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砂薪火传承:乌梅丸加减治疗心系疾病验案体会

后备传承人简介

李晓,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心内科副主任。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丁书文传承工作室负责人,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山东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根据冠心病心绞痛的不同发展阶段和病变特点,采用恰当的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预防和治疗。擅长采用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高血压病、心肌病、心肌炎、心律失常、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心脏神经官能症等,均取得较好疗效。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国家科技部课题1项、山东省中青年优秀科学家基金1项,山东科技发展计划1项。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获山东省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项,山东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山东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出版著作5部,发表论文50余篇,SCI收录论文3篇。专业特长:擅治冠心病、心力衰竭、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肌炎、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脏神经官能症等。

乌梅丸加减治疗心系疾病验案体会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 李晓

乌梅丸为《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中的名方,其病机关键在于阴气渐消,阴尽阳生,若阳气虚衰而致阳气难复,阴阳之气不相顺接,患者常表现为寒热错杂,四肢厥冷,躁动不宁。笔者学习顾植山教授采用乌梅丸治疗验案及经验后【1、2】,深受启发,在常规中西医药物治疗心系疾病效果不明显时,采用该方治疗,取得显著疗效。现以乌梅丸加减治疗心系疾病验案七例,以供同道探讨。

病案1 乌梅丸加减治疗高血压病案

曹某,女,54岁,高血压病史10年,患者诉阵发性头痛、眩晕反复发作,平素自服拜新同(硝苯地平)30mg qd或可力洛(贝尼地平) 4mg qd,血压控制一般。近三个月血压持续在170-180/110-120mmHg左右,降压药物控制效果不显,症状较前加重,阵发性头痛,巅顶及后枕部为主,头晕耳鸣、耳部疼痛,目赤,心下胀满,乏力,四肢厥冷,恶寒,少气懒言,口干,饥不欲食,失眠,夜晚心中烦躁,不得入睡,近来夜间凌晨1时至3时常胸闷而醒,测血压:180/120mmHg,伴心烦,牙关发紧。舌淡红有瘀斑,脉沉紧。遂于2013年1月26日来我处就诊。首诊考虑为阳气被郁,血行不利所致,治宜温经散寒,养血通脉。方用当归四逆汤合交泰丸加减:当归12g,白芍20g,桂枝15g,细辛3g,通草9g,炙甘草10g,天冬15g,黄连12g,肉桂6g。

二诊诸症未得明显缓解,仔细分析病情,患者巅顶疼痛为厥阴经巡行部位,四肢逆冷,并且每日下半夜1时至3时发病,为厥阴经病变欲解时,故考虑为厥阴经病变,上寒下热,遂采用乌梅丸加减:

乌梅20g,细辛3g,肉桂9g,黄连12g,黄柏9g, 党参30g,炮附子(先煎)9g,花椒9g,山萸肉12g,白芍30g。服药六剂后,四肢转温,头痛已无,眩晕减轻,血压稳定在150/80mmHg左右,继服数剂以巩固疗效。至此取得良效,笔者也感惊奇,既往中药治疗高血压病,多从平肝潜阳治疗,而本方中细辛、肉桂、附子、花椒之品皆属温热之品,常常是高血压病治疗禁忌,却取得疗效,深感经方之妙用。

病案2 乌梅丸合炙甘草汤加减治疗扩心病、心律失常案

于某,女,51岁,2013年10月3日初诊,扩张性心肌病10年余,频发室性早搏10年余, 服倍他乐克、科素亚等常规西药,中药常用益气活血方药及炙甘草汤加减,症状有所控制。近来症状加重,早搏频发,心悸,乏力,气短,畏寒肢冷,耳鸣,常常在凌晨2-3时因阵发胸闷心慌而醒,醒来自觉心跳有间歇感,心慌,口苦口干,纳一般,眠差,二便调。面色暗,舌质淡暗,苔薄白,脉沉。心电图示:频发室性早搏、 ST-T改变。患者病情夜间2时至3时加重,且病情缠绵不愈多年,“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夜间1时至7时均为厥阴主时,此时阳气欲张,阳气虚衰而阴阳之气不相顺接,阳气未复,则胸阳失于温煦,故胸闷、心悸加重。以乌梅丸合炙甘草汤加减:

