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最多的热搜,拼最狠的爹 | 一周脱口秀

大家好,我是suki。
一周之内,热搜换过几轮,资讯铺了满屏,但很多事情单聊没必要,错过又可惜。
索性,我们放在一起,集中火力,精确打击。
话不多说,直接开始吧。
他们来了,他们带着热搜又双叒叕来了。
我们都知道,现在明星结个婚,不屠版一个星期以上,婚算是白结了。
但是像向佐郭碧婷这样,从相识、相知、相恋,到求婚、订婚、结婚,全程被热搜和真人秀直播的。
还是头一回。
甚至婚前体检这么私密的过程,也照样暴露在镜头面前。
仿佛没有观众,他们的关系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真人秀上的越多,给人的感觉越假。
《我家小两口》有个名场面,向佐求婚郭碧婷时一脸真诚地表白:
“我不知道会不会大富大贵,跟着我可能有点苦。”
此时,向太指间那几斤重的翡翠钻戒,光芒变得过分刺眼。
这话,该配合演出的郭碧婷,听后都没忍住。
一边大笑不止,一边瞎说大实话:“我觉得我们很像在做真人秀。”
差点让陷入深情表演无法自拔的向太子,下不来台。
更妙的彩蛋,其实在画面右上角的说明:
“家人悄悄拍摄的求婚视频,首度公开。”
注意,是“家人悄悄拍摄”,不是节目组的剧本和隐藏摄像头哦。
就是“家人”偷拍手法过于魔幻,近、中、全景不停切换,还不会被发现。
但换个角度想也对,节目组对向太来说,差不多就是她雇来的婚庆摄像。
从亲子真人秀《最美的时光》,跟到情感真人秀《我家小两口》。
见证他们从擦出爱的火花,到步入婚姻的殿堂。
几个月后,婚庆摄像师拍摄的爱情大电影,可TM迎来大结局了。
不过也不一定。
只要他们愿意,这大电影随时可以推出《爸爸去哪儿》、《妈妈是超人》等续集。
郭碧婷曾透露,自己刚跟向佐在一起时,工作起来常常忘记已经有男朋友这回事。
明星都太忙了,大概只有在真人秀里,他们才有时间好好谈恋爱。
而且谈着恋爱就能把钱挣了,把光曝了,把粉吸了,怎么看都是一门划算的生意。
▲观察室里的大老师,早已一语道破天机
也难怪演技再差的明星,在恋爱真人秀里,仿佛打开了任督二脉,表演自然不露痕迹。
21年前,楚门在海天尽头触摸到的那面墙壁,让我们一窥资本和媒介时代,对一个活生生个体的操纵隐喻。
你真实生活的三十年人生,结果只是供大众观看的现场直播。
幕后boss劝诫出走的楚门,我为你精心打造的世界,才是属于你的世界。
“以防我再也看不到你们了,先预祝你们午安和晚安。”
楚门回以自己的经典开场白,最终走出了那扇间隔真实与虚假的禁锢之门。
然而在这个真人秀和直播的时代,我们沉溺于观看他人,也渴望被他人观看。
与真实、复杂、孤独的现实相比,越来越多的人,又心甘情愿地回到楚门的世界中去了。
犹记得杜琪峰请辞金马评审团主席时,理由是“与电影投资方的制作合约所限”。
虽孚了众望,但为保饭碗,大家都可以理解。
直到新片消息一出,众人目瞪口呆:
“退出金马,为了这片?”
杜琪峰执导、韦家辉编剧,暌违多年的雷霆组合,结果只是在为向佐抬轿。
运动题材,爱情喜剧,绝对男主,《我的拳王男友》无疑是为向佐量身制作的。
既可发挥向佐的身材优势,又能在戏路上适时转型。
趁着结婚热度,积压了一年多的电影项目伺机上市。
在肌肉猛男不吃香的现状下,于是真人秀、电影双管齐下,转型铁憨男友。
向氏夫妇这招组合拳,出得可谓精准有力。
唯一不足的地方可能就是,女主不是郭碧婷。
除了这部电影,杜韦联手的《捉妖天师》也是一部“向佐特供”的人情之作。
这是2016年,继《向佐传奇》(又名《封神传奇》)之后,中国星再次投资的一部明星特效大片。
网传由巩俐、刘德华和向佐共同主演,向佐饰演刘德华的徒弟,两人一起大战外星妖怪。
杜琪峰的徒弟郑保瑞还透露,《捉妖天师》某种意义上算是《大只佬》的续集。
加之那时巩俐刚和郑保瑞合作过《三打白骨精》,于是我大胆地推测——
这部电影讲的是初代大只佬刘德华带着二代大只佬向佐,三打外星人巩俐的故事。
时间过去两年,《捉妖天师》还没有任何动静。
没啥想说的,就希望它黄了吧。
这几年来,为了资质平平但又身怀明星梦的儿子,向氏夫妇振臂一呼,整个电影圈的大咖都成了替两人捧崽的打工小弟。
世纪之交的银河映像,为了养自家作者电影,曾为中国星拍摄了大量的商业片。
现在拍摄对象从卖座大明星换成亲儿子向佐,银河映像的天才们依然摆脱不了为资本家做长工的宿命。
向氏夫妇有这个资本,不如继续投资艺术家拍《黑社会》这样的真正好片。
电影太珍贵,不适合送给儿子当玩具。
真正的爱情,不是在镜头前展示一切甜蜜细节,试图让观众相信童话。
而是只要两个人站在一起,你就可以脑补他们私下在一起该有多妙不可言。
本次艾美奖上,《伦敦生活》的女主——菲比·沃勒-布里奇,成了最大赢家。
凭借《伦敦生活》揽获了艾美奖喜剧类最佳编剧最佳女主角
同时还是《杀死伊芙》的编剧和制片人。
更让人惊喜的是,当晚陪伴在她身边的,竟然是奥斯卡最佳影片《三块广告牌》的编剧和导演——马丁·麦克唐纳
这俩人竟然是一对???
