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中医的无上心法

在中国古代,中医属“国学”的范畴。中医史上的大师级人物,大多是秀才、举人、进士,如北宋之沈括(1031~1095年,著有《苏沈良方》等)、朱肱(生卒年不详,著有《伤寒百问》,又名《南阳活人书》)、南宋之许叔微(1079~1154年,著有《类证普济本事方》等)、明代的李时珍(1518~1593年,著有《本草纲目》等)。北宋名丞相范仲淹(989~1052年)曾说:“得志愿为贤丞相,不得志愿为良医”;后来他考中进士,官至右丞相,日理万机,也就无暇再去研究中医了。如此,中国历史上多了一位救国济世的名丞相,却少了一位悬壶济世的名中医。

近段时间常有朋友询问如何自学中医。说实话,现在中医学习的现状就是,有机会正规系统学习中医的人很多无心向学,而真正想学中医的人却苦无门路。可能这也是近年来中医学堂逐渐兴起的原因之一。而我恩师两位公子的中医之路也颇有代表性:大公子帅气潇洒,中医硕士,功底好,能力强,处方颇有乃父风采;二公子学设计出身,听说原来无心学中医,退伍后才决定跟着老师学习,看似走了一个弯路,但他找了到人生奋斗的目标,又有一个经方大家的父亲,三年以后又是一个人才呀。

学中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中医理论总给人玄奥晦涩的印象,所以金元名医王好古谓“此事难知”。但中医又一理通、百理通,所以清末名医陈修园又有“医学实在易”的感叹。

我前面的博文中曾贴出了我们编写《林沛湘学术经验集》时选的爷爷的一篇自述之文,讲的就是爷爷当年如何自学中医的——前三年苦读四大经典,再三年通读各家学说,再五年寻师访友。这种方法绝对系统得不能再系统了,不过估计现在也没人能做得到——这太苦逼了,11年。。。所以,我还是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现代人如何自学中医吧。

首先你要明白你学中医要学到什么地步,也就是你的目标是什么。如果只是知道点中医常识,懂得一点养生保健的方法,那就不用谈什么自学中医了,去看看《养生堂》和《健康之路》什么的就行,又轻松又欢乐。如果是作为一个文化去了解,嗯那可以去看一些中医文化类的书籍。不过,在此我推荐一部大型电视纪录片——《黄帝内经》,一共60集。基本上中医的理论、文化、历史都在里面。就是这部片有点长,很惭愧,我自己都没看完,几年前看了大概一半吧,很不错。

如果真的想系统地学习中医,甚至要考中医证书,那就要好好规划了。有人问我是不是要买教材来看,买什么教材。跟着教材学,当然也是可以的。而且现在网上都有各大中医院校把自己的精品中医课程的视频放到网上,每一门都有。但是如果要跟着教材走,那一整套学完下来,从先到后分别是:《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这是最主要的,也就是考执业医师要考的内容。这么一整套学下来,没有老师上课,自己去弄很少有人能走得完下来。因为这实在太无聊,关键是和临床严重脱节,学完了也看不好什么病,实在是有点花不来。

又有人问,是不是要从《内经》学起?您可以试试,我估计头三篇没看完您就吐血了。是,古人很多都是直接从《内经》、《伤寒》这些经典著作学起。问题是人家什么基础?那都是科举没考上,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有深厚的国学功底。所以有句俗话说得好:秀才学医,笼里抓鸡。又有人说了,这也不成,那也不成,您到是出个主意啊?

要是我这时说:要根据每人情况,量身定制……我估计您要拿板砖拍我了。。。好吧,是这样,我觉得最好的方法是在上面二者说折中一下:先看一些中医的入门书籍,对中医理论有一个大概的把握了以后,直接从中医经典入手。