乌梅30g,细辛3g,桂枝30g,黄连10g,当归12g,党参30g,干姜6g,炮附子(先煎)9g,麦冬30g,熟地黄30g,麻子仁9g,黄芩15g,六剂而平,再六剂,畏寒肢冷、耳鸣等得解,复再饮数剂以善后。

病案3 乌梅丸加减治疗PCI、搭桥术后案

刘某,男,68岁,2013年3月20日初诊,PCI术后7年余,搭桥术后4年,术后患者仍屡感胸闷气短,近5个月来,自感症状频发,劳累后加重,常于凌晨1时至3时胸闷憋喘而醒,伴冷汗大出,气短,心率加快,后背发冷,肩背发紧,口干,下肢冷,大便干。舌暗红,苔薄白,脉沉。患者多在凌晨1时至3时发病,兼见下肢冰冷,汗出,口干,大便干结等寒热错杂症状,以伤寒厥阴病论治。方选乌梅丸加减:

乌梅30g,细辛3g,肉桂6g,黄连10g,当归12g,党参30g,干姜9g,炮附子(先煎)9g,川楝子9g,黄芩12g,生黄芪30g,葛根18g。服药五剂,胸背不适明显好转,再进六剂,四肢转温,已无胸背不适之感,后改以益气活血治疗,以巩固疗效。

病案4 乌梅丸加减治疗高血压、冠心病案

付某,男,61岁,冠心病史4年余,高血压病史10年余,2012年6月20日初诊,平素服用波依定降压,血压控制在130/90mmHg左右,近日又感胸闷,胸痛,饱餐及劳力后胸痛明显,全身乏力,气短,口苦口干,夜间明显,怕冷,近2、3日来凌晨2至4时阵发胸痛,服各种中西药效不显,血压也升高至150/100mmHg,舌胖大舌质淡暗,苔黄白厚腻,脉弦细按之无力,纳可,眠差,二便调。心电图示:ST-T改变。患者老年男性,年过半百阳气自衰,胸阳失展,气机不畅,痰瘀互阻心脉闭阻,发为胸痹,尤其以夜间2时至4时发作明显者,此为阳气来复之时,而阳气未复,则胸阳失于温煦而发为胸痹,方选乌梅丸加减:

乌梅30g,黄连12g,黄柏15g,当归15g,党参20g,川椒15g,干姜12g,炮附子(先煎)10g,黄芪30g,葛根18g,川芎15g,冰片0.2g(冲) ,三七粉3g(冲),防风6g,羌活12g,六剂。方中以黄芪加强补气,葛根、三七粉活血,冰片化痰开窍,防风、羌活辛散行气。

二诊胸闷、胸痛明显减轻,睡眠改善,复查心电图:大致正常心电图。观其舌体胖大,舌质淡暗,苔腻微黄,故加泽泻20g,白术20g 以健脾利水渗湿,继服六剂,患者诸症消失,血压也随之下降,控制在正常范围。

病案5 乌梅丸加减治疗扩张性心肌病案

高某,男,68岁,高血压病史40年余,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年,高脂血症1年余,曾因扩张性心肌病反复三次入院治疗。患者阵发性胸闷、心慌、气短4年余,加重伴乏力7天,遂于2013年10月10日又入院治疗,患者阵发性胸闷、憋喘,平卧时加重,每日晨起5时尤甚,肢冷,常冷汗淋漓,心慌,乏力气短,晨起咳嗽,咳吐黄白色痰液,口干,不思饮食,失眠,小便不利,下肢凹陷性水肿,大便调。西医诊断为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多次住院,此次较重,患者及家属比较担心。患者忧心忡忡,愈觉心烦,方拟真武汤加减以温阳利水:

炮附子(先煎)10g,茯苓30g,白术30g,白芍15g,干姜6g,麦冬30g,黄芪30g,杏仁9g。西医常规抗感染,利尿剂、硝酸酯类、硝普钠,西地兰等方案治疗,体重由85公斤降为76公斤,出入量大致平衡,体征虽好转,但症状无明显减轻。仔细回顾患者病情变化,由于心衰病反复入院,常规用药已不能有效解除胸闷、憋喘的症状,长期大量应用利尿剂,已伤及阴液,单纯用真武汤等温阳利水的方剂效果并不明显。患者畏寒肢冷,下肢水肿,咳喘黄痰,久病阴阳失调,寒热错杂,故拟乌梅丸加减:

