大多以观察为主。其实也是想尽可能的少些干扰,让他们熟知我并无恶意。
当我第二天再回到同一机位的时候,他们居然没有再犹豫我的回来,坦然继续着辛勤的哺育。有资料显示,山麻雀类具有很强的记忆能力,甚至对于救护过他们的人类在好长时间内都会有感恩的行为。仅仅是一个下午的时间,我的行为便被他们记忆,没有了丝毫的警惕。甚至我的偶尔下车都不会惊扰,亲鸟就站在不远处耐心的等待。没有丝毫的惊慌,当我刚刚上车他们就钻入了巢中。更有意思的是,对于我放在附近的食物,他们只是有些怨怪的看我几眼,然后便不停的叼起抛到远处。看来我们认为的好处并不一定会是他们需要的。
感谢您抽出
·
来阅读此文
大山也期待您的关注
这将是我坚持行文最大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