具体地说,首先中医的入门书籍是不少的,这里我推荐两本。一本是背的,陈修园《医学三字经》。这本书以三字经的体例,把中医的发展简史、基础理论,都浓缩在了一个小小的册子里,背下来以后,能对中医有一个感性认识。并且作者加有按语,简便易懂。如果还是看不懂的,方药中先生写有《医学三字经浅说》,可作参考。另一本是读的,秦伯未《中医入门》。这本书以“理、法、方、药”为纲,将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理论都比较简约而又很系统、明白地阐述了出来。仔细地读过后,能对中医有一个较为理性的认识。这样,对中医有一个比较清楚的了解以后,学起经典来就没那么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先学哪一本?有些人是直接学《伤寒论》的,可以很快的进入临床。如果您只是想很粗浅地学一下《伤寒论》,学一下方证相对,那倒也不是不行。但是想要真正读通《伤寒》,我一贯坚持《内经》的底子至关重要。我已经有四五年没有系统地重读《内经》了,但是早年打下的底子能让我在《伤寒》的医理当中不断地深入,遇到很多棘手的理论和临床问题最终大多迎刃而解,除了我对《伤寒》和《金匮》本身的不断学习,《内经》的基础是至关重要的。很多人很羡慕我,说我是中医世家,入门早,弯路少,学得快,BALABALBALA。但我要说的是,大多数时候,还是靠的自己。只是在一开始的方向性问题有人把关,到了一些坎上有人提一下。我父亲是很严的,但也是很“不负责”的。说他严吧,比如说,当年一开始学脉诊,脉诊的规定是医生的左手把患者的右脉,右手把患者的左脉。有一次给外婆把脉,为了省事,我用一个手把。被老爸看到,劈头盖脸地说了好一顿。说他“不负责”吧,平时都是放养式,也不给我上多少课,也不讲什么东西,考试嘛80分以上就OK。有什么问题去问吧,心情好嘛讲两句,心情不好嘛就直接让我去翻什么什么书。抄方嘛,想去就去,不想去也不管我。这也直接造成了我越往后和他的思路风格越不一样,到了现在就完全是两样了。爸,您故意的吧……

扯远了,先说《内经》。当时我是怎么学《内经》的?首先一个是背!这是学中医一切的一切的基础!但背要有方法。所谓的记忆,其实就是不断地重复地刺激大脑。所以我背书的方法就是读。不用死命地去背,有人读一句“阴阳者,天地之道也”,然盖上书背“阴阳者,天地之道也”,这样只能短期记忆,但以后很快会忘掉的。就是每天早上起来读,读上那么半年一年,那这些经文就存在你深深的脑海里,你的梦里,你的心里,你的血管里了……到现在,写论文,看病,那些经文我还时常想起。不管《内经》、《伤寒》、《金匮》都是这样。以前在广西中医学院的时候,有一个药用植物园,每天早上都有很多人在里面读书。我曾经去那转过,很遗憾,都是读英语的,背方歌的也有,甚至还有人在那读《组织胚胎学》!额滴仲景爷爷,这是要多么大条的神经才能干出这样的事情。。。

再一个就是理解。我当时是这样学的,所有有名的《内经》注本全拿来,我家里别的没有,就是这种书多。王冰注本,还有《类经》、《集注》、《注证发微》、还有什么姚节庵的《节解》,全摆到桌上。看完一句话,就一家一家的注本这么去看。比如还是那句“阴阳者,天地之道也”,王冰说什么,景岳说什么,隐庵说什么……全看完,觉得哪个说得有道理,记下在书旁边的空白处,然后把自己的理解写出来。就这么一句一句,一段一段,一篇一篇~后来看了罗大伦老师讲徐灵胎才知道,我和人家老徐的方法那是一样一样一样的!这叫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内经》的内容很多,不可能学得完。我当时是按照一些现在公认最重要的那些选出来看的。不过后来发现这样并不是最好的选法。因为不管是《素问》还是《灵枢》,都是八十一篇,正合九九之数。而《素问》的前九篇正是精气、阴阳理论的核心,是中医理论绝对的中心所在,也是全书的总纲。《灵枢》也是相类的。所以,其实应该是不断地学前九篇、背前九篇。再往后,那底子才打更牢。

再往后,就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了。嗯,插一句,《难经》也很重要,但我没什么研究,就不说了。至于《本经》,应该来说,这是理解仲景用药的金钥匙。但是可以两个结合起来看,或者在研究其用药的时候查阅。我当时一开始学《伤寒论》那叫一个头大。因为他和《内经》完全不一样,《内经》是把道理说得明明白白,岐伯恨不得把那些医理都塞进黄帝的脑子里去。仲景呢,经常只告诉你什么病,什么脉,什么症,用什么方,完全不讲道理。那段时间我脑子里全都是“为什么?这是为什么?这TM到底是为什么!!!”后来想想了,直接拿了一本影响最大的注本——《伤寒来苏集》来读,但也难以入门。又过了一段时间,想想还是降低点门槛吧,于是乎,找来《刘渡舟伤寒论讲稿》。嘿嘿,这下好了,就这么一条一条地从头看到尾,终于初步明白《伤寒论》是讲什么的了。当然,郝万山老师的《伤寒论》视频也推荐看看,两者可以结合起来。但我觉得还是先按原文的顺序去学一遍比较好,他那个是按教材的顺序去讲的了。当然,前面这只是打个底子罢了。真正要研究《伤寒论》,很难在此展开。我自己学《伤寒》也有很多的曲折,后面经历了很多事情,以后专门开一篇来讲吧。