乌梅30g,细辛3g,桂枝20g,黄连12g,黄柏9g,当归15g,党参20g,干姜9g,炮附子(先煎)10g,白芍15g,杏仁9g,麦冬30g,仙灵脾12g。用此方后第二天,患者晨起5时胸闷症状明显缓解。六剂后症状明显好转,但仍汗出明显,于上方加黄芪20g,白术20g以固表止汗,山茱萸12g以收敛止汗。患者阵发性胸闷、憋喘、咳嗽明显减轻或消失,平卧时已无胸闷,心慌、乏力、气短、口干、汗出、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等症状均消失,纳眠可,二便调,患者及家属如释负重,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十分满意。

病案6 乌梅丸加减治疗冠心病并下肢抽筋案

孙某,女,68岁,冠心病(胸痹)多年,2013年10月30日初诊,患者近来自述阵发性胸闷、刺痛,连及后背痛,服各种西药及中成药效果不明显,伴有心慌,气短,懒言,四肢冷,失眠,心烦急躁,最近常常下半夜下肢抽筋,不思饮食,口干,二便调,面色白唇暗红,舌质暗红有瘀斑,舌苔薄白,脉弦。心电图示:大致正常心电图。下半夜1时至3时为肝经的循行时间,病入厥阴,肝失条达,“肝主筋”,无以濡养,下肢抽搐,证属厥阴,方选乌梅丸加减:

乌梅30g,细辛3g,桂枝12g,黄连12g,黄柏9g,当归12g,党参20g,生黄芪30g,葛根18g,三七粉3g(冲服),元胡30g,川芎12g,6剂水煎服。方中加入生黄芪、葛根、元胡、川芎为活血化瘀、行气止痛,针对胸痛背痛。

二诊时,下肢已无抽筋,胸痛症状减轻,但仍觉四肢乏力,观其舌质淡红舌苔薄白,无热象,便加入炮附子9g,以合乌梅丸方义,另加知母20g,升麻6g,柴胡12g合升陷汤之意,再进6剂,三诊时诸证平妥。

病案7 乌梅丸加减治疗冠心病并不安腿综合征案

于某,男,75岁,冠心病病史5年,陈旧性心肌梗死3年,高脂血症3年,痛风性关节炎5年平素阵发胸闷,乏力,门诊及住院多次,间断服用中药及西药后症状能够缓解,病情缠绵,最近劳力甚感胸闷,眠差,1周来,常常下半夜因下肢紊乱不适而醒,自述两下肢酸胀无处安放,感心中不适,心烦懊恼,不得入睡,舌紫暗苔黄腻,脉弦。遂于2013年10月30日又来就诊。病人胸痹多年,此次胸痛不明显,但是觉下肢紊乱难耐,考虑下半夜厥阴主时,肝主筋,肝气不得生发疏泄,故下肢紊乱,不适难耐,仍从厥阴论治,试投以乌梅丸加熟地、山萸肉、白芍滋补肝阴,柔筋止痉,拟方:

炮附子(先煎) 6g,桂枝 15g,细辛 3g,干姜9g,党参 30g,黄柏 15g,黄连 12g,当归12,乌梅 30g,熟地 20g,山萸肉 12g,白芍 15g,6剂水煎服。

二诊患者喜极而告,云服第4剂即感下肢紊乱明显缓解,睡眠改善,胸闷也随之好转。病人年高体弱,久病缠绵,此次发病虽然没有明显胸痛,但两阴交尽,而厥阴风木不得疏泄,不能柔筋,故觉下肢不适,投以乌梅丸效果显著。

