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阳伞下,遮不住的性别
前几天,学吧的群里发了两则有关“寻找伞友”和“滴滴打伞”的消息,觉得很是有趣。昨天学吧又发了一篇相关的文章《男生为什么不能打洋伞?》,讨论此事。遂凑一热闹,权作为抛砖引玉。对此分析的角度很多,这里只从性别视野来说几句。
男生借征友或滴滴打女生伞,至少透露出两个性别规则:① 女生适合打伞遮阳;② 女生适合被男生呵护。针对第一点,我们发现与打伞类似,还有护肤/化妆这类传统中有且仅有被认为女性适当的行为,正在吸引男性消费者的关注与投资。大家对此的真实态度如何?问了问同学与群友,表达至少可分为三类:
一是完全反对,认为男生那样做显得“娘”或“gay”;
对“娘”与“gay”的污名,既是对无法分类(似男非女)的拒绝,也传递出厌女之情结。
二是可以理解,这得益于时代的开放与包容之风尚,如:
“我觉得现在的社会性别已经和传统意义上的社会性别相去甚远了,解构再建构是必然的”
“日韩好多小哥哥都化妆”
“没问题,性别本来就是建构的,而且没人规定男生不能精致”
“能接受 描个眉 打个底 普通男明星(不画那种爱豆的眼妆)那种日常妆可以接受”
“简单的护肤没问题,但要是男生化得太精致了,我觉得别扭,不能接受”
最后两个声音很有意思,对男生涉入传统的女性化行为,表示了有限的接受。这种有条件,锚定在从不施粉黛到简单修饰、再到浓妆艳抹的系列上的某个结点,在放松了对活生生的性别言语的标准时,却并未彻底抛弃性别语言的二分定式,如表现为:男性的身体偏好高效与实用,女性的身体侧重视觉愉悦和精细。
具体规则的活化、泛化,与抽象的阐释基准的稳定、牢固,是否矛盾?做一个不成熟的譬喻:后者如同种子,孕育出前者,差异化、等级化的男女二分是普遍的认知图式与社会法则,由此衍生出种种对两性的性别期待,这些规范或严或松,且随时随地变化,但都生长在二分的性别逻辑的土壤中,反映并反哺于它。
那么这个刚性的底线在哪里?这里只提出一种猜测:性别的宽松,以不相背于性的“自然”“正常”和“不变”为前提。即触及到(当事人认为的)对于性身份的认同时(如同性恋),冲突或许会更激烈。
还有第三种对男生打伞与化妆的态度,可称为无所谓派,如:
“为什么要管别人怎么看?”
“我超爱化妆所以在微博关注了很多美妆博主,有几个就是男孩子,妆画的特别特别好。知名化妆师也有很多男性比如植村秀等等,对现代社会来说化妆也算艺术的一种啦,所以性别无所谓。”
三种观点似乎构成了熟悉的社会距离量表,不过在从第一者到第二者再到第三者的光谱上,发生质变的点在哪里呢?
或许可以认为,第一不同于第二、第三,因为第一是完全的否定,后两者则带有肯定。也可以认为,第一、第二不同于第三,前两者没有出离性别化的理解,第三种则去性别化,以个体化的方式解读每一个体的选择、尊重每一个体的文化,这种“小趋势”的突破性与变革性,实现了性别脱敏,消弭着针对性别而提出的“正常”“合适”与“异常”“有病”的界限建构。
遮阳伞和化妆品都是女性化身体的延伸,淡抹浓妆和持伞蔽日则都属于女性化的身体技术。通常来说,身体依然被视为性别规制的载体,身体体现具有性别意义,是个体性别认同的外显与社会性别文化的反映。
再来说说滴滴打伞的第二重性别意涵:男生呵护女生。
寻友打伞和滴滴打伞显示出男生对性别规范的突破,即男生也怕毒日头、需要遮阳,但这种突破又是低风险而隐密的,重申了霸权型/共谋型男性气质与被强化的女性气质之间的耦合。
借鉴斯科特对“弱者的武器”的分析(在强大的、任意的性别法则面前,尝试其它可能的个体总是弱势的),男生借女生打遮阳伞这类越轨动机与非越轨行为的共存,既是经济的反叛,也构成事实上的强化。对此,不妨参考曹锦清提出的“谨慎的乐观”,毕竟寻找伞友和滴滴打伞,向我们提供了偏离性别成见的另类可能,使更多样的性别认知变得可见、可欲与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