相对于《伤寒论》,可能《金匮》有时有点为人所忽视。我一死党,老余,那《伤寒》研究得那较一个深啊~我们隔三岔五就要讨论很多伤寒的问题。但是这家伙没看过多少《金匮》的东西,经常挨我笑话“挨,树元,你这条文写错了吧。人家是'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防己黄芪汤汤主之’,你怎么写了个'风水,脉浮……防己黄芪汤主之’?”“我晕,这你都不懂!翻到《水气篇》自己去看看!……哈哈,怎么样,傻了吧,嘿嘿嘿”“我*^%*(%#%&*!”我《金匮》的入门是在教材的基础上,看尤在泾的《金匮要略心典》、陈修园的《金匮要略浅注》和黄曾树《金匮要略释义》三本书。后来真正比较深入地了解,是后面负责学校主编的《金匮要略辞典》的一些工作。就像罗大伦老师讲徐灵胎时说的,一开始就没把自己当学习,而是把自己当专家~这学习呢就是写书!学习完了也就写完一本书了。

再往后,就远了……其实,如果按我自己现在的状态,后世什么金元四大家,温补学派,温病学派,都可以不用学,《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就能处理临床99%的问题。但是,每个人的路子是不一样的,我也是后面涉猎了很多家的学术再回到仲景的门下,才会有这些感慨。但是,如果不经历那些,不去绕上这么一个弯,不是在临床上头破血流,可能永远都体会不到这种“暮然回首,仲景就在灯火阑珊处”的心情。

道教也属“国学”的范畴,古有“医道同源”之谓,所以中医与道教的关系也十分密切。历史上不少著名道士如晋代的葛洪(284~364年,著有《肘后备急方》)、南北朝时期的陶弘景(452~536年,著有《本草经集注》)、唐代的孙思邈(581~683年,著有《备急千金要方》)等均是中医史上的巨擘。道教追求长生不老而成仙,中医致力保健去病而延寿,二者的目的和方法是一致的。

自学中医之路究竟应该怎么走?

中医学,浩瀚如海,只有舍得吃苦耐劳的人,才能抵达理想的彼岸。“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只有如此,才能探得岐黄之术的奥秘。
已故湖南省中医药研究所所长李甫聪,13岁即到中药店作学徒,老板给他的规矩是——身稳,手稳,嘴稳,耳灵,腿勤。干了一段时间后,他再三恳求老板准许他夜读医书,老板答应了,但条件是必须守夜店。有一年除夕,老板早早关了店门,他抱着一本《药性赋》,一口气读了个通宵。无师指点,就借助字典,读一遍加圈点,读二遍加批语,读三遍作笔记,然后再默诵,并用自问自找答案的方式做作业。如此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他日后成为一代名医铺平了道路。
原上海中医学院副院长金寿山教授(1912~1983年),早年随父学医,从小就按照父亲要求,背熟了《黄帝内经》。由于背不准十二经脉的循行路线,他不知受了多少责难。17岁父亲去世后,家境贫寒,迫于生计,他只得到私塾去当“小先生”。白天时间不够用,就在晚上读医籍至深夜。无师传授,就设法“偷学”,经常在中药铺柜台上反复揣摩别人的处方。为了学得名医的绝招,甚至每天花好几个小时混在病人中去偷学,被人识破赶了出来。无师指点,就边读书边琢磨边归纳,年深日久,竟把手头的两部医籍翻得破烂不堪。这勤恒的毅力,把他引向了成功之路。

求学之路固然崎岖,但苦中有乐。

成都中医学院妇科名医王渭川教授(1898~1988年)自幼跟随祖父(清末举人)读经,打下了扎实的国学基础后从师学医,经常到“善化堂”去看书、借书、抄书,并以此为无上乐趣。

怎样治学才能更有成效呢?