按:“辨象 - 辨时 - 握机”是顾植山教授采用乌梅丸治疗各种疑难杂病的思维方法【2】,认为厥阴属阴气渐消,并合于阳,故为阴之“阖”。乌梅丸所主治之厥阴病病机为:枢机不利,阴阳气不相顺接;病象为:寒热错杂。厥阴病欲解时为丑时至卯时,这段时间正值阴气将尽,阳气初生,证属厥阴【3、4】。以上七则心系病案,冠心病、心肌病、心律失常,均是病重久病,病势缠绵,常规的中西医药物治疗效果不显著,同用乌梅丸加减,收到良好效果。笔者临床体会如下:

一、乌梅丸证发病多在厥阴病变欲解时, “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即下半夜1时至7时。从丑至卯上,这段时间正值阴气将尽,阳气初生,证属厥阴,故常有在下半夜出现或加重的特点。此时虽为欲解时,但阳气虚衰,正气不能解,故此时可与乌梅丸药物辅助,以助其解。

二、乌梅丸证病机为阴阳之气不相顺接,病象均为寒热错杂。《素问·至真要大论》强调 “审察病机,无失气宜”,“帝曰:厥阴何也?岐伯曰:两阴交尽也。”故病至厥阴,两阴交尽,由阴转阳,若阳气不能来复,则阳气难出,导致阴盛阳衰。若阴阳两气不相顺接,则阴阳失调,《诸病源候论》云“阴阳各趋其极,阳并与上则热,阴并与下则寒”,故寒热错杂。故患者常有以寒热错杂,虚火上炎为兼次证,如四肢厥冷,巅顶疼痛,口干,心烦失眠,躁动不宁等。

三、从本文7则病案分析,阳气不能来复,则胸阳不得辅布,故胸痹心悸加重。另各有两例属高血压、下肢紊乱抽筋等厥阴肝经病变。笔者认为,厥阴肝为风木之脏,主藏血而内积相火,性喜条达,功值疏泄。厥阴生理为由阴出阳,和风以生,其应于肝,则阴阳相贯,阳输阴布,风和木达,水火调匀。病入厥阴,则肝失条达,阳亢风动,表现为血压升高,或者肝不疏泄,筋膜不得濡养,发为挛急不适。

笔者体会,只要明确判断其证属厥阴,阴阳失调,寒热错杂,皆可使用乌梅丸加减,取得异病同治之功。柯琴在《名医方论》云:“肾者肝之母,椒附以温肾,则火有所归,肝得所养,是固其本,肝欲散,细辛干姜辛以散之,肝藏血,桂枝当归引血归经也,寒热杂用,则气味不和,佐以人参,调其中气。”。乌梅丸重用乌梅,酸平,入厥阴肝经,是伏其所主。细辛、干姜、附子、蜀椒、桂枝以温下寒,人参、当归益气养血,以辛甘之品以助阳复,黄连、黄柏以清上热,全方酸苦辛甘并投,寒温兼用。因此全方从厥阴病机立法,因症增损,寒温同施,诸药相伍,搭配得当,故可奏效。

参考文献

【1】谢平安,顾植山乌梅丸治验,中国中医药报,2010 年,6 月14 日,第 004 版

【2】老膺荣,唐泽彦,蒋俊民.学习顾植山“辨象 - 辨时 - 握机”运用乌梅丸体会[J].新中医, 2013,45(7):196-198.

【3】 顾植山.从五运六气看六经辨证模式[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21(8):451-454.

【4】顾植山.从阴阳五行与五运六气的关系谈五运六气在中医理论中的地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12(6):463-466.

-------------------------------------------------

(0)

相关推荐

  • 读书笔记:几例寒热错杂医案

    2021-09-18 寒热错杂1 冀某,女,54岁,工人.1993年9月17日初诊.寒热往来五年余,昼则如冰水浸,自心中冷,寒不能禁;夜则周身如焚,虽隆冬亦必裸卧,盜汗如洗.情志稍有不遂,则心下起包块 ...

  • ▲伤寒论之厥阴病治则 方药 总论

    厥阴病:主要表现为寒热错杂和厥热胜复. 若阴寒极盛,阳气不续而先绝,则病情危笃: 若阴寒极盛,但阳气尚能与之抗争,则呈阴阳对峙,寒热错杂的证候. 一.厥阴病证型分类: a.厥阴病上热下寒证:消渴,气上 ...