天才情侣什么的,简直引起极度舒适。
因为它让我们联想到的平等、尊重、懂得,是爱情中我们最该拥有却也最难拥有的核心特质。
而且它也暗合了女性主义的叙事期待:
在爱情中,女性不需要仰望男性,而是可以与他们并肩前行,各自闪光。
三座艾美奖在手,菲比如今成为了美剧圈身价最高的女编剧。
作为一个聪明、美丽、风趣且成功的女人,菲比自然而然成为了一位女性主义代言人。
但在她的作品中,女性主义并不表现为体面与光鲜,像Fleabag,反而是个“一团糟的女人”。
破碎的原生家庭,尴尬的亲友关系,约炮、说谎、偷东西,随时准备将身边人弄得不愉快。
Fleabag把所有情感的缺憾,都隐藏在她的狡黠、恶作剧与满不在乎背后。
《伦敦生活》第二季里,体贴、智慧又迷人的神父上线,出现在Fleabag的生活中。
他们相互试探、拉锯、接近,成了黑暗中唯一可以辨识对方灵魂的人。
当我们以为神父会是救赎Fleabag的那个人时,他最终选择了安全的信仰。
那句令人心碎的“I love you,It will pass”,还是将爱情故事导向了失意的结局。
也许,经历过、破碎过,再自我缝合,这才是生命的常态吧。
《伦敦生活》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弗兰西丝哈》、《送我上青云》这类片子。
它们用丧式喜剧的手法,举重若轻地道出女性的各类困境。
让你笑完她们的失态与窘迫后,随之感受到的是更为悠长的悲情与痛苦。
正如有人评价菲比的那样:
她善于让人发笑,这样她的悲情感就可以暗藏其中了。当她的观众被各种台词、桥段分散注意力时,她却已经在他们心灵深处的黑暗中偷偷游荡了。
日前《脱口秀大会》第二季收官,“炸场王”卡姆获得了“脱口秀大王”。
在大部分观众眼里,这是众望所归。
因为卡姆自燃自嗨的风格,没别的,上来就是让你“一顿爆笑”。
“班集体no”、“卡姆,我喜欢你的幽默,再见”、“哎,我梦到过这段”、“黑板一顿暴擦”、“沙河走了走了沙河”......
几乎每场,卡姆都能贡献无需上下文就能洗脑的爆梗。
但也有人觉得卡姆的段子没营养、没结构、没主题,一顿爆笑之后发现什么都记不住。
这样简单粗暴的段子,too young too simple。
像建国、呼兰、庞博、思文他们这样,努力赋予段子意义,给人会心一击,才是高级的脱口秀。
于是本季“大王”的归属,让观众都思考起了一个问题:
脱口秀究竟是搞笑重要,还是深刻重要?
就目前而言,我觉得还是搞笑优先的好。
因为深刻也没深刻到哪里去。
我们都知道脱口秀是源自西方国家的单口喜剧。
国内弄出动静来还是从2012年王自健主持的《今晚80后脱口秀》开始的;
《吐槽大会》的走红,则让脱口秀逐渐形成气候,线下剧场的表演也开始培养起一批稳定的观众。
在西方这是一个政治性非常强的语言艺术,批判社会、设置公共议题是非常核心的功能。
进入国内后便自动演化为带着镣铐跳舞的娱乐节目。
骂社会愤青了,骂别人过分了,自嘲才是最有效也最安全的做法。
国内观众自然形成了一种固定认知:“脱口秀不搞笑,那不就搞笑了吗”?
这个问题,其实很像电影的商业性和艺术性之争
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没有谁该被优先创作的问题,重要的是让擅长的人各展所长。
至于最后谁更能得到大众青睐,这是市场的问题。
商业性也并不低级,它是基础,做艺术电影的人也得先吃透商业规律。
卡姆的灵动表演,就像是商业电影里面强调的视觉感染力;
其他人试图达到的段子深度,就像是艺术电影中的文学性内涵。
只是在跨越到“艺术性”的前提下,夯实一下“商业性”的基础也是很有必要的。
毕竟,站在台前,首先还是一个演员的身份
其实对比一下国内外单口喜剧人的表演功力,就可以发现,脱口秀并非只是动动嘴皮子把段子讲出来那么简单。
搞笑太难了,真的太难了。
它要求你有天才一般的创作力,疯子一样的表演欲。
无论哪边掉链子,你就会在搞笑的事业道路上,把自己给整抑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