治学之道,虽无捷径可走,却有方法可循。要有毅力,还要勤奋,勤而得法,勤中有巧。概而言之,就是三勤——勤读、勤思、勤问。
勤读,就是反复阅读,把书读熟。每读一遍必有一遍的收获,重复的次数越多,理解也越深刻。即使深奥难懂的书,通过反复阅读,也会逐渐明白其中的道理。正如《朱子读书法》所说:“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勤思,即读书后还要勤于思考。读书是为了明理,而要真正懂得书中的道理,就必须开动脑筋,勤于思考,这就是古代圣贤说的:“学以思为贵”。在读书时,如果不勤思,只知死记硬背,那是难以把道理弄明白的;孔子说得好,“学而不思则罔”。懒于动脑,必然智力贫乏。
在勤思之中,又贵在勤问。要把一部书读懂,首先要自己问自己,自己提出疑问,自己来答疑,如果一时尚难释疑,可以先做个记号,等到全书读完之后,回过头来再读、再思、再问、再答,直到疑问解开,真正读懂弄通为止。

《朱子读书法》说得很明白:“读书,始读,未知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可疑,方始是学”。并强调说:经常深入质疑的人,学识才能进步得更快,所谓“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是也。

阅读中医经典书籍,如能自问自答,解除疑问,对于明理也是大有裨益的。已故福建中医学院胃病名医赵芬教授就颇有体会,他见《脉经》上讲到浮脉“如水漂木”,似乎易懂,但追问浮脉的实际标准,又难把握。王叔和为什么说浮脉“如水漂木”?如果只从字面上去理解,即认为浮脉在皮肤上,如木头漂于水面上一样,是很不全面的。中医言脉,在于脉气,即脉之动态,浮脉即应指上浮之力。临床验浮脉,即重按之后,随即轻轻提起,手指不离皮肤,脉气亦随指上浮,这才能定为浮脉。
当然,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有些是自己难以解答的,这就需要有人指点和点拨,才能少走弯路,所以自学也要注意寻求明师。古语云:“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可以与我们共勉。

中医学家。着力于《伤寒论》的研究。强调六经的实质是经络,重视六经病提纲证的作用。提出《伤寒论》398条条文之间的组织排列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临床辨证善抓主证,并擅长用经方治病。从事中医教育30多年,为培养中医人才作出了贡献。

现在谈谈自学的问题。自学是每一位科学工作者的必由之路。因为我们不能跟老师一辈子,应该走自己的奋斗之路。

但是,自学必须讲求方法,必须有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必要时还得有人指点一二。

自学也需要条件,主要的要有时间保证,要争分夺秒,爱惜光阴,要有必要的工具书和参考书,如果有上图书馆的条件,那就再理想不过了。

一忌浮:指自学之人,心不专一,不能深入书中,只是浮光掠影地浏览一下,当然这种学习是没有什么结果之可言;

二忌乱:指自学之人,没有一个完整的学习计划和步骤,一会儿看这本书,一会儿看另一本书,好像蜻蜓点水。这种杂乱无章,没有系统的学习,也必“学无所成”;

三忌畏难:指自学之人,在自学过程中,有的内容看不进去,发生了困难。孰不知,凡是自己看不懂的地方,也正是知识贫乏的具体反映。如果不以钉子精神向深处深钻以求解决,反而畏难自弃,必然枉费—番心机,半途而废。

记得古人鞭策人们学习,说出许多的格言和警句,如什么“石杵磨锈针,功到自然成”啦,“精神一到,铁石为开”啦,“不经一翻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啦,都说明了一个真理,那就是只有坚持学习两不畏难的人,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本着这种精神,我刻苦自勉,寒暑不辍地学习中医知识。我阅读了很多的医学名著,如金、元四家和清代的伤寒注家、温病学家以及明清其它有代表性的作品,使我的眼界大开,学识随之不断提高。

学中医理论,目的是指导临床去解决防病和治病的问题。因此,在学习中就贯穿一个理论与实践统一的问题。清人陈修园为什么主张白天看病,夜晚读书呢?不过是强调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罢了。

我很喜欢《三国演义》舌战群儒时孔明对东吴谋士程德枢所讲的一段话,他说:“若夫小人之儒,唯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发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虽日赋万言,亦何取哉?”