  • 医案智慧 | 乌梅丸治验三则,临床有大用

    导读 乌梅丸并非是蛔厥的专方.李士懋老师著云:"乌梅丸集大建中汤.四逆汤.当归四逆汤.泻心汤等诸方义于一方,具扶阳调寒热.调阴阳臻于和平之功效.若囿于驱蛔.下利,乃小视其用耳".作 ...

  • 草药治验 乌梅

    记得在我12岁时,有一天晚上有位患者来叩门,诉腹痛甚,家父详查后,先以银针刺之,并嘱我以醋1碗,花椒1把,乌梅5个,玄胡9g,赤芍.白芍各12g,共煮,随煮随令患者服,针出药尽痛止.这是我第一次在父亲 ...

  • 《陈潮祖医案精解》——水肿(三)

    刘某,女,92岁,2003年2月10日初诊. 患者因双下肢水肿1个月余就诊.刻诊:双下肢轻度水肿,伴双下肢不温,头部发热,汗出,神疲乏力,大便稀溏,小便短少,舌尖红,舌体胖大,苔薄白,六脉沉细数. 陈 ...

  •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心系疾病验案举隅

    <伤寒杂病论>曰:"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该方是论治少阳病兼表里三焦俱病之方[1].方由柴胡.龙骨. ...

  • 温胆汤加减治疗广泛性焦虑症验案举隅

    焦虑症以广泛性和持续性焦虑或反复发作的惊 恐不安为主要特征, 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肌肉 紧张与运动性不安, 临床分为广泛性焦虑障碍和惊恐 障碍两种形式.广泛性焦虑症又称慢性焦虑症, 是焦 虑症最 ...

  • 冯世纶【小柴胡汤】加减治疗面瘫耳聋验案

    [病例验案]阎某,男,52岁.2010年4月9日初诊.患者因出差劳累后又吹空调,于一天前突发左侧面瘫,左耳疼痛.听力减退.诊见:左侧面瘫,口向右歪,左眼不能完全闭合,左耳疼痛.蒙堵感,左耳听力减退,口 ...

  • 张锡纯【升陷汤】加减治疗喘不能卧验案

    [验案追踪]某男,年二十余.因力田劳苦过度,致胸中大气下陷,四肢懒动,饮食减少,自言胸中满闷,其实非满闷,乃短气也.粗人不善述病情,往往如此.医者不能自审病因,投以开胸理气之剂,服之增重.又改用半补半 ...

  • 【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夜晚瘫痪症验案

    [典型病例]张某,男,57岁,1981年5月10日来诊.患者自1980年8月中旬起,自觉周身酸困.乏力,并未介意.同年10月8日出现夜晚瘫痪症状,从10点开始个四肢软瘫,不能活动,不烦不燥,神志清楚, ...

  • 柴胡白芍逍遥散加减治疗乳腺增生病验案

    [案例追踪]郑某,女,41岁,三门峡人,就诊于2008年10月.诉:双乳房疼痛.结肿块8年多,曾经多方内服外用治疗,病情时轻时重,初始每逢月经前,生气后加重,现已无明显变化.两年前曾在某院以重度囊性增 ...

  • 经方【柴胡白芍逍遥散】加减治疗乳腺增生病验案

       [案例追踪]郑某,女,41岁,三门峡人,就诊于2008年10月.诉:双乳房疼痛.结肿块8年多,曾经多方内服外用治疗,病情时轻时重,初始每逢月经前,生气后加重,现已无明显变化.两年前曾在某院以重度 ...

  • 【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胸闷气憋验案

    [案例追踪]李某某  女 48岁.人白胖,中等个子,最近一段时间走路上楼发喘,胸闷气憋,微咳,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饮食二便,月经基本正常,脉象沉滑兼濡,舌淡苔白. [中医辨证]久病及肾,阴阳两虚. [ ...

  • 【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各种腰痛验案举例

      [身痛逐瘀汤]出自<医林改错>,由秦艽.川芎.桃仁.红花.甘草.羌活.没药.五灵脂.香附子.牛膝.地龙.当归组成,从[桃红四物汤]加减化裁而来.功效活血行气,祛瘀通络止痛,主治气血痹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