孔明在这里嘲笑了那些读书虽多,而不成其经济学问,尽管终日吟咏,而于事实无所补的人。学习中医也最忌纸上谈兵。应该看到,不论任何一家名著,也都有一分为二的问题,也都有待于在实践中检验和在实践中发展的问题。如果离开实践,就很有可能造成盲目地崇拜或者粗暴地加以否定。而对这种学风,我们是坚决反对的。

归纳一下我以上所讲的内容,那就是:学中医先从学习经典著作入手,不要怕难,要有一点精神;二是对于中医学的重要原文和汤头、药性及歌诀,既要明其义而又要背其文,不背一点书,是没有功夫可言的。

三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被动学习中解放出来,自学不是权宜之计,而是要一生奉行;四是要树立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优良学风,这对中医来说更为重要。

学习的动力是需要,如果没有强烈的渴求作为支撑,通常很少会热爱和精深一门知识。

在中医门诊看了两年,我开始自学经方中医,首先学习的是《伤寒论》。学习的第一本书是刘渡舟老先生编写的《伤寒十四讲》,其次是到中医药大学听陈明老师讲《伤寒论》。

我在学习伤寒论不到十天时,即用桂枝汤原方一剂治愈邻居自汗不止的小伙子;一周后我用柴胡桂枝汤两剂治愈了邻居需要动手术的胆结石患者,这对我真是太震撼了!为什么说学习中医第一口奶非常重要?这两个病例让我坚信经方原方不加减就可以治愈现代的疾病!这口奶太重要了,因为现在的经方中医,在教学生时,都在告诉学生如何加减,有了这口奶,我就不会被误导。现在的经方中医都在实践经方的合方、经方合时方、经方加减时,我却更尊重经方之原方,在自己、家人、朋友中实践经方原方治病的疗效。

虽然有经方家认为,我是运气好,能碰上符合经方原方的病例,但我坚信经方原方有更好的疗效,因为我已经实践了100多例患者的治疗,其效如神!

学中医的第一步

学中医自然要读中医书籍,而中医书籍浩如烟海,如何选择入门读物和有序的阅读,无疑是关系到时间和成效的。

1、中医基础理论

本书是中医理论的总框架,从这本书开始,首先使我们了解中医是如何阐述人体的生理、疾病的发生和对疾病的认识的。书中提到的中医名词、术语将充斥于所有的中医书籍中,故先读懂此书,后来便知其所指。由于中医学充斥着古代的哲学思想,很抽象,而整体观和逻辑性又很强,所以我们读它时仅凭文字直解是不透彻的,而要将它立体化地思维、推演,不仅要达到融会贯通,还要能运用自如。

2、中药类

通过历代的发掘整理,目前的中药已达1 万余种,而现今的一些中药教材基本上还是围绕《神农本草经》略作增加,载药仅在400 味左右,而且功效多系沿袭,这对于从事多科临床诊疗的专业中医来讲是不够用的。另外,因历史条件所限,书中还有对药物的功效认识有误的,或言过其实的,或有其他功效尚未发现的,所以临床应用时还必须参考现代的一些药学专著充实之。对药物的性、味、功用、炮制、用量都必须确实掌握,对其副作用亦须了解,特别是毒性药物。

3、方剂类

方剂学是阐述和研究药物组方配伍规律和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是临床各科的基础学科之一。

中医书籍中所载的方剂很多,粗略统计在明代以前就达6万多首,加之后来创新的还有很多。现在的方剂教科书多按照治法、功效分类各取一些代表方剂进行阐述,只选方400 首左右,有的已经很少用或完全不用了,而临床各科还有很多方剂没有选入。因此,初学者可请临床中医师指点取舍。

学习方剂学除了要掌握方剂的基本知识,还要熟记临床常用的方剂和书中未载方剂的药物组成、功效、主治。前人之方是其治疗经验的总结,有的经历两千余年仍在使用,所以需要花功夫背诵。

4、中医诊断类

中医诊断的基本手段是望、闻、问、切四诊,四诊不可偏废。在望诊中舌诊尤为重要,有“证不辨凭诸脉,脉不辨凭诸舌”之说,说明凭舌诊可在疑似中做出正确的判断。切诊以切脉让人感到玄而复杂难学,以前一些中医往往以此来炫耀技能,三指一触便滔滔不绝地讲出患者的症状。其实这并非全凭脉诊所获,而是因为有患者或家属的主诉在前,加上诊脉的同时默默施行望、闻,参合而得。古代的脉诊专著因限于历史条件或为音韵之需,多有夸大其作用或失之武断之说。我们不可单一迷信脉诊而废其他,必须四诊合参。

四诊的过程是检查的过程,也是取其病态证据的过程。把四诊所得的证据归纳起来,运用中医理论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推断出患者的病因、病机、病位、性质、病势等,这就是“辨证”。中医治疗是“因证施治”,所以辨证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治疗的成败。这也是衡量医技高低的重要标志。而熟练与否则取决于对中医理论的掌握与临床经验。

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前人为我们总结了一套系统的、行之有效的辨证方法,诸如病因、八纲、脏腑经络、六经、卫气营血、三焦辨证等。这本是不同时期的医学家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和针对不同疾病创造的辨证手段,它们各具特点又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如今合到一起正好互补不足。在临床诊断中,并非对每一种疾病都用各种方法进行一次评判,而是要按疾病类别有所侧重。

学习中医第二步——精研四大经典

我特别认同先学中医之本源针灸、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把经典学扎实了,再学温病、时方的中医经典,这样就不会被迷惑。

我为了更好地给自己和家人治病,是先学习伤寒论,然后在自己和家人身上实践经方。有了实践,才会更坚信伤寒论中的条文是真理。学习的技巧是,一看伤寒论的教科书,二看伤寒论的教学光盘,网上有郝万山老师讲伤寒论的课件,如果经济宽裕,可以托国外的朋友购买美国倪海厦老师伤寒论、金匮要略、针灸、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的五大课件,倪老师的课件临床经验非常丰富,我认为是学习中医非常好的课件。

学习中医的第三步——学习运用经方原方

现代中医都在教人如何组方,我认为此方法学习中医不但难,而且效果差。因为古人组方的原则早已失传,我们妄臆古人组方的原则,组出的方鲜能精准。

师傅告诉我,以前的儒医,即是秀才以上的读书人,本不学医,但家人或邻居有疾,就到医书中选方,并不自己组方,治疗效果亦非常好。

仲景先师的经方有200多个,桂林古本伤寒论中经方更是有380多个,我们学习经方首先学习如何运用这些经典方剂,自己、家人生病用经方疗疾,积累经验。我的体会是,经方原方就象精确制导的导弹,指哪打哪,疗效非常稳定。患者病情复杂时,可以让患者用2-3个经方,为避免药物的相互干扰,可以让患者不同时间服用不同的经方。

我确信中医初学者,学习如何使用经方原方,比学习如何自己组方或经方如何和时方或经方如何和经方的效率更高,疗效更好更稳定。

学习中医的主攻方向——学习专病的治疗

老子曰:智者不博,博者不智!学习中医也一样,要有基本功,四大经典学的好,也要有专长,主攻专病的临床研究。

我学中医后,一是用经方为家人治疗各种杂病,二是与老师在门诊用经方治疗乙肝及其并发症。攻专病对提高临床水平非常有价值,门诊病人虽然不多,但近半年我们即积累了100例的各型乙肝、肝硬化、肝癌的病例,对乙肝传变的规律、治疗的难点、如何守方、如何变方、用方的四季变化都有了基本的概念。当门诊能够逆转危在旦夕的严重肝腹水患者,缓解肝癌不适症状稳定病情,我就深刻地知道六经辩证是正确的,经方有多伟大。同时乙肝患者中同样有,月经不调、流鼻血、口腔溃疡等杂病,我亦可以从治疗乙肝中学习治疗杂病的经验,所谓是一通百通。我想门诊用几年时间治疗几千例各种乙肝患者,必可解决乙肝及其并发证的大部分问题。

很多慢性病西医都没有好办法,如过敏性鼻炎、心律不齐、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肿瘤等等,这些病经方中都有相应治疗的方剂和经方家的经验,中医学子专攻一病,一病中又有无数变证,同一位病人治疗过程中又有不同的变证,能将一个病确实拿下,不但功德无量,而且影响力巨大,何愁中医不兴。

(0)

相关推荐

  • 脉诊之浮脉详解#中医

    脉诊之浮脉详解#中医

  • 中医脉诊与辨证开方结合的一点体会

    (注:本文中部分内容摘自很早以前一封来信,作者是一位中医,内容参照为医管家辨证仪早期版本里的中医诊脉功能,现行版本已大大加强了中医脉诊的智能识别) 青浦 陈景崇 看电视剧里郎中诊脉看病的一幕幕场景,深 ...

  • 破解张仲景脉诊之脉浮

    这是一篇学习体会. 脉诊是中医的重要诊断手法,缺之不可.所以当你叫一个连脉都不诊就开药的中医,一定要小心了,要么他就是扁鹊再世,要么就是个大忽悠. 脉诊被中医经典伤寒论立论并贯穿整个辨证论治.因为脉的 ...

  • 老中医,帮我把把脉?

    在我不懂中医之前,我的印象中也是中医必须把脉. 曾经去中医院,不用大夫交代,自己就要求了,大夫帮我把把脉吧.心里认为,会把脉的中医才是好中医,有经验的中医.把完脉,心里才感觉放心,感觉大夫帮我认真看了 ...

  • 倪海厦谈脉诊

    脉诊归纳 当病在表的时候,大家看,这个脉浮.整个经方里面,张仲景用经方.整个<伤寒>.<金匮>里面,他用四种脉.是为主要的脉. 第一个就是浮.那有浮,就有沉嘛.那有迟,就有数. ...

  • 怎么磨刀:自学中医的无上心法(明理之后,事半功倍)

    杏林明医 传播中医,弘扬经方,守护健康! 94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摘要:现代中医教育体制下,在校学生都觉得学习中医是件不容易的事情,更不用说自学中医的爱好者了.但古往今来却又不乏自学成才的中医大家,那 ...

  • 自学中医的无上心法【一点资讯】

    在中国古代,中医属"国学"的范畴.中医史上的大师级人物,大多是秀才.举人.进士,如北宋之沈括(1031-1095年,著有<苏沈良方>等).朱肱(生卒年不详,著有< ...

  • 【自学中医必背】42病的口诀和心法!(附详细解释)

    中医病证莫要慌,四十二病记端详. 一病辨作多病治,各有一法为主方. 感冒寒热湿三种,荆防银翘香薷汤. 咳嗽七般三外感,寒止热菊燥杏桑, 痰湿二陈热清金,肝火泻蛤阴麦汤. 唯有哮证分五般,寒射热定肺玉屏 ...

  • 自学中医干货:舌诊看察诀 医学三字诀 儿科妇科口诀心法

    舌诊看察诀: (1)舌之与苔,首须辨识:苔为苔垢,舌是本质.苔察气病,舌候血疾:阴阳表里,寒热虚实.邪气浅深,察苔可知:脏腑虚实,舌质可识. (2)舌苔变化,各有分部:舌尖心肺,中央胃腑,舌根属肾,四 ...

  • 自学中医:9大中医心法口诀(全)必收藏

    导读:整理不易,字数较多,请耐心阅读. 一.阴阳辨证金口诀 总纲领 阴阳辨证要仔细,有神阳证无神阴,二便反应真消息. 肾司二便之开合,少阴虚寒大 便溏 ,小便也是清和长. 小便灼热渴饮冷,此是阳证莫分 ...

  • 【自学中医必背】伤寒、金匮要背的条文!(别管为什么只管背)

    太阳病篇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太阳病本证 一 中风表 ...

  • 清代名医徐灵胎35岁开始自学中医,短短几...

    清代名医徐灵胎35岁开始自学中医,短短几年成为一代名医.他独特的学习方法绝对值得借鉴. 徐大椿(1693~1771),字灵胎,号洄溪,江苏吴江人.生于清康熙三十二年,卒于乾隆三十六年,年七十九岁.性通 ...

  • 你会自学中医并且自己给自己看病吗?

    敝人就是从48岁才开始自学中医的.刚开始正好是从收音机里听到梁冬对话徐文兵的内经,每周六晚十一点半,整一年,一集没落.后来停播了,就在网上找,看梁冬对话,发现四圣心源,又在网上下载,一个半小时看完,心 ...

  • 自学中医入门必读(完整版)

    引:小文自2008年成稿以来,各处多有转载,大都只有前两节:至2015年续写第三节后,仍未免有憾.直至今日(2017年11月8日),第四节完成,全篇方得始终.再将全文修订,增删文字,令与时进,令文义